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免费 发表于 2025-4-27 16:06

携手共进,在共建“一带一路”浪潮中赓续中肯友谊

作者:微信文章


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肯尼亚共和国总统威廉·鲁托于4月22日至26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4月2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肯尼亚总统鲁托举行会谈。两国元首一致同意将双边关系定位提升至新时代中肯命运共同体。

从2007年,以建设蒙巴萨港桥梁修复工程为肇始,四航建设者入肯十八年,从港口到铁路,再到桥梁、公路、体育场,不仅给肯尼亚人民带去了“中国技术”与“中国标准”,也在助推肯尼亚快速发展的建设浪潮中持续深化中肯友谊。



蒙内铁路





2017年,肯尼亚时任总统肯雅塔向习近平主席赠送了一枚储存蒙内铁路画面的金色镂空窗花U盘。蒙内铁路连接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与首都内罗毕,主线全长472公里,是肯尼亚独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工程,也是海外首个全体系采用中国标准、技术、装备和运营管理的现代化铁路,被肯尼亚时任总统肯雅塔称为“书写未来100年历史的里程碑”。

项目一标段是全线5个土建标段中桥隧比例最高的标段,也是全线施工任务难度最大的标段,包含蒙巴萨港站、蒙巴萨西站、蒙巴萨特大桥、马泽拉斯特大桥等大型控制性工程,其中,全线最大站台之一的蒙巴萨西站填方量超过420万立方米。2017年5月,蒙内铁路建成通车,从内罗毕到蒙巴萨的行程从平均10小时减少到5小时,为肯尼亚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改善民生和经济长远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从港口腹地蜿蜒向广袤内陆,中国智慧与非洲梦想共同筑就“一带一路”的标杆工程。这列承载中肯友谊的列车,正沿着“世纪工程”的轨迹,驶向共同繁荣的明天。

内马铁路





在东非大裂谷的壮阔裂痕间,恩贡山的崎岖岩壁上,一条钢铁长龙蜿蜒穿行,将肯尼亚的繁华都市与内陆腹地紧密相连。内马铁路总长487.5公里,分三期实施,是蒙内铁路向肯尼亚西北部的延伸。

内马一期二标段施工线路长8公里,包括隧道、路基、涵洞、公路桥、框架桥和附属工程。面对断裂带涌水、软弱围岩等挑战,项目建设团队创新采用“早预报、管超前、短进尺”工艺,经过700天奋战,突破东非复杂地质隧道施工技术瓶颈,实现了隧道贯通。施工中发现的裂隙涌水被改建成1600立方米蓄水池,解决了当地用水问题,惠及周边近万名居民。当清泉涌入干涸的土地,当地居民纷纷感叹道:“铁轨铺来了发展,也送来了希望。”

这条采用中国标准的铁路不仅将蒙内铁路向内陆延伸,更以路基涵洞间凝结的民生情怀,为肯尼亚再次带来经济社会效益的提升。

拉姆港1-3号泊位工程





在碧波荡漾的曼达湾畔,一座现代化港口拔地而起。肯尼亚拉姆港1-3号泊位工程,拥有1200米码头岸线和3个10万吨级深水泊位,承载着为埃塞俄比亚、南苏丹等内陆国家打通出海通道的使命。

项目团队创新设立东非首条自动化钢管桩生产线,独创“自力四锚定位”工艺,让80米巨轮在狭窄水域精准抛石,运输效率提升至6倍。建设期间,项目为当地提供大量工作岗位,同时通过传授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生产管理和技术人才。同时,项目团队注重生态保护,种植了数百株红树苗,实现港口建设与绿色生态协同发展。

作为肯尼亚2030远景规划旗舰项目,拉姆港以创新技术重新定义区域经济格局,成为“一带一路”深化中非合作、推动东非与世界互联互通的战略支点。

蒙巴萨港新建KOT油码头





在印度洋的碧波之畔,蒙巴萨港的浪涛见证着中肯合作的崭新篇章。KOT油码头新建4个离岸泊位及输油管网,实现原油、重油、汽柴油及航煤等五类油品高效转运,装卸效率较旧码头跃升8倍,单船卸油时长从54小时锐减至12小时。

