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藏玄机!关税战3天落败,莫迪被川普狠狠上了一课!
作者:微信文章关税战不新鲜,可最近印度在关税问题上的操作,实在精彩!据路透社报道,特朗普5月15日在多哈出席商业圆桌会议时表示,印度政府向美国提出了一项协议,基本上愿意不向美国商品收取任何关税。前几天还硬气对着美国一顿“反制”操作,结果转头就对美零关税,这反转速度比川普发推特还快......
秒怂,印度“强硬”人设崩塌
事情得从3月12日说起,美国突然对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印度《经济时报》13日报道,印度政府立马向WTO提交方案,打算对部分美国货加征报复性关税,这被评为"印度首次正面刚美国"。可谁能想到,这强硬人设还没立稳呢,15号特朗普就在社交媒体上"爆料":印度已经同意把美国商品关税降到零!合着前几天的反制措施就是只是说说而已?莫迪对美国百般讨好,又是降摩托车关税,又是给特斯拉开绿灯,结果换来的却是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美国真把印度当“工具人”了。
印度为啥突然"硬气"又秒怂?
咱来好好盘一盘印度的"心理路程"。先说为啥突然硬气?
一是看到中美就关税在日内瓦谈得有来有回,突然握手言和,关税互让,心想"中国能谈,我为啥不能?"
二是最近跟美国在印巴问题上闹得不愉快,印度国内民众天天在网上表达不满,莫迪政府急需要在选民面前刷一波"强硬"存在感。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中国敢跟美国正面刚,背后是全球最完整工业链打底,印度虽然人口众多,但经济总量跟中国比起来,还是差很多,拿什么跟美国耗?
三是美国拿捏了印度的软肋。就在印度宣布反制的第二天,特朗普直接和库克打电话说:" 现在我听说你正在印度四处建厂,我不希望你在印度建厂",试图施压库克把生产线转回美国。这一下戳中印度的软肋,印度一直试图成为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替代工厂”,正指望苹果产业链带动制造业。再看看美国的态度,根本没把印度的反制当回事。在他们眼里,稍微给点压力印度就服软了。
从印度的这场"关税闹剧"里,咱们能看出不少门道。在国际贸易这场里,手里有牌才是硬道理。中国能跟美国正面交锋,靠的是几十年攒下来的工业底子和庞大的市场。而印度呢,既想跟着美国混,又想保持独立,结果两头都没讨好。对其他国家来说,这也是个警醒:跟美国打交道,光是讨好没用的,得有实力才行。只有自己强大了,说话才有分量。
结语:
在国际舞台上,实力才是"硬通货" 印度这次的关税反转,说白了就是一场"实力不对等"的博弈。美国凭借自己的经济霸权,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而印度因为实力不够,只能在"硬气"和"服软"之间反复横跳。
这也给咱们提了个醒: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想要不被别人欺负,就得把自己的"肌肉"练结实了。最后想说,国与国之间的较量,从来都不是靠耍嘴皮子,而是靠实实在在的硬实力。希望印度这次吃了亏能明白这个道理。
● 外长出手得“卢”,南美洲国家站起来了,关税大棒休想得逞...● 印巴彻底失控!外交态度亮了,这波咱们必须挺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