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4-27 13:05

特朗普为对华关税战骑虎难下 罗马之行对俄释放新信号——美国外交一周观察

作者:微信文章
点击上方“中美聚焦”关注我

   作者:绮蝶

本周,美国总统特朗普短暂访问了意大利罗马,出席了教皇方济各的葬礼,这是他再次执政后首次出访。除了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圣彼得大教堂临时举行了大约15分钟的对谈以外,特朗普并未和同样出席教皇葬礼的欧洲领导人举行任何形式的双边会谈。这也映衬了在关税和俄乌问题上美欧暂时无法弥合分歧。在与泽连斯基短暂交流后,特朗普将矛头对准俄罗斯总统普京,威胁对俄罗斯进行二级制裁。他在国会的盟友也开始酝酿提案,制裁俄罗斯银行以及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

在施压俄乌双方无果的同时,特朗普本周也在调整关税战策略,宣布有意调低对华关税税率,并多次宣称和中国正在就关税问题接触谈判。而中国官方已在第一时间否认特朗普这一说法。美国主流声音认为,特朗普似乎已在第一轮的关税战中败下阵来。

梵蒂冈旋风式访问后,特朗普对俄乌的态度又变了

特朗普因教皇方济各逝世到访罗马,并只停留了14个小时,期间并未举行任何形式的双边会晤,之后便前往新泽西州高尔夫球场度周末。原先计划的在教皇方济各葬礼后同泽连斯基再次举行会谈的计划也临时取消。结束梵蒂冈之行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帖,再次批评前任总统奥巴马和拜登是俄乌问题的始作俑者,并批评普京似乎是在敷衍美国,无意结束这场战争。

这是一周内特朗普对俄乌态度的又一次转变。一周前,英国和欧盟对加入特朗普主导的俄乌谈判进程抱有很高的期待,但本周特朗普及其国务卿鲁比奥的言行,给英欧领导人破了冷水。一是鲁比奥缺席了本周在伦敦与乌克兰和英欧官员的会谈,这意味着美国并不希望如英国和欧盟所愿,积极参与欧洲安全事务。而特朗普的俄乌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同期则第四次访问了克里姆林宫;二是特朗普政府本周初提出的美俄和平协议框架,其中条款就包括美国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半岛的主权,并排除乌克兰加入北约的选项(特朗普在到访梵蒂冈前的《时代》杂志专访中重申了这一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此反应强烈,强调这(即承认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违反乌克兰宪法,“没有什么可谈的”。这些言行都被欧洲盟友视为向普京让步。随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批评泽连斯基的立场对美国的和平努力“非常有害”,且极具“煽动性”,“他可以再打三年,直至失去整个国家”。特朗普还在白宫对媒体表示,现在和泽连斯基打交道比以前更困难。



▲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在教皇方济各葬礼前简短交谈。

结束梵蒂冈之行后,特朗普似乎又认为是普京在阻碍俄乌和谈。这大概率是党内强硬派施压的结果。就在特朗普和泽连斯基在梵蒂冈短暂交谈后,一些重量级参众两院议员纷纷表态,主张对俄罗斯采取更强硬的立场。比如,爱荷华州的联邦参议员格拉斯利(Chuck Grassley)认为,有确凿证据表明普京正把美国当“糊涂蛋”利用,敦促特朗普对俄实施严厉制裁;南卡州联邦参议员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表示,参议院已有跨党派多数支持立法,对购买俄石油和天然气等商品的国家实施额外制裁;众议院军委会负责任、共和党人罗杰斯(Mike Rogers)表示,他正在推动对俄罗斯能源部门实施更严厉制裁。还有其他共和党众议员赞扬了特朗普和泽连斯基的简单会谈模式,主张惩罚普京。

