AI绘画革命:黑白老照片秒变莫奈真迹,都江堰古塔上演印象派奇迹 | 吴燕子老照片收藏周(四)
作者:微信文章TODYA特别策划
AI与艺术作品对话
吴燕子老照片收藏周
本周的彩蛋单元我们让AI与艺术作品亲密互动。
成都女摄影家吴燕子老师,是一位老照片的资深藏家,我们特别感谢她翻找出家箱底的宝贝,支持我们的TODAY栏目。今天送上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由一位中国摄影师拍摄的成都都江堰奎光塔的摄影作品。大家一起,既体验老照片的年代感,又看看AI帮我们处理老照片修复的效果,以及美景变美图的“风格迁移”式创作。
图:原版老照片
图:经过AI修复的老照片
图:AI风格迁移,老照片秒变油画印象派,莫奈风格光晕
延伸阅读:都江堰,妥妥的“古代黑科技”代表作!战国时期李冰父子用竹笼装石头玩出了“四六分水”的神操作,把狂暴的岷江驯化成了成都平原的“奶茶吸管”——鱼嘴分洪、飞沙堰排沙、宝瓶口控流,两千多年来全自动运行不卡顿,至今还在给1000多万亩农田“续杯”。上世纪50年代,这里还叫灌县,因都江堰“灌溉千里”得名,直到1988年才更名“都江堰市”。如今这里更是宝藏级网红打卡地:南桥夜景美到窒息,自拍大熊猫举着自拍杆萌翻全网,江边茶馆5块钱一杯素茶就能躺平一整天。走在松茂古道上,说不定还能偶遇汉服小姐姐,恍惚间穿越回“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来都江堰,感受古人的智慧与现代的烟火气吧!奎光塔,都江堰市的地标建筑,始建于明代,清道光年间重建为17层密檐式六角砖塔,高52.67米,是中国层数最多的古代砖塔。它曾因风水学说而建,寓意“奎宿耀光”,激励文运昌明,历史上助力灌县学子科举有成。塔内螺旋石梯通至9层,以上中空可直视塔顶,内壁云龙塑像精美。历经汶川地震仍屹立不倒,经现代技术加固后成为抗震保护典范。如今免费开放,夜景灯光映照塔身,檐角102个金铃随风鸣响,古风与现代交融,是市民休闲打卡的网红地。
莫奈风格光晕,指通过细腻色彩渐变和快速笔触捕捉光线瞬间变化的柔和光影效果。
明天将继续进行AI与都江堰风光老照片的第五次互动,敬请期待。
/
不通晓过去,怎知道未来站在人类文明的纵横上,审视AI带来的一切历史的今天,AI畅想未来 台历式栏目人类社会正在被AI深刻变革,未来无人可知,但我们都在“被革新”的进程中。站在人类文明的纵横上,审视AI带来的一切,畅想我们的未来。栏目旨在通过历史事件的棱镜,折射出AI时代的变革轨迹,以实现历史纵深与未来视野的有机融合。有趣的是,栏目编辑尽其所能地善用AI降本增效,将人力部分压至最小,以突显AI对自媒体创作者的生产力价值。用AI创编一组谈论AI的栏目,这本身就是一个时代赠予我们的幸福。大家一起,人机迭代。
适读族群:极客先锋、历史迷、科幻控、数字创作者、新锐教育者、科技投资人、城市波西米亚族、学术冲浪手……
欢迎订阅 TODAY
每日早8:30,准时送上知性早点
通勤路上,能量满满去上班
—
创意主编| 毛能之(AI知识+创意博主)
融创顾问| 北洋记忆
艺术顾问| 甘泉(上海禅书画艺术家)
技术顾问|第四种黑猩猩(视频号博主)
栏目助推| 红玫瑰 黄凯凡 唐
创作对话|Molica Al+豆包++Deepseek+秘塔+ima+即梦
编辑总部| 中国•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传播矩阵TODAY 中心平台| 微信公众号TODAY 播客社区| 伴听APP+喜马拉雅TODAY 引流平台| 微信视频号(研磨中)
真诚声明:因编辑时间仓促,内容由AI辅助生成,难免有误或不实,望读者理解,并请留言指正。无私开源:如对本栏目数据感兴趣的机构或个人,需要索取本平台后台流量数据,我们将无私呈送。同频同行:期待对TODAY栏目有所想法的各界人士/机构加入,大家一起不枉“今天”。
-END-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zLDZxvP7nAibp7NATQRYibsZ6icib4ib5q7MnQLiaIra4dNkvRYNxhnI9wrFjiaQNdJlP54RkaPNdRib4eUs0svahicZA8w/640?wx_fmt=other&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tp=webp
深圳陈静口腔诊所
值得信任的家庭牙医&一站式全科口腔诊所
--为您提供全生命周期口腔健康照护--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kibR7CwdkauybicB4eDMYMMxicYmGfBTf8qStsInibkXx0kicZg49L1CiaXszHSuGicsyHvu1ENtkNQnVp008rmqiaicO5w/640?wx_fmt=other&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tp=webp
文案门生AI+ 账号解码
博主毛能之,写了30年传播文字的文案人。起名“文案门生”意含是“拜职业为师的谦卑之心”,将匠心之作透过平台展示给读者、同行、客户,互动交流。然而,AI的横空出世将每个人的过往通通归零,重启新的人生与舞台。
现在,我用AI工具,让创意飞得更远。我将过往功夫全面融入AI创作,探索与AI同创内容的无限可能。向世界宣布,一位文字工作者是如何善用AI,创意出[文、图、音/视频]的多模态世界。AI没有取代我,而我与机器同频进化:守匠心之魂,纳无穷之技,做中文世界首个「AI创产」的觉醒样本。与我共赴这场智能涌现的文艺复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