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5-5-10 15:55

关税大战之后如何看股市?

作者:微信文章
写这篇文章是5月初,而关税大战早在4月初。

为啥现在才写呢?

因为很简单,4月初看不懂未来会怎么样。



关于月历效应

关税大战时值清明假期,外加被其他事情所扰,既没有时间去追溯2018年关税大战时的历史表现,也没有精力研究众说纷纭的当下预测。

本来就想装看不见。

但是,由于我带着朋友们按照“月历效应”投资红利基金,清明节后,到了卖出的时节。

不得不做出决定。

红利基金因关税大战而大跌,那么,此刻该如何选择呢?



(1)按照原有的投资计划卖出;

(2)应该抄个底;

(3)跌太多,等一等再卖;

(4)看不清后市,但又不想违背规则,按照中庸原则,卖一半,留一半。

我因为看不清楚,最后选择了方案四。

回过头,再去问问月历效应的大拿。大拿非常笃定,卖!

为啥呢。

因为月历是经过2015年,2021年的大跌的。

如果因为关税,股市大跌,这种风险理论上也被被日历效应所覆盖。

回看这次过程,首先,我对关税大战的未来发展没有形成定见或倾向性意见。

其次,我对月历效应没有了解透彻,造成信一半的尴尬。

总体来说,这次关于月历效应的交易决策是不成功的(无论结果如何)

失败经验总结:要么研究透彻,要么信任已有的“规律”,否则如因为模模糊糊的原因而交易最后总会吃亏的。

在关税大战中,我有哪些做的好的呢?

那就是果断买入了腾讯和泡泡玛特。

这两个都不属于关税会影响的公司,关税政策后大跌属于误杀。

从目前的结果来看,腾讯快8%,泡泡玛特约35%。

逻辑和结果都没问题。

关于泡泡玛特

买入泡泡玛特,是因为年前看好泡泡玛特,结果从90涨到170都没有入手。

玩偶属于高附加值产品,其实不会因为中美关税而有大的影响,泡泡玛特在美国的销售有限。所以买入的非常果断。

但这两个都是不敢大仓位的,因为泡泡玛特估值比较高,腾讯又持有较多。

一点遗憾

当天,港股中国银行也大跌,这个倒是想买入而长期吃股息。

结合已经购入的股票较多,港币资金较少,就没有加仓。

现在回看,中国银行当时是适合上大仓位的股票。

睡得着觉

过了一点时间,有个长辈问我,对泡泡玛特是否了解。

我说,我其实看不懂。我不买泡泡玛特的玩具,理性上很难接受自己将过多的情感投射于外物。

在关税大战时,买了一点,但遗憾没有买更多。

长辈说:看不懂的,赚到了就好。如果上了大仓位,反而睡不踏实。

那一刻,我挺有感悟的。

人大概是做让自己睡得着觉的决策是最重要的。

赚该赚的钱,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

巴菲特的话

最近巴菲特要退休了。他老人家的话,我最多是在小红书上刷过。

因为他很成功,外加他描述的投资和生活方式太吸引人。

我一度觉得找到喜欢的工作,和欣赏的人多在一起是很容易的事情。

其实是难的。

意味,人需要有足够稳定的内核以坦然拒绝不适合的工作,不适合的群体。这些不适合往往是以诱惑形式出现的。

需要在世界的碰撞中,发现自己,了解自己,才能不内耗地拒绝。

看到巴菲特这句话,我还是会愿意再一次相信。

人心简单点,事情也会简单点。

生活小感悟

最近其实被某些事情的反复所折磨。

原本修复好的情绪和健康,好像又恶化。

我事后有谴责自己不够果断,让自己陷入到糟糕的境地。

回看,当别人来求助的时候,我真的能因为保护自己而拒绝任何援手吗。

对我来说,很难。

当理解自己能力边界时候,我才能拒绝。

准备原谅自己能力有限,大概就像泡泡玛特没有上大仓位一样。

大概不聪明的人,总是要靠试,才能找到方法吧。




那祝我和大家都能更有勇气和智慧,幸福地投资和生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税大战之后如何看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