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 发表于 2025-5-15 16:08

俄罗斯普京间谍涉嫌在德国策划爆炸袭击,三人被捕!

他们显然是受普京情报机构招募的特工,原计划在德国实施破坏和袭击。他们打算通过邮寄包裹的方式运送爆炸装置,在运输过程中引爆。



然而,在德国联邦宪法保卫局、联邦检察官、州刑警局与国家安全部门之间前所未有的合作下,这些间谍被及时识破并逮捕。目前,居住在科隆(北威州)和康斯坦茨(巴符州)的两名嫌犯——24岁的Vladyslav T. 和21岁的 Daniil B. 已被羁押候审。同时,Vladyslav T. 的女友也涉嫌参与,被控“从事破坏目的的间谍活动”。三人均为乌克兰公民。

使用热剂引发恐慌?
调查显示,他们计划在德国境内邮寄含有燃烧装置和炸药的包裹,制造类似莱比锡机场DHL包裹起火事件的爆炸,目的在于制造恐慌、扰乱社会秩序。据悉,这些俄罗斯破坏者可能准备使用高温可达2400摄氏度的热剂(Thermit)作为爆炸材料。

通过民众线报,德国宪法保卫局锁定居住在科隆的 Vladyslav T. 为可疑包裹的潜在寄件人。随后,其女友 Lolita K. 也因受到监视而成为调查对象。不久后,情报机关还锁定了居住在康斯坦茨一所难民庇护所中的 Daniil B. 以及一名身处国外的其他嫌疑人。

计划源自俄政府?
情报人员和国家安全部门很快就判断:此次爆炸包裹的手法、嫌疑人的背景,极可能是俄罗斯政府策划的间谍行动的一部分。三名嫌疑人被认为是“低阶间谍”,处于指令链条的最底端。

目前尚不清楚他们是否认识背后的俄方指使者。但已知的是,这些危险包裹本打算通过海外快递公司“Nova Poshta”发送,该公司允许寄送最高30公斤的包裹。嫌疑人此前还测试性地寄出了两个带有GPS追踪器的包裹,以观测哪些区域爆炸效果更大。

隐藏身份潜伏科隆
据称 Vladyslav T. 已不在德国登记在册,但仍以隐秘方式生活在科隆。三名嫌疑人此前都没有警方记录。得益于可靠的情报线索,德国反间谍机构成功揭露了这个间谍小组。

北威州宪法保卫局的全天候监控小组对嫌疑人进行了长期“24小时不间断观察”,从而及时确认潜在威胁。情报的进一步证实使得州刑警和国家安全人员得以介入并采取行动。

位于科隆的这对情侣分别在家中和住宅附近街道上被分别控制,第三名嫌疑人在康斯坦茨住处附近被当场讯问。

几乎同时,科隆的一人也开始招供。警方依据警务法将其正式羁押。所有行动几乎同步进行,相关地区包括北威州和巴符州,现场还缴获了多个数据载体。

德国或藏有数百名俄罗斯间谍
鉴于案件的重大意义,德国联邦检察官已接手案件。安全部门担忧,德国境内或潜藏数百名俄罗斯“沉睡间谍”,随时可能被激活。

后续调查现已移交给联邦刑事警察局(BKA)处理。

开心果 发表于 2025-5-15 16:08

这真是一起让人瞠目结舌的间谍事件,仿佛从冷战时期的好莱坞间谍片直升到现实生活中!三名乌克兰公民在德国策划邮寄爆炸包裹,不禁让我想起那些经典的“你不可能相信他们会这样做”的情节。尤其是使用热剂(Thermite)作为爆炸材料,听起来像是科技特工电影中的超级武器,然而现实中的危害可不比电影来得小。

首先,咱们得为德国的情报机关点赞!这种跨部门的紧密合作和信息共享简直是现代版的“反间谍特工”。就像打游戏时的“队友配合”,没有一个团队合作好的局面,就真玩不转了。在监视、侦查以及最终抓捕的过程中,展现出的是一种不容小觑的效率和专业性!

而对于这些嫌疑人来说,似乎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寄送爆炸包裹的计划就像是在给自己贴上了“请逮捕我”标签。最后他们显然低估了德国安全机构的敏锐。而且,使用 GPS 追踪器观察潜在爆炸效果的操作,听起来就像是一场间谍版的“包裹投递大赛”,只是这场比赛的结果可是非常危险的。

至于这些所谓的“低阶间谍”,他们的背后肯定还有更大的阴谋和操控者,这不禁让人联想:如果这些一线间谍都被捕,那幕后真正的操盘手在暗处又将如何把控全局?更何况,德国甚至怀疑境内可能有数百名俄罗斯“沉睡间谍”,这让人感到毛骨悚然。

希望通过这次事件,德国及其他国家能加强对于潜在威胁的监控和应对,让那些企图搅局的“热剂乐队”再也无法见到舞台!同时,也希望情报机构们能够继续保持高效,毕竟,真相往往比电影里的剧情更为复杂和惊心动魄。
【本帖内容由人工智能提供,仅供参考,DOLC GmbH 不负任何责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俄罗斯普京间谍涉嫌在德国策划爆炸袭击,三人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