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免费 发表于 2025-4-30 03:03

高盛:关税影响才刚刚开始!

作者:微信文章
我们与家电、汽车、工业科技和太阳能领域的部分公司进行了讨论,以了解美国提高关税后,管理层对业务前景的最新看法。详情见内。


<div class="rich_media_content js_underline_content autoTypeSetting24psection" style="">中国耐用消费品行业





我们采访了白色家电、消费电子和家具行业中部分被覆盖的公司。这些公司平均 35% 的收入来自中国出口,7% 的收入来自对美国的出口。我们的采访要点如下:
持续向海外工厂转移生产
:大多数受访公司提到,在过去一周,他们继续将生产转移至海外工厂(部分公司转移速度加快)。值得注意的是,有一家公司表示,他们收到了比前一周更多的美国客户订单,因为客户希望在当前 90 天的关税暂缓期到期前补货。
价格重新谈判的进展有限
:受访公司表示,价格重新谈判进展有限。不过,一家主要为美国品牌和零售商生产产品的公司提到,他们预计美国客户和终端消费者将承担更大比例的关税成本。对于直接向终端消费者销售产品的公司,他们以担心市场份额为由,重申了在美国提高产品价格时的谨慎态度。
美国以外的需求保持稳定,欧洲是吸收此前美国产能的主要来源
:大多数受访公司表示,美国以外的需求仍然稳定。对于此前用于满足美国需求的产能,大多数公司表示,由于国内外市场产品不同,他们计划将这部分产能转移到其他海外市场。在不同的海外市场中,大多数公司提到欧洲有潜力成为吸收美国产能的主要市场,因为欧洲需求规模大,且他们仍看到欧洲存在增量需求。
资本支出的前景仍不明朗,近期墨西哥被认为相对更安全
:大多数公司表示,鉴于关税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他们对资本支出仍持谨慎态度。尽管如此,部分公司提到,由于墨西哥与美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与东盟相比,墨西哥可能是一个相对更安全的选择。然而,他们近期没有在墨西哥投资的计划,因为不确定当前的自由贸易协定未来是否仍然有效。



管理层对供应链 / 资本配置前景的评论




公司 A:该公司未发现美国消费者因预期关税导致价格上涨而加速购买。
公司 B:该公司预计美国客户(品牌商和零售商)将承担大部分关税成本,他们会将部分成本转嫁给终端消费者。
公司 C:该公司预计欧洲将吸收此前大部分美国的产能,因为欧洲需求规模大且仍在增长。

中国汽车行业





我们采访了汽车整车制造商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中部分被覆盖的公司。这些公司 6%-26% 的总收入来自中国出口,0%-10% 的总收入来自对美国的出口。我们的采访要点如下:
汽车整车制造商未受美中贸易紧张局势影响,对欧洲销售前景更乐观;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仍在接收美国工厂和直接出口的新订单

:由于对美国市场的敞口较小,汽车整车制造商未受到美国关税的直接影响,但由于欧盟与中国正在就设定电动汽车最低价格而非加征额外关税进行谈判,他们对向欧洲的出口前景更加乐观。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仍在接收订单,并预计对中国向美国的出货量影响较小。目前,受访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尚未收到订单取消通知,部分客户要求延迟发货,但也有客户要求提前发货,因此他们的库存也未发生变化。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正在与客户协商新价格,部分已确认某些产品的 100% 额外关税负担将转嫁给客户
:大多数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正在与客户协商新价格。虽然这一过程仍在进行中,但(1)部分供应商表示,超过 50% 的合同中关税由客户支付;(2)部分供应商已确认某些产品成功将 100% 的额外关税转嫁给客户,并预计其余产品的大部分额外关税负担也将由客户承担。受访公司未听说客户转向其他供应商,他们对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和全球行业领先地位充满信心。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目前维持现有产能扩张 / 资本配置计划
:目前,受访的供应商均维持现有产能计划。一些目前没有海外工厂的供应商,在关税上调之前就已考虑建设海外工厂,且计划未发生改变。尽管他们认为鉴于地缘政治风险,在美国建厂难度较大,但在美国以外的地区建厂是可行的。一些同时拥有美国本地工厂和直接出口业务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目前维持现有产能,由于效率评估以及美国生产成本较高等因素,他们不打算完全转向本地生产。
公司层面的反馈




