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 发表于 2025-4-28 09:42

除草剂官司重压下,拜耳徘徊在“地狱与希望”之间

拜耳深陷危机,市值大幅缩水 拜耳集团(Bayer)正深陷困境。公司市值从2015年的1200亿欧元跌至如今不到220亿欧元。主要原因之一是所谓的“孟山都灾难”。在今天的股东大会上,首席执行官比尔·安德森(Bill Anderson)几乎未能带来多少乐观情绪。


摄影作者:Bayer AG

股东批准潜在增资方案以解决官司问题 股东大会当天通过了一项可能高达数十亿欧元的资本增发授权,拜耳可借此为与原告的和解提供资金支持。
德国证券保护协会(DSW)总经理马尔克·腾勒(Marc Tüngler)在虚拟股东大会上表示:“如果这是能最终控制甚至消除这一风险的途径,那就是正确的选择。”
腾勒形容股东们多年来“在地狱与希望之间徘徊”——地狱是账户资产的持续缩水,希望则是摆脱“孟山都灾难”。

安德森承诺减轻法律风险 安德森强调,公司正在全力以赴,使拜耳重回盈利增长轨道,并承诺到2026年底大幅削减法律风险。与2020年的策略不同,拜耳这次不再依赖于一个专门设计的全面和解方案,而是采取多条路径并行,包括:
[]再次向美国最高法院提起上诉
[]努力推动美国农药标签监管的明确化 目前尚无动用新批准资本的具体计划,但安德森表示,这将为公司应对法律风险提供宝贵的灵活性。

或退出美国草甘膦市场? 截至2024年底,拜耳已为案件支付了约100亿美元,相关拨备为59亿美元。
安德森甚至没有排除在美国市场停止销售草甘膦(Glyphosat)产品的可能性。他指出:“我们正在逐渐走到这样一个节点,可能会被诉讼行业迫使停止这种关键产品的销售。”不过,目前尚无具体退出计划。

资本增发获得大股东支持 著名股东顾问公司ISS和Glass Lewis,以及德国大型基金公司如DWS,都支持了这项高达基本资本35%的增发提议。
DWS的亨德里克·施密特(Hendrik Schmidt)表示:“我们支持这项提议,并寄希望于能真正终结孟山都事件。”

德卡投资(Deka Investment)负责可持续发展和公司治理的负责人英戈·斯派希(Ingo Speich)认为,尽管增资意味着股东需承担代价,但考虑到拜耳目前现金流疲弱、债务高企以及运营前景不明,股东们几乎别无选择。

管理层压力陡增 安德森正面临越来越大的交付压力。
DWS专家施密特指出:“即便对拜耳来说,2024年也是异常艰难的一年。”公司利润下滑14%,股价表现比DAX指数低近60%。拜耳也已被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取代,失去了德国最大制药公司的地位。
斯派希批评道:“拜耳如今仅是昔日辉煌的影子。”安德森执掌以来的业绩可谓惨淡。

孟山都收购后遗症仍在发酵 自拜耳以630亿美元收购孟山都以来,公司便被卷入美国因草甘膦致癌指控而引发的大规模诉讼。这些法律纠纷至今仍沉重压在公司头上,目前拜耳的债务已超过320亿欧元。

坚持不拆分,但未来留有余地 安德森目前依靠新的组织结构改革,精简管理、削减冗余人员,但仍拒绝拆分拜耳三大业务板块(制药、农业科技Crop Science和非处+方+药品)。
他在股东大会上强调:“我们当前的重点是解决手头的问题。”但同时补充道:“现在不意味着永远不。”

萍聚爱你1号 发表于 2025-4-28 09:42

拜耳集团正面临重大挑战,尤其是在与孟山都相关的法律纠纷上,导致市值急剧下降,并对公司的未来发展造成压力。在最近的股东大会上,首席执行官比尔·安德森强调了减轻法律风险的重要性,同时承诺到2026年底将进行显著改进。

股东们批准了一项可能高达数十亿欧元的增资方案,以帮助公司应对潜在的法律赔偿问题。虽然增资可能会对股东产生短期影响,但不少分析师认为这是为了长远利益做出的必要选择。

此外,安德森提到可能会停止在美国市场销售草甘膦产品,尽管目前并没有具体的退出计划。这一系列措施显示出拜耳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来应对当前的危机,重新找到盈利增长的道路。
【本帖内容由人工智能提供,仅供参考,DOLC GmbH 不负任何责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除草剂官司重压下,拜耳徘徊在“地狱与希望”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