项目团队突破性运用“岸上预制+双塔拖拉”工艺,完成海底管道毫米级精准敷设。在生态保护领域,水下机器人持续监测2000余种海洋生物动态,8座水质监测站与4个生物观测站构筑立体防护网,“旋挖钻引孔+抓斗船开挖”创新工法减少生态扰动。项目制定27项质控制度与23项安全规程,并通过智能消防系统全天候守护运营安全。建设团队一致表示:“我们不仅建码头,更要在非洲大地播撒技术的种子。”

新建油码头的落成极大提高了蒙巴萨港的油品处理能力,为肯尼亚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同时推动区域经济互联互通,让蒙巴萨港的潮声与发展的脉搏共振不息。

蒙巴萨通勤米轨





沿着蒙巴萨的米轨,悠长的汽笛声唤醒这座600年历史的印度洋“明珠”。蒙巴萨通勤米轨项目二标段全长2.9公里,设计时速50公里,包含路基、防护、涵洞等工程及5座盖板涵、2座圆管涵、1座天桥、1座综合楼等核心设施建设,是连接标轨与米轨铁路的关键纽带。

项目团队首创免蒸养塑性混凝土工艺,通过156次配比试验,实现6488根C60轨枕在自然环境下高效成型,有效节能降耗,为非洲基建树立绿色施工标杆。“这不仅是两条铁轨的物理连接,更是区域经济血脉的重新贯通。”肯尼亚交通部官员在视察时评价道。

项目的建成,极大提升标轨铁路与米轨铁路间的旅客转运能力,提升既有米轨利用效率,加强蒙巴萨市各区域的经济联系,造福当地人民。沉睡的米轨重新焕发活力,标轨的物流效率成倍释放,蒙巴萨正以更强劲的轨交脉搏,助推东非经济走廊迈向全新里程。

内罗毕快速路





在东非高原的晨曦中,内罗毕快速路以“非洲最丝滑跑道”的姿态迎接了一场又一场马拉松比赛。这条27.1公里快速路,是肯尼亚首个公路PPP项目,以双向六车道的流畅设计串联国际机场与中央商务区,沿途连接议会大厦、国家博物馆等城市地标。

项目主体施工包含全线27.1公里的路面沥青摊铺及桥梁、绿化等系统工程。11座立交桥与智慧化收费站构成的高效路网,使80公里时速的车流成为城市新韵律。完成10公里赛程的项目员工李轩武感叹:“当听到‘非洲最丝滑跑道’的称赞,所有汗水都值了!”

快速路的开通运营有效缓解内罗毕市区拥堵的情况,提升内罗毕城市的国际形象,进一步推动肯尼亚社会经济发展,助力肯尼亚成为东非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

尼亚约国家体育场





哨声响起,尼亚约国家体育场完成升级改造,以新的面貌助力非洲世界杯梦想。

尼亚约国家体育场升级改造项目以非洲足联新规为蓝本,将智能基因注入体育场肌理。体育场增添了第四代LED智能照明系统,2500勒克斯超高照度满足高清转播需求,智能调光控制系统通过动态算法,实现赛事、训练、清洁等多场景模式一键切换,能耗较传统灯具降低60%。场馆配备肯尼亚首台专业冰浴舱,为运动员提供赛后恢复支持。如今,项目团队正加紧完善体育工艺设施及围墙翻新等收尾工程,确保场馆以最佳状态迎接8月第八届非洲国家足球锦标赛。

作为“一带一路”体育基建合作的典范,这座融合科技与人文的现代化场馆将提升赛事体验,推动当地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续写中非携手筑梦的精彩篇章。

———— / END / ————
策划丨四航局党委工作部、一公司

编辑 | 何兰萍、黄泳茵

责编丨全宗杰

一审一校丨郭志滨

二审二校丨吕传龙

三审三校丨肖明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携手共进,在共建“一带一路”浪潮中赓续中肯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