公司 A:该公司没有美国业务,认为其规模较大,单一市场的影响有限。总体而言,管理层认为过去 1-2 周美中贸易紧张局势有所缓和,但可能会出现反复。该公司预计,由于欧盟和中国正在就设定电动汽车最低价格进行谈判,对欧洲的出口将增加。
公司 B: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尚未收到订单取消通知,不过由于关税政策变化迅速,部分客户选择观望。部分客户要求延迟发货,但也有客户要求提前发货,因此库存未发生变化。据管理层称,超过 50% 的合同中关税由客户支付。该公司在本轮关税宣布之前就已开始规划海外(即东盟)生产,因此到目前为止,资本支出和资本配置计划没有变化。尽管他们认为鉴于地缘政治风险,在美国建厂难度较大,但在美国以外的地区建厂是可行的。
公司 C: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尚未收到订单取消通知,预计对中国直接出口的订单影响较小。该公司已确认某些产品成功将 100% 的额外关税转嫁给客户,并预计其余产品的大部分额外关税负担也将由客户承担。该公司同时拥有美国本地工厂和直接出口业务,目前维持现有产能,由于效率评估以及美国生产成本较高等因素,他们不打算完全转向本地生产。

中国工业科技行业





我们采访了生产塑料注塑机、继电器、阀门、齿轮、汽车涡轮增压器零部件的公司。这些公司 15%-45% 的总收入来自出口,2%-20% 的总收入来自对美国的出口。我们的采访要点如下:
资本品订单在 4 月第一周暂停,但第二周恢复正常并在第三周持续
:尽管设备将在 90 天豁免期后才能到货,但东南亚的客户仍在继续下单,这表明部分客户并未因关税不确定性而放弃海外建设计划。对于零部件公司而言,情况有所不同:两家公司提到,他们的汽车客户粘性较高,生产需要持续进行,因此尽管面临 145% 的关税,他们来自中国生产的美国订单仍未改变;而另一家公司则表示,从中国生产到美国的订单已完全暂停,直至另行通知。不过,大多数公司来自中国以外产能的美国订单基本保持稳定。
关税过高,价格谈判意义不大
:一家公司评论称,在 145% 的关税下,讨论关税分担没有意义,该公司一直采用离岸价(FOB)条款,额外成本由客户承担。大多数公司都签订了离岸价合同,这意味着关税由客户而非出口商自己承担。对于一家对美国直接出口占比较小、因短期内缺乏替代供应商而由客户承担 145% 关税的公司,以及那些在中国以外地区生产且面临普遍关税的公司,都是如此。我们采访的一家公司有一小部分收入来自完税后交货(DDP)合同,即供应商在港口支付关税并将货物运至工厂,该公司预计将与客户协商关税分担安排。
管理层对供应链 / 资本配置前景的评论
:大多数公司正按原计划在印度、泰国、塞尔维亚、墨西哥进行现有产能扩张计划。一家公司提到,正在建设的泰国工厂暂时停工,在扩大海外产能之前,他们还在等待关税政策更加明朗,因为他们需要评估墨西哥或东南亚哪个地区的生产成本更具优势。
公司层面的反馈




公司 A:该公司表示,中国对美国的商用暖通空调直接订单已完全暂停。不过,中国的商用暖通空调生产尚未停止,虽然没有来自美国的新订单,但生产的产品仍可供应其他地区。中国对美国的商用暖通空调直接出口占公司总订单的 5%,占对美总出口的 20%。家用暖通空调目前从越南供应美国,到目前为止没有变化。泰国工厂的建设已暂停,该公司仍在考虑是在越南还是墨西哥扩大产能。
公司 B:对于美国市场,该公司基本上是唯一供应商或关键供应商,短期内难以被替代。对于 145% 的关税,讨论关税分担没有意义,该公司对这些出货一直采用离岸价条款,客户在上海港提货,因此关税对公司没有任何影响。与此同时,海外生产即将扩大规模,因此客户的 “痛苦过渡期” 不会太长。泰国工厂主要面向东南亚和欧洲市场,不会改变公司的主要投资策略。
公司 C:美国订单没有变化,目前征收的关税并非 145%,而是更低,因为互惠关税仅适用于特定的商品清单。对美国出口有三种贸易术语:完税后交货(DDP)、货交承运人(FCA)和离岸价(FOB)。在完税后交货条款下,供应商负责在美国入境口岸支付关税并将货物交付给客户在美国的工厂,因此在这种条款下,供应商需要与客户协商关税转移问题。在货交承运人和离岸价条款下,由客户支付进口关税,供应商无需纳税。该公司三种定价条款都有使用,总体风险敞口不大,客户粘性仍然很强。
公司 D:第一周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导致采购延迟;第二周新兴市场需求有所回升,第三周延续了第二周的趋势。从墨西哥供应到美国的产品加征了 25% 的关税,但经过协商,双方同意由客户承担这笔费用。目前,墨西哥只能生产一些较小吨位的机器,因为那里的供应链还不够成熟;之后,生产可以转移到印度工厂。

