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风云再起
作者:微信文章刚结束的5天时间里,A股呈现横盘震荡格局,上证指数围绕3400点反复争夺,周五在外围市场冲击下加速下跌,北向资金净流出超百亿。
与此同时,特朗普宣布对欧洲加征关税引发全球避险情绪,美股三大指数单日跌幅均超1%,
苹果因关税威胁单日下跌3%,在上周整周的时间里,苹果一直在真当下跌。
黄金价格突破历史新高,比特币则从高位回落超10%。这一系列波动折射出市场对地缘政治、货币政策及产业政策的敏感反应。
从A股内部结构看,市场呈现“哑铃策略”特征:微盘股(如北证50)与高股息板块(如黄金、煤炭)表现强势,而科技成长股受流动性扰动出现分化。这种分化本质上是资金在政策预期与风险偏好之间的博弈结果。外部因素中,特朗普关税政策不仅冲击美股供应链(如苹果供应链成本或增加15%),更通过汇率波动间接影响A股外资流向。
二、短期扰动:三大风险因子的传导路径
1. 关税冲击的涟漪效应
特朗普对欧洲加征关税可能引发全球贸易摩擦升级,汽车、机械等出口依赖型行业面临成本压力。但历史经验表明,关税冲击对A股的实质性影响有限:2018年贸易战期间A股最大回撤仅15%,而当前国内供应链韧性显著增强,且政策对冲工具充足。
2. 黄金与比特币的分化信号
黄金突破2400美元/盎司,反映避险资金对主权信用风险的担忧;比特币下跌则暴露加密货币市场杠杆泡沫(期货多空比达1:3.2)。二者分化印证当前市场处于“防御性配置”阶段,而非系统性风险爆发。
3. 技术面的关键节点
上证指数日线MACD出现顶背离,短期或回踩3320点支撑位。但月线级别仍维持上升通道,成交额维持在万亿量级显示市场未进入熊市周期。
三、长期逻辑:基本面锚定价值中枢
1. 盈利修复的确定性
2025年一季报显示,全A股净利润同比增长9.2%,中证800成分股ROE回升至12.3%。医药(创新药出海)、新能源(固态电池量产)等赛道盈利预期持续上修,为股价提供支撑。
(可参考每年4月末的一季报公布红利期)
2. 政策红利的持续性
新“国九条”强化分红监管,推动高股息资产扩容;公募基金改革引导资金向沪深300回归,龙头溢价效应强化。政策面“稳市场、提质量”的基调未变。
3. 估值体系的再平衡
当前沪深300市盈率12.5倍,低于近五年均值14.8倍。若市场回调至3200点,估值分位将回落至历史20%以下,安全边际显著提升。
四、策略建议:下跌中的攻守同盟
重点关注三类公司:
- 困境反转型:如受关税冲击但海外产能布局完善的家电企业;
- 技术壁垒型:半导体设备、航空航天等“硬科技”龙头;
- 现金流稳健型:公用事业、交运等防御性板块。
情绪周期的把握
历史数据显示,市场恐慌期(VIX>30)结束后30个交易日内,沪深300平均反弹18%。建议建立“恐慌指数”跟踪体系,结合RSI、成交量等指标捕捉左侧信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