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美相互调整关税,2025年赴美留学新机遇
作者:微信文章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tBBeXXvz8Wx1hVOTSjY3iafEZXuIQgZXiaw04qtzT04qicQSFdcuEILFoRrVLKNjSe216IuK1icrlSAPwXpXNWbriaw/640?wx_fmt=other&wxfrom=5&wx_lazy=1&wx_co=1&tp=webp
4月初,特朗普掀起了一场席卷全球的关税战。留学预警?美国加征125%关税!对留学生有何影响,又该如何应对?
40天后,中美两国终于坐到了谈判桌前,试图为这场不断升级的贸易摩擦降温。
<img />
<img />
<img />
<img />
<img />
<img />
<img />
<img />
5月12日,双方发布联合声明,将自4月份以来新增的关税下调115%,其中91%的关税被直接取消,其余24%则在未来90天内暂停执行。
一图看懂关税战是如何变化的——
那么,在这短短的40天里,究竟发生了哪些关键事件,促使特朗普做出让步?
关键原因在于,这场关税战对美国造成的冲击远超预期,而中国的反制力度也远比特朗普设想的强硬。在双重压力下,特朗普这一擅长权衡利弊的政治人物,不得不重新调整其“交易”策略。
当地时间2025年5月11日,瑞士日内瓦,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左)与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在联合国常驻瑞士大使官邸发表声明。5月10日至5月11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与美国财政部部长贝森特、贸易代表格里尔共同举行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双方就彼此关心的经贸问题开展了深入交流(图源视觉中国)
2025年5月11日,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与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在瑞士日内瓦的联合国常驻代表官邸对外发表声明。
此前5月10日至11日,中美高层经贸磋商在此举行,中方牵头人何立峰与美方财政部长贝森特及贸易代表格里尔就双方关注的经贸议题展开了深入沟通。
这场由特朗普主动挑起的关税战,迅速波及美国多个领域,最先反应的是金融市场——美股、美债和美元同时大跌,形成所谓的“三杀”,直接给特朗普施加了巨大压力。尤其是美国债券市场的崩跌,迫使特朗普在4月11日作出首个让步,宣布对除中国外的大多数国家的关税计划暂停90天。
美国的债券市场为什么会成为特朗普的软肋呢?
美国债券市场之所以率先暴露出问题,关键在于其高负债体质。美国经济长期依赖低成本融资模式,而全球各国对美债的高度信任,使得美国得以以极低利率筹集巨额资金,从而维持庞大的财政运转。美债的突然暴跌,意味着利率急剧上升,也就意味着美国若想继续借债,必须接受更高的融资成本,这将大大增加财政压力。一旦关税战持续升级,不仅不能打击他国,反而会优先引爆本国的债务危机。因此,特朗普不得不对除中国以外的国家暂停关税,以遏制市场恐慌。
但这只是开端。由于与中国的贸易战仍在继续升级,美国经济很快遭遇更深层次的冲击。首先受到波及的是出口行业,尤以大豆和航空器为代表。美国大豆的主要买家是中国,占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战火点燃后,中国迅速将采购转向巴西等南美国家,即便美国政府启动紧急补贴,也只是权宜之计。农产品市场一旦失守,将难以重新夺回,对美国农民造成长期打击。同时,美国波音公司也遭遇来自中国航空公司的退单。
更深层次的冲击在于美国民众的消费信心和企业的投资意愿开始下滑,进一步拖累整体经济。今年第一季度,美国GDP罕见出现负增长。这种局面若持续下去,衰退的风险将不断加大。
特朗普态度的变化,还源于他意识到高关税的最终买单者其实是美国自身。由于美国在消费品方面对中国进口的高度依赖,高关税直接导致超市货架供应紧张。以沃尔玛为例,其商品中超过六成来自中国。关税开征后,中国供应商选择暂停供货,僵持一个月后,沃尔玛决定继续从中国进货,并自行承担关税成本。
然而,美国零售商不可能长期独自承担这笔费用,最终成本必然转嫁至消费者。电商平台亚马逊曾考虑在商品价格中标注关税比例,以争取消费者理解,却被白宫指责为政治挑衅。消费支出占美国GDP的七成,一旦关税导致物价大涨,将直接削弱这一经济引擎,甚至可能影响特朗普的政治前景。他在重返白宫后执政百日的支持率仅为39%,创下80年来新低。若关税战继续发酵,势必冲击共和党在中期选举中的表现,一旦失去国会主导权,特朗普的政策推动力也将大打折扣,面临“跛脚鸭”困境。
除了美国国内的多重压力,中国展现出的贸易韧性也打破了特朗普的预期。4月份,中国出口同比增长9.3%,尽管对美出口下降21%,但东盟和欧盟市场的增长有效填补了缺口。这一现象说明,美国即便是全球最大经济体,其加征关税的威胁效果并不如预想强大。
经历40天的博弈后,特朗普逐渐认识到,合作远比对抗更为有利。中美在联合声明中强调,双边经贸关系对于两国及全球经济具有重大意义,呼吁建立可持续、长期且互利的合作关系。
不过,联合声明的发布并不意味着所有分歧已消除。过去40天的摩擦让中美双方对彼此有了新的认知,两国关系或将步入一个更为复杂和微妙的新阶段。
中美经贸关系缓和,对中国学生赴美留学有何影响?