中国太阳能行业





我们采访了四家太阳能出口企业,这些企业生产太阳能组件、逆变器和储能系统,按收入计算,其对美国的直接出口占比为 0%-15%,对全球所有国家的直接出口占比为 35%-55%。
美国订单因《通胀削减法案》(IRA)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放缓
:一家太阳能组件公司表示,在过去两周,由于《通胀削减法案》相关不确定性增加,美国订单进一步放缓,尤其是公用事业规模项目。一家逆变器和储能系统公司已停止从中国发货其储能系统产品,并表示如果出现亏损,将不再向美国发货。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该公司估计美国至少需要 2-3 年才能找到中国制造的电池储能系统(BESS)的合适替代品,美国储能系统的安装将因供应链中断面临进一步下行风险。
需求疲软使定价谈判更艰难
:大多数太阳能公司不确定能将多少关税转嫁给客户,因为随着《通胀削减法案》补贴不确定性增加,以及针对四个东盟国家的最终反倾销 / 反补贴税(AD/CVD)上调,美国市场需求正在恶化。一家组件公司担心,最终的反倾销 / 反补贴税率意味着美国组件价格上涨,这可能会进一步抑制下游需求。另一家逆变器和储能系统公司表示,如果关税超过 100%,可能会暂停贸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假设关税转嫁率为 50%,双方都将亏损。
资本配置前景看法不一
:一家组件公司表示,如果与其他地区相比,美国业务运营风险高但盈利能力相当或更低,他们将开始考虑减少在美国的业务。另一家组件公司原本计划在美国建立电池产能,但目前正在等待政策更加明朗。这家逆变器和储能系统公司计划扩大其海外逆变器产能,并目标在 2025 年底建立一个海外储能系统生产基地。
公司层面的反馈




公司 A:自关税宣布以来,该公司已停止从中国发货储能系统产品。该公司表示,关税税率超过 100% 意味着贸易暂停,因为如果假设关税转嫁率为 50%,贸易双方都将出现负利润。关于美国需求,该公司认为政策和供应链中断带来的不确定性在增加。与此同时,该公司将在泰国和印度扩大逆变器产能,并目标在 2025 年底建立一个海外储能系统生产基地。
公司 B:该公司在美国的销售主要是使用进口电池在当地组装产品。该公司认为需求疲软是美国市场面临的主要挑战。由于《通胀削减法案》的不确定性,过去两周其美国订单量进一步放缓,尤其是公用事业规模项目。此外,鉴于针对四个东盟国家的最终反倾销 / 反补贴税高于初步版本,该公司担心美国组件价格可能上涨,进而进一步抑制下游需求。如果在没有《通胀削减法案》补贴的情况下需求急剧恶化,该公司不确定能将多少关税转嫁给客户。如果与其他地区相比,美国业务运营风险高但盈利能力相当或更低,该公司已开始考虑减少在美国的业务。该公司认为,6 月底很有可能开始新一轮针对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老挝(目前是中国、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和柬埔寨)的反倾销 / 反补贴调查。在这种情况下,该公司认为中国制造的组件竞争力将相对提高。
公司 C:该公司在美国的销售主要是使用进口电池在当地组装产品。该公司仍在评估关税影响,并可能在即将发布的业绩简报中提供更多细节。该公司原本计划在美国建立电池产能,但目前正在等待政策更加明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盛:关税影响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