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5-5-27 19:36

AI+法律实务技能3.0系列训赛5 | 蒋四金:AI时代法律人的新职业方向

作者:微信文章


AI+法律实务技能3.0系列训赛

蒋四金:AI时代法律人的新职业方向



在科技高速迭代的当下,人工智能(AI)技术以前所未有的渗透力深度嵌入各行业,法律领域同样迎来深刻变革。2025年5月24日,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于毓才楼3116开展的“AI+法律实务技能3.0系列培训”专题讲座,人工智能法学院2024级人工智能法学硕士研究生、法律硕士研究生、科技法学本科实验班、法学刑事科学双学位学生共100余人参与培训。本次培训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更是法律教育界在时代浪潮中探索创新路径、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实践。

本次培训由人工智能法学院副院长张光君老师担任主持,觉晓科技创始人、董事长,觉晓法考首席教学产品主理人,全网粉丝500万+的知名教育博主,同时也是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本硕博学生职业规划和创新创业指导教师蒋四金主讲《AI时代法律人的新职业方向》。深耕“AI技术”交叉领域多年的蒋四金老师,以“人工智能能否改变世界”这一热点议题为引,结合自身法律实务经验与对前沿科技的敏锐感知,深入解读法律职业与AI技术协同发展的未来图景。



蒋四金老师早年在学生时代投身商业,精准抓住自媒体发展机遇,运营知乎、订阅号等平台积累流量。随后,针对在职法考考生学习时间少、理解困难但付费意愿高的痛点,开展法考培训班业务,实现财富积累。在此基础上,蒋四金老师带领觉晓科技大力投入AI领域,目前公司拥有七十余名涵盖程序员、数据分析师、算法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投入达两千万左右。

在AI技术与法律行业融合方面,觉晓科技成果显著。其研发的AI模型在最高院法律AI模型比赛中连续两年荣获一等奖,在模拟法考题目测试中,该模型得分接近90分,超越全国法考状元水平。蒋四金老师指出,AI技术发展迅猛,成本大幅降低。早期租用英伟达服务器不仅需排队6-8个月,而且年费用超百万,如今借助DeepSeek等开源模型及国产系统,企业租用服务器成本降至每年一二十万到三十万,研发门槛显著降低。同时,AI数据标注训练成本也因技术进步而减少,无需人工大量标注,直接投喂法学教材、法院判决等资料,AI即可自主学习。



随着AI技术的发展,新兴职业应运而生。蒋四金老师强调,AI产品经理、AI产品设计师、AI体验师训练师等职业将成为新趋势,这些职业需要专业人士针对特定场景对AI进行优化,使其更贴合用户需求。从企业实践来看,AI在觉晓科技的法考培训业务中成效斐然。2019年法考主观题改为机考后,公司推出的AI批改功能当年创收三五百万;AI答疑功能上线后,替代30%-50%的人工工作,节约成本一两百万;AIboss模型通过分析用户全量数据,能精准预测考生学习情况与考试通过率,去年应用该模型的法考班中,以每天学习三小时考生组成的榜样班级,通过率高达90%。

展望法律行业未来,蒋四金老师认为AI将带来巨大变革。目前,虽已有年轻律师借助AI办案,但使用体验欠佳,未来针对性更强的AI应用将改善这一状况。在法律服务场景中,AI将在低成本、高频次服务领域大量替代人工,如合同审查、法律咨询等。同时,AI可将基础法律咨询中产生的潜在高价值案件推荐给律师,实现互利共赢。此外,AI合同模板定制和生成功能将满足多样化需求,提升用户体验。而AI训练师和AI产品设计师在法律领域极具发展潜力,法律专业人士凭借行业经验,可在该领域开拓新的业务模式,如通过抖音等平台打造AI法律咨询账号,实现商业变现。