特朗普如果转向对俄强硬,有助于获得欧洲盟友的支持。目前,英国首相斯塔默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正在加速谈判,协调英欧共担欧洲防务,制定新的防御性协议。但有分析认为,没有了美国的安保承诺与支持,欧盟和北约就如一盘散沙,短期内根本无法实现安保战略自主的目的。英欧也在寻求一些中间策略,比如游说美国在不让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情况下,可以让乌克兰加入欧盟,并且获得美国的安全保障,包括清晰界定俄乌停火线。

但美欧真正分歧仍是如何定位俄罗斯。英国和欧盟倾向于认为普京政府是欧洲的安全威胁,美欧应该为乌克兰提供战后安保机制。但特朗普政府并不认为俄罗斯是威胁,有意改善和俄罗斯的关系,使得美俄关系正常化,从而推进双方经济和地缘政治层面的合作。即便特朗普对俄罗斯祭出新的制裁举措,也是为了施压俄罗斯回到谈判桌。美欧之间的这种认知差异也是特朗普至今未能促使俄乌达成停火协议的主要原因。

“中国似乎赢得了这一轮关税战”

特朗普本周对媒体公开表示,有意调低对华关税。他的财长贝森特4月23日在华盛顿的国际金融协会(IIF)发表主题演讲后姿态也有所软化,提到中美要想重新平衡贸易关系,让局势“降温”至关重要。

特朗普“率先眨眼了”,这是一些美国媒体和电视台节目本周的普遍观察。由于中国的不妥协立场,特朗普本周首次公开表示,计划调低对华关税税率。《华尔街日报》对此发表社论称,特朗普收回他最初的关税强硬言论,中国最终戳穿了特朗普虚张声势的做派,似乎赢得了这一轮关税战。

特朗普调整对华关税立场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国内华尔街和企业界的普遍反对,迫使特朗普重新评估对华关税政策。马斯克也在劝说特朗普调整对华关税政策,希望中国同意给于特斯拉稀土出口许可;二是股市暴跌冲击了特朗普所谓的“经济繁荣”话术和形象(参见《“特朗普衰退”风险加大》、《前IMF官员:美国极有可能在年底前陷入经济衰退》)。当他本周宣布有意调低对华关税时,美国股市迅速反弹;三是中国抗压和反制能力已经不同于特朗普第一次执政时期。中国多元化的市场、供应链的韧性,国内的科技创新一定程度上冲抵了新关税的冲击,让特朗普认识到了关税工具的局限性。

另外,民调变化也迫使特朗普改弦易辙。一项由CAPS/Harris于4月9日至10日进行的民调显示,特朗普支持率在2月份曾达到52%的峰值,目前仍保持在48%。在一个分裂的美国,这一支持率还算不错,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但他面临的最大政治风险则来自于其贸易政策。特朗普在这一问题上与公众舆论存在分歧:他的关税计划仅获得了45%的支持率,控制通货膨胀的努力也只得到41%的认可。该民调认为,他需要改善这些数字,否则他的总统任期将面临风险。他需要更清晰地阐明自己的关税目标,迅速达成大量贸易协议,或者撤回并重新制定政策。



▲4月22日,特朗普在白宫对记者表示,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的高额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

最重要的是,中国的反制击中了美国的痛点。比如,中国退回波音飞机、减少购买美国大豆和猪肉,并暂停向美国买家提供零售日用品。中国对美出口的关键原材料也大幅下降,中国甚至限制了稀土矿产的对美出口。中国外交部本周也多次表示,目前未与特朗普政府进行贸易谈判,重申中方不会在美国压力下参与贸易谈判。而且,一周以来,中国加速同东南亚国家、欧盟及日韩的经贸接触与谈判,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来自美国的施压和勒索。

当然,中国的强硬反制和经济韧性使其在短期博弈中占据优势,但贸易战的长期影响仍不明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本周因为美国的关税政策也调低了世界经济增长期望。本周文章《刘遵义:关税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提到,美国在此次关税战中的最终目标尚不明确。鉴于种种不确定性,中国最好不考虑美国的行动,继续推进自己的经济政策。在可能的情况下,中国应继续保持开放,不仅在经济领域,还包括教育、科技等领域。