随着中美经贸局势趋于稳定,此轮政策调整对计划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群体带来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留学经济负担有望减轻
尽管美国高校的学费并不直接受关税政策约束,但学校日常运转所需的大量教学设备、实验材料及生活用品多数依赖进口中国制造商品。关税下调有助于降低这些物资的采购成本,从而使高校具备更大灵活性优化经费结构,比如加大对奖学金或助学金的投入力度。同时,留学生日常消费中涉及大量电子产品及生活物品,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中国制造商品约占美国家庭消费品总额的18%。如果某类电子产品的进口成本下降10%,其市场零售价也可能同步下调,预计每位学生在相关支出上每年可节省约1000至2000美元。二、教育合作及签证流程趋于宽松
美国取消了此前发布的三项涉华加征关税行政令,表明经贸关系有所缓和,也释放出更积极的外交信号。参照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时期的数据,彼时STEM类专业中国学生的签证拒签率曾高达35%。此次政策缓和背景下,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F1签证通过率将从68%提升至约75%。此外,科技领域的跨国合作亦将受益于关税政策调整。2024年数据显示,中美高校合作科研经费中,约42%涉及跨境采购环节。进口成本下降有望促进高校在科研方面的进一步协作,部分高校如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或将增加对华科研项目,为中国学生拓展参与机会。三、录取政策更趋开放
受前期中美关系紧张影响,部分美国高校曾对中国申请者设限,表现为录取名额压缩、录取标准趋严等。如今,交流氛围逐步改善,有望促使高校重新评估国际招生策略,在招生层面释放更大弹性,提升中国学生的录取概率。四、专业审查限制有望缓解
在以往政策环境下,部分理工类专业学生面临较高的背景审查门槛,影响学术交流的自由度。伴随此次经贸政策调整,未来两国在教育层面的协商也可能重新展开,进一步缓解对敏感专业的限制,为更多学生扫除签证与入学障碍。五、实习与职业路径拓展
中美经贸合作的持续推进将带动跨国企业扩展对华业务,在实习与就业领域为中国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与此同时,与企业合作的美国高校Co-op实习项目也有望重新对中国学生开放,增加其在美工作经验积累,从而提升职业发展竞争力。六、社会舆论环境有望改善
此前的贸易摩擦催生部分美国内部的对抗言论,个别留学生曾遭遇不友善对待。如今,随着双边关系缓和,公众舆论亦可能回归理性,有利于营造更加包容友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帮助留学生安心求学、健康成长,减少外部干扰。总体而言,中美关系虽有起伏,但长期稳定与合作仍是主基调。教育交流作为双边关系的“压舱石”,其战略价值不可低估。在当前局势下,保持清醒判断,抓住政策利好窗口期,是家庭规划留学路径的关键所在。
以上就是布瑞尼小编为同学们精心挑选的中美贸易战最新进展,如果你对留学申请感兴趣,欢迎扫码添加小助手,备注关键词如“留学申请”,即可免费1V1详细咨询!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tBBeXXvz8Wy74r84lVIBDIZQZ45YzE8HhqibWGHT9xnpHfQj4I1dCsia5nR3ia9MHP2VUdYX3CS8nChK1NfmTCpbA/640?wx_fmt=jpeg&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tp=webp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tBBeXXvz8WwN87kWJXa6iaOMHmpuCeo3nJNV2oQIOibzcpRicScVE5e3oI7xKdA8Mfys8LGTdOkicbyEPoloDibPe0A/640?wx_fmt=other&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tp=webp
从兴趣到藤校入场券:独特性(Uniqueness )在美本申请的重要性
美本申请中的School Counselor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一定不能忽视Counselor在升学中的作用!
是机遇还是挑战?斯坦福宣布实质性扩招150人,美国高校集体扩招,留学的春天来了?
美高补录攻略丨没拿到满意的Offer?不慌,抓住“补录”机会逆风翻盘!
被称为“藤校收割机”的布瑞尼教育文书团队,手把手教你藤校文书怎么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