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蜡相 发表于 2005-10-28 22:58

行为艺术Z

行为艺术
      


      很多人都记得两年前在J城发生的一则轰动性的新闻,有一位自称行为艺术家的人和他的合作者在J城的人民广场表演了罗丹的著名作品《吻》,他们不着一丝地在广场上表演,引来了无数围观的群众,以致引起交通阻塞。
  围观的群众极其好奇。
  “他们是不是精神病患者?”
  “他们居然光着身子在大庭广众之下接吻,真是有伤风化!”
  更多的观众抓住这一难得的时机,欣赏这一奇观。
  警察接到举报后很快赶到现场,拘留了正在表演的一男一女,打算按《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罚他们。
  行为艺术家聘请了律师,提出申诉。那场官司在J城闹得沸沸扬扬。案子的关键点在于,他们的表演是崇高的艺术还是扰乱社会治安的下流行为。
  那位行为艺术家是我的同窗好友刘言,我对他的行为一点也不感到奇怪,他从小就很特别,比如撒尿的时候,他会像某种动物一样把一只腿提起来,单腿直立,还得意地说,“你能像我这样撒尿么!”有一回我们几个伙伴到山上玩,刘言突然一屁股坐在一棵松树下,他说:“我是蘑菇。”然后他就再也不肯挪动,他说蘑菇不能说话,也不能动。我们就不理他,只顾自己玩。后来天色渐渐暗下来,我对刘言说:“天晚了,我们应该回家了。”刘言说:“我是蘑菇。”我们就把自认为是蘑菇的刘言留在了山上。他的父亲一听就火冒三丈,蹭蹭地跑上后山,甩了刘言两个耳光,骂道:“你是蘑菇,你爹我成什么了,我和你娘能弄出蘑菇来么!”
  刘言在我们那个小镇,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他被他爹打屁股时的哭声。可是有一天,大概是刘言十五岁的时候,声音已经明显变粗的他,以一种极其庄重的神情对父亲说:“我要得到自由,从今以后,我不再属于你,我是我自己的。”刘言的话类似于一种咒语,他的父亲好像不认识他似的紧盯着他。刘言怪异的目光使正要大骂一通的父亲猛然打了一个寒噤。
  整个小学阶段,刘言在人们的眼里都显得可有可无,他相貌不出众,学习不优秀,他仅仅是作为一个存在的人而存在。四年级的时候,我和刘言曾经在同一张凳子坐过,他常常一言不发地坐上几个钟头,而且经常放屁,后来我在班主任那里软磨硬泡,从理论到实践论述了我和刘言继续同坐的危害性,总算摆脱了这个家伙。
  刘言被人引起重视是在他念高一的时候,他的一项模型制作在省里得奖,那是全县唯一的一个获奖者,得奖的缘由是标新立异,具有开创性。后来一向成绩平平的刘言如同坐上了火箭,迅束跃居班级前三名,这个事实说明,刘言的智商比别人要好,至少不会比别人差,而此前他的潜力没有开发出来,可见激励对一个人相当重要。
  成绩优异的刘言考上大学理所当然,一向打骂他的父亲笑容满面,还深以为自己教子有方,并且大加吹嘘:“棍棒出人才。”本来大家对刘言没有怨言,可是后来的孩子们就惨了,刘言父亲的经验在村里加以推广,一到傍晚噼呖啪啦打屁股的声音不绝于耳,后来大家一提起刘言就咬牙切齿。
  上大学后的刘言发现,他总算找到了发挥自己独特思维的场所。大学在刘言眼里是这样一个自由自在的地方,你想睡的时候就睡,想去上课就去上课,想逛街就逛街,你可以大胆地追求上公共课的女教授,刚过不惑之年的女教授就爱那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
  学机械专业的刘言首先向校团委申请办了一个蓝星诗社,然后他就开始昏天黑地写诗,他的那些诗谁也看不懂,刘言说看得懂的东西能叫诗么,这是新生代诗人的逻辑。
  新生代诗人刘言在大学校园显得卓尔不群,确切地说,刘言在大学里扮演一个极其丰富复杂的角色。
  在学校的大礼堂里,刘言搞了几次前卫诗歌的朗诵会,获得空前的成功,诗歌魅力四射,于是这所理工科大学的一半学生都迷上了写诗,这真是一种奇迹。
  刘言的爱情生活似乎是一个不该错过的细节,很多人都注意到这点,而且表示了相当的兴趣。刘言的爱情自然不同凡响,在追求校花李娜的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他把写给李娜的长达五千行的情诗《爱情之歌》贴在校门口,还有他在女生宿舍门口大喊“李娜,我爱你!”引得所有的女生都探出头来。遗憾的是,刘言的爱情长诗敌不过市长公子的卡迪拉克轿车,校花倒在了市长公子的怀里。
  刘言并没有因这暂时的挫败而一蹶不振,他筹划了J大学首届艺术节,艺术节上刘言大放光彩,在来宾面前,刘言侃侃而谈,其独特的话语及对艺术的独到理解方式,使来宾对这个小伙子刮目相看。随行的记者以热情奔放的笔调在日报上对J大学的艺术节大加赞赏,名不见经传的J大学突然成为新闻焦点。
  那次成功的艺术节之后,刘言受到校方的关注,并很快进入学生会,一个月后,他担任学生会宣传部部长。我们似乎看到一颗政治明星冉冉升起,大家对刘言在仕途上的发展充满信心,这也充分证明了刘言是个有才能的人。
