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风暴下,如何构建企业“护城河”?
作者:微信文章近期,美国持续加码对华贸易限制措施,关税风暴来袭,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着市场准入壁垒升级、利润空间压缩等多重挑战。为助力企业做好出海应对预案,提升供应链灵活性与韧性,构建自身“护城河”,5月9日,由深圳市福田产业投资服务有限公司主办,深圳福田新一代智慧运营服务有限公司承办,河套国际商事调解中心支持,华商希仕廷(福田)联营律师事务所、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协办的“益企ECO·美国关税风暴下的政策解读及企业发展之道”活动在深圳新一代党群服务中心举办,共吸引了金百泽、博科供应链等近20家企业代表参加。
活动伊始,华商希仕廷(福田)联营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文新首先针对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变化进行时间轴梳理,就相关热点问题进行详细解读,分享多项应对措施:如可以优化国际贸易合同条款,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关税的承担方,避免因关税调整导致费用纠纷;实时动态关注美国关税豁免商品清单,及时调整市场策略;另外,从长期来看,出海企业需加速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中东及拉美地区等其他低关税市场,“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才能分散贸易风险,并加大产品的研发投入和品牌建设,产品品牌溢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关税调整带来的成本上升,进而增强目标客户群体忠诚度。
华商希仕廷(福田)联营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文新
随后,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合伙人张倚銮介绍了对等关税的核心内容,并分享了加征对等关税后的应对策略,例如深度应用自由贸易协定,关注原产国的认定规则;进一步优化交易模式,解构销售合同构成;梳理关税税则号,为降低关税税率提供可能性;利用海外特殊区域及相关销售规则政策,为优化税务成本及资金流争取更多空间等。另外,她还介绍了“投前-投中-投后”跨境投资全生命周期的各大税务考量点,分析了直接投资架构和间接投资架构的优劣势,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税务优化策略参考。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合伙人张倚銮
紧接着,河套国际商事调解中心理事长朱虹进行了《关税风暴下的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最优路径》的主题分享,她阐述了调解、诉讼、仲裁三种方式的流程时间、费用及风险,并通过相关案例解析,指出了调解方式在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的独特优势。调解作为解决方案,能够避免诉讼带来的高成本和高对抗性,有效灵活,既能维护企业利益,又利于保持良好商业合作关系,为各方共赢寻求最大公约数。
河套国际商事调解中心理事长朱虹
在自由交流环节,参会企业代表提出了在关税豁免认定、全球销售网络布局等方面的疑惑,与现场专家展开热烈讨论。企业代表们纷纷表示,本次活动为后续对冲外部风险,开拓全球化市场提供了实操指导与信心加持。
自由交流环节
接下来,福田产投将紧扣市场发展和产业升级需求,为辖区企业“走出去”打造覆盖政策咨询、合规指导、资源匹配的跨境服务生态,通过强化产业链协同与生态赋能,搭建对接平台,释放合作机遇,助力出海企业提升经营韧性与抗风险能力,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园区微信公众号
园区微信视频号
园区新浪微博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