蒋四金老师在讲座末尾热切呼吁,随着AI技术的迅猛发展,法律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一个充满无限机遇的时代已然来临,他热忱鼓励全体法律从业者与创业者以开放姿态积极拥抱AI技术,敏锐捕捉行业红利,共同投身于法律行业与AI深度融合的探索浪潮之中。他指出,AI技术已在法律检索、文书起草等基础法律事务中展现出高效能优势,其处理常规事务的能力已堪比3-5年经验的律师,法律人若能熟练驾驭AI工具,不仅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更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构建核心竞争力,实现从单纯法律知识运用者向“法律+技术”复合型人才的转型。对于创业者而言,AI与法律的交叉领域蕴藏着丰富的商业机会,无论是深耕婚姻家庭、知识产权等细分场景的AI训练师,还是聚焦跨境交易、数据合规等前沿领域的法律服务场景设计师,抑或是致力于开发智能法律教育产品的创新者,都能在技术与法律的融合中开辟新的市场空间。蒋四金老师强调,AI并非法律职业的替代者,而是能力延伸的“催化剂”,法律人在掌握AI技术逻辑的同时,更需坚守职业伦理与人文关怀,在AI处理标准化事务的基础上,聚焦复杂问题解决、情感沟通等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以“技术为器、价值为魂”的理念,推动法律行业在AI时代实现效率与温度的双重提升,共同勾勒法律与AI协同发展的美好图景,让科技赋能法治进步,为社会公平正义注入新的动能。



讲座结束后,张光君老师认为,在AI技术深刻改变知识生产、学习与工作方式的浪潮下,法律行业的服务业态模式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时代性变革。人工智能并非理工科算法工程师的专属“武器”,反而为文科生提供了强大的赋能机遇。正如业内有识之士指出,法律行业的AI训练师、法律服务场景设计师、法律教育产品设计师等新兴角色,并非由技术背景从业者垄断,具备法律学习经历与实务经验的文科人才,凭借对行业需求的深刻理解,更能在人工智能与法律的交叉领域发挥独特价值。

这种变革本质上推动着文理交叉、学科跨界的创新浪潮,让每个法律人都有机会成为细分领域创新创业的推动者。无论是律师在办案场景中探索AI工具的深度应用,还是高校教师在法律教育领域开发智能化教学产品,抑或是行业从业者针对特定法律服务场景设计AI解决方案,均体现了“创造条件干事创业”的核心内涵——即在专业领域中以新思维、新技术重构服务模式,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面对这场席卷而来的智能革命,法律行业从业者无需局限于传统路径,而应积极拥抱AI技术,在跨界融合中挖掘自身潜力。从微观的个案服务到宏观的行业生态,从标准化的流程重塑到个性化的场景创新,人工智能为法律人打开了“人人可创新、处处可创业”的新空间。正如创新创业的本质在于突破常规、创造价值,法律人与AI技术的深度结合,正孕育着行业升级的无限可能,推动法律服务业向更高效、更智能、更普惠的未来迈进。

在最后环节,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活动对AI与法律实务的融合有了更透彻的认知,也明晰了未来学业与职业的进阶路径。蒋四金老师的深度分享,为同学们在AI时代的法律职业发展送上了兼具前瞻性与实践性的指引。面对AI技术给法律职业带来的全新机遇与挑战,同学们展现出积极拥抱变革的姿态,将主动学习并运用新技术,持续夯实专业能力,力求成为契合未来法律行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在时代浪潮中勇担使命。这一追求,既是青年法律人个体成长的内在诉求,亦是法律行业在新时代实现创新突破的必由之路。展望未来,法律人将以更开放的视野探索AI技术与法律业务的深度耦合,为推动法律行业革新与社会法治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文字 | 邓德顺

照片 | 赵攀攀

排版 | 尚宁羽李婉柔

初审 | 苗亚洲

复审 | 张光君

终审 | 王晓



   每一次前进

都想和你同在

人工智能法学院党委新媒体中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法律实务技能3.0系列训赛5 | 蒋四金:AI时代法律人的新职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