该文提到,2025年中国GDP增速有望达到4.5%左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中美完全经济脱钩,关税战对中国GDP的损害可大体估算为净贸易顺差乘以附加值,即1.74%乘以0.71,约为1.2%。如果考虑到“电子产品”豁免,损失可以估算为0.9%。尽管中国经济肯定会经历动荡与困难,特别是出口导向型企业及依赖出口的地区,但全面衰退的风险较小。中国经济在约5%的增速下,能够承受1.2%的实际GDP损失。

客观来讲,特朗普之前连续升级对华关税的目的也是为了通过创造谈判筹码,其暂停、豁免、下调关税是迟早的事,所以不能说美国输掉了这一轮关税战,但可以说,特朗普确实向中国“示软”了。

本周其他原创文章

《关注美元王者地位》

《跨越太平洋的数字机遇》

《特朗普2.0会走向中美技术“脱钩”吗?》

《“百日新政”缘何沦为“百日乱局”》

《菲律宾教授:特朗普的破坏行为疏远关键盟友》

《2025年美国关税背景下第三国转口贸易风险》报告:风险与应对

其他

4月21日至23日,美国副总统万斯携妻子访问印度,除了到访一些文化历史古迹以外,他们此访重点就是同印度总理莫迪举讨论经贸问题及地区安全议题。万斯在访问期间表示,美印双方在关税问题上“基本达成协议”,为避免印度被进一步加征关税铺平道路。

4月23日至26日,特朗普政府与伊朗举行第三轮核问题“间接谈判”。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奇在接受伊朗国家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伊朗和美国之间仍存在分歧,但他“谨慎乐观地认为我们能够取得进展”。而特朗普在4月25日《时代》周刊公布的采访中提到,如果和伊朗的核谈破裂,美国将领导对伊朗发动军事行动。

4月25日,《时代》周刊公布了22日对特朗普再次执政“百日专访”。特朗普明确表示,他关于让加拿大成为美国“第51个州”的言论是认真的,并非玩笑。他提到,由于贸易逆差,美国对加拿大的贸易正在亏损,美国也没有必要进口加拿大的产品。而且,美国照顾着加拿大的军队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不需要加拿大制造汽车、木材或能源。唯一解决办法是让加拿大成为美国的一个州。

4月25日,特朗普在《时代》周刊公布的专访中提到,他相信沙特阿拉伯将加入最初由以色列和阿联酋签署的《亚伯拉罕协议》。白宫本周宣布,特朗普将于5月13日至16日访问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和阿联酋,讨论伊朗核问题及吸引新投资等议题。

·END·

高端访谈









更多访谈
从气候变化到公共卫生:美中合作如何促进持久和平? -“2024香港中美论坛”分论坛四

人文交流:信仰、艺术与文化能否为中美关系提供前进之路? -“2024香港中美论坛”分论坛五

对话刘遵义:中国的增长之路

基金会动态









更多动态

视频 | 基辛格政治遗产-2024香港中美论坛

全球遴选杰出青年 首届“CUSEF x One Young World奖学金”获奖名单揭晓

2024年“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

推荐阅读

刘遵义:关税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特朗普2.0会走向中美技术“脱钩”吗?

美国智库:华盛顿在关税战不占据上风

“百日新政”缘何沦为“百日乱局”

美国模式的三次深度嬗变

冷静应对特朗普总统2.0冲击

“特朗普衰退”风险加大

特朗普的关税战如何让全球一体化支离破碎

解读特朗普2.0的对华政策:中国将被视为美国的主要对手

白宫关税战未获积极成效 特朗普调整俄乌问题策略——美国外交一周观察

中美聚焦网|中美交流基金会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觉得好看,就点个“在看”:)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特朗普为对华关税战骑虎难下 罗马之行对俄释放新信号——美国外交一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