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智教丨共探教学新未来——我校第四期AI智教中心研讨分享会圆满举行
作者:微信文章共探教学新未来
我校第四期AI智教中心研讨分享会圆满举行
在教育数字化浪潮席卷的当下,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分享前沿教学经验,东莞市第一中学(集团)桥头中学于2025年4月24日下午在未来教室成功举办了第四期 AI 智教和 “青品赛” 优秀案例分享会。本次会议汇聚了我校26位智教成员、桥头镇第三小学AI智教团队共同探索智能教育的新可能。
一、课堂智教微分享:
智慧火花点亮课堂
分享会伊始,课堂智教微分享环节精彩纷呈。姚晓燕老师率先登台,她以独特的教学视角,展示了如何利用 AI 工具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流程。通过展示具体的授课案例,她阐述了 AI 工具在激发学生创意、提升课堂互动性方面的显著成效,让我们看到了智能技术与传统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无限可能。
接着是黄梓萍老师接着分享了她在化学复习课中的创新实践。她巧妙运用 deepseek 生成消消乐游戏以及随机点名等互动形式,将原本枯燥的化学复习变得趣味盎然。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知识,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积极性和复习效率,为化学教学提供了别样的思路。
郑秋慧老师聚焦物理学科,深入探讨 AI 工具在物理教学中的多元应用。她详细介绍了如何借助 AI 平台开展虚拟实验、模拟物理现象,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同时,也分享了借助智能分析工具精准把握学情,实现个性化教学指导的宝贵经验,为物理教学的智能化转型注入新活力。
叶楠老师带来了跨学科教学的案例分享。她讲述了如何运用 AI 工具打破学科界限,将不同学科知识有机融合。在她的课堂上,学生能够从多维度探索问题,培养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充分展现了 AI 赋能跨学科教学的魅力。
凌晓梅老师则着眼于智慧教育平台在日常教学中的深度应用。她从备课、授课到课后评价等环节,全面介绍了如何借助平台丰富资源优化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效率以及精准评估学习效果,为教师高效利用智慧教育平台提供了详细指南。
二、“青品赛” 优秀案例分享:
汲取精华共成长
“青品赛” 优秀案例分享环节备受瞩目。林耿涛老师作为代表,精心剖析了一个获奖教学案例。他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过程实施到教学效果评估,详细解读了如何巧妙运用 AI 技术手段突破教学重难点,打造高品质课堂。其创新的教学设计和对 AI 工具的熟练运用,为在场教师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范例。
殷雪蕾老师分享的案例聚焦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她阐述了如何围绕特定素养目标,筛选并整合 AI 教学资源,设计多样化教学活动。通过实际教学片段展示和学生作品呈现,直观地体现了 AI 辅助教学对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引发教师们对素养导向教学的深度思考。
陈严老师着重介绍了参赛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与成长感悟。从最初的选题构思到反复打磨教学方案,再到赛场上沉着应变,她分享了每一步的经验教训。特别强调了团队协作与专家指导在备赛过程中的关键作用,鼓励教师们积极参与各类教学竞赛,在实践中不断锤炼教学技艺。
三、案例剖析与学习安排:
明确方向再出发
在案例剖析与点评环节,孔坚进主任以他敏锐的专业眼光,对上述分享的案例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剖析。精准指出各案例的优点亮点,如创新性教学策略、高效 AI 工具应用等;同时也客观分析了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改进方向。在此基础上,他结合学校教学实际,提出了后续学习与实践的具体安排。建议教师们分组开展针对性研究,定期交流分享进展,将所学所悟切实转化为教学实践成果。
四、总结分享:
凝聚共识向未来
最后,钟玮副校长进行总结分享。钟校高度肯定了本次分享会的重要意义,以“人间值得”与“星辰大海”赞誉老师们在 AI 教学探索中展现出的创新精神与专业智慧。他指出,AI 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鼓励全体教师以更加开放的心态积极拥抱新技术,不断变革教学模式。同时,也强调了在运用 AI 工具时要坚守教育初心,确保技术始终服务于提高教学质量本身,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期待大家将分享会上的收获,转化为持续的个人与科组专业成长动力,为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 AI 智教 +“青品赛” 优秀案例分享会圆满落幕,但智能教育探索之旅仍在继续。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定能在 AI 赋能教育的浪潮中扬帆远航,开启智慧教学的新篇章。
图文|姚晓燕
出品|学校品宣中心
初审|孔坚进
复审|钟 玮
终审|黄炳容
往期回顾
1拔尖创新 | 探寻印刷艺术 共赴创新之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