然而后来的结局却出乎意料,刘言失踪了。我开始对此一无所知,后来从刘言大学同学那里打听到,正当刘言春风得意的时候,他突然从J大学消失了,没有任何迹象,没有任何征兆,刘言就消失了,起初大学没注意了,在J大学,一个学生消失一个礼拜是正常的。可是两个月后刘言仍然毫无踪影,辅导员是教工程管理的女教授,据说曾和某男生有过不正当关系,她对刘言的失踪很关注,先问班长,班长问寝室长,可是居然没有一个人知道刘言在地球的哪个角落,也不知他为何消失。
  三个月后,学校不得不向警方报案,大家怀疑刘言可能不存在了。刘言的所有亲人都否认看见刘言,刘言的母亲,一个纯朴的农家妇女,听见这个消息居然晕过去了,刘言的父亲就说:“尸体没有见到,就说明他还没死。”看来老头子还沉得住气。
  寻找刘言的启示在电视台滚动播出,报纸连续刊载,那段时间,刘言的知名度超过了地委书记。
  第四个月,刘言意外地出现在J大学,他的同窗说,他好像是从地底下冒出来的一样。
  报纸电台的记者蜂拥而至,刘言再一次成为注目焦点。本该受处分的刘言突然被学校领导奉为上宾,作为本校形象的代言人。刘言对此却不以为然,他若无其事地进行他自己的工作,他的态度引起了校方的不满。刘言在八九年成立了一个“民主论坛”,一批和他臭味相投的人相继加入了这个民间组织,他们自办报纸,不定期进行演讲,由于他们提出问题的深刻和措辞的尖锐,博得了大批学生的好感,团委和学生会对此大为不满,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整个学校民主气氛非常浓厚,让人想起“五四”的光荣历史,这种情形让人激动不已,教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公共课的刘副教授甚至热泪盈眶地说:“多年没见过这场面了,太令人感动了。”这个已经五十七岁的副教授正在努力争取评上教授,好在退休之前给人民一个交待。
  刘言的演讲在校园显得引人注目,后来有人统计,在他的演讲中,“民主、自由、平等”这些字眼出现频率相当高。后来别人看见他都叫他刘民主,他欣然笑纳。
  八九年的氛围让刘言过高估计了自己,他俨然成了救世主,成了精神领袖,成了民众的代言人,事实上他是很幼稚的,后来的人都这样说。
  学校对刘言的举动适当地作了干涉,但是自侍甚高,不知天高地厚的他却和党委书记吵了一架。
  八九年春天刘言还在大学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说,那年夏天他却成了无业游民,在拘留所里呆了十五天之后因认罪态度较好他就被放了出来。
  无业游民刘言在这个世界消失了一年之后,突然在J城搞了一个人体摄影展,引起了轰动,可以说令J城的人大开眼界,然而更轰动的是,在摄影展的最后 一天,一群上了年纪的女人冲进展览室,把照片撕得粉碎,而且在混乱中发生了斗殴,有数人受伤。刘言毫无疑问是此事的罪魁祸首,如果他不搞这种有伤风化的摄影展,怎会发生流血事件。刘言再次进了拘留所。
  刘言又在公众的视野中消失了两年,听说他到北京的美术学院作了旁听生,并且对雕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他就在J城举行了史无前例的行为艺术表演。
  关于刘言的举动是属于艺术还是流氓行为的争论还在继续,晚报及时地抓住这一爆炸性的新闻,作了跟踪报道,好像连载小说一样,每天在晚报上登一段。谁也不知道争论会持续多久,不过据一份民意调查显示,市民们并不想得到结果,他们希望争论无限制地延续,给单调的生活配制一些佐料。
  九十年代末期的一天,刘言走在这个城市繁华的街道上,他发现满街都是明星的写真集,各个角度的彻底的写真,刘随手拿起一本,翻了翻,突然他大叫一声:脱吧,尽情脱吧。
  然后他就疯了。

佳徒四壁 发表于 2005-10-31 08:19

.................

beaverkl 发表于 2005-11-1 19:52

。。。。。。。。。。。。。。

隔网相望 发表于 2005-11-9 18:38

怎么叫疯了
是对行为艺术入迷了
挺正常的一个人
假如有不正常
那一定是他周围的社会

蝎子 发表于 2005-11-11 09:09

流言?
不可全信,不可不信

草莓果酱 发表于 2005-11-12 18:13

什么艺术,就是做秀嘛.
现在的社会....浮燥

annierong 发表于 2005-11-15 09:47

记得一个行为艺术,一个人坐在撒上鸡蛋的草堆上,闭目养神,前面竖了块牌子:"正在培养下一代,请勿打扰!"九十年代有一群人对行为艺术极为着迷.现在不知如何了.

紫晶 发表于 2005-11-23 15:01

文章写的挺好,可以当短篇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行为艺术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