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5-6-4 15:17

AI Agent的“USB-C时刻”来了:科技公司如何用MCP重构AI Agent能力边界?

作者:微信文章
过去几年,我们听了太多“AI改变一切”的口号,但真正落地到企业业务里的产品,屈指可数。

ChatGPT等大模型很聪明,但不能直接帮我们做事,它们不会帮我们下单、查快递、跑销售报表……这不是它们懒,而是它们缺“工具连接能力”。

正当我们对AI Agent的真正价值心存疑虑时

一项名为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模型上下文协议)的新技术正悄然改变这一切

让AI Agent从“纸上谈兵”走向“真抓实干”

MCP正成为连接模型能力与现实世界任务“通用插口”。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项最初由Anthropic推出的开放标准,正在被中国科技公司迅速吸收并落地,成为AI从“演示工具”走向“生产工具”的加速器。



01

什么是MCP?

MCP是AI世界的“USB-C”协议。

简单来说,MCP是一种让大模型能安全、标准化调用外部工具、数据和服务的协议。它的意义,就如同USB-C统一了电子设备接口,MCP为AI Agent提供了标准的“行动接口”。

在技术层面,MCP基于JSON-RPC2.0协议,提供如下能力:

标准的数据读取与转换格式

统一的上下文标记机制

支持跨模型、跨平台的工具集成

支持安全的数据双向通信




正因其开放性和通用性,MCP迅速被开发者和平台方接受,并逐步走出“实验室”,进入真实业务场景。

02

中国速度:科技公司正在快速落地MCP

尽管MCP起源于海外,但中国在应用层面的探索反而更为积极、务实。以下是三个典型的MCP落地实践:

蚂蚁集团「百宝箱」:

打造国内首个支付MCP生态

蚂蚁在2025年初推出“百宝箱MCP专区”,一举整合支付宝、高德地图、钉钉、无影等核心服务,形成一个真正可复用的“超级工具集”。

开发者只需3分钟即可构建出具备支付、定位、搜索等功能的AI Agent。

其中“支付MCPServer”极具代表性。

它让AI Agent能完成付款、账单查询等复杂交易操作,首次打通了从“语义识别”到“真实支付”的闭环。对于希望搭建智能营销、智能导购等场景的开发者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降本提效。



BetterYeah智能客服平台:

统一服务不同电商生态

BetterYeah平台基于MCP搭建了一个覆盖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等多个平台的智能客服系统。

背后的逻辑是:通过MCP抽象出一套工具调用和数据访问层,AI Agent无须单独适配每个平台,即可进行客服自动回复、工单派发、售后查询等操作。

更重要的是,该平台还扩展至医疗、工业和金融领域,用同一套MCP基础设施,支撑行业级智能体应用,真正实现“多模型、多任务、多场景”的通用能力交付。



东方六合:

用MCP构建真正可用的智能旅行助手

旅行类AI Agent过去一直停留在推荐阶段,很难做出路线规划、实时预订等操作。但东方六合基于MCP集成了查天气、高德地图、联网搜索等服务,让AI Agent首次具备真正“规划+执行”的能力。

例如,当用户说“帮我规划一趟下周末去杭州的行程”,Agent会自动调用天气MCP给出穿衣建议,再基于交通MCP提供多种前往西湖的路径选择,并通过购票MCP完成门票预约。

这才是AI Agent真正参与用户决策与行为的开端。



03

挑战仍然不少

当然,MCP的爆发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标准之争:MCP最初由Anthropic提出,未来是否会出现OpenAI、微软等对立标准?生态碎片化可能成为风险。

监管压力:当AI Agent可以调取支付、读取个人数据,如何确保合规和隐私保护?监管框架亟待建立。

技术集成难度:MCP想做“万用插头”,但要兼容不同企业复杂系统,仍面临数据结构、权限、安全机制等挑战。

安全隐患:多系统打通必然带来攻击面扩大,数据泄露风险加剧,如何加固防线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04

展望:

从大模型到AI agent,MCP是那把“钥匙”!

如果说ChatGPT打开了人们对AI的想象,那么MCP和AI Agent则是让这些想象落地的钥匙。

在中国AI应用逐渐从消费端转向产业端的今天,能“做事”的AI将是一个真正的分水岭。而MCP正是让AI从语言理解进化为行为执行的那个“基础设施”。

谁掌握了MCP,谁就有机会在下一波AI浪潮中,成为新的平台级赢家!

推荐阅读







免费诊断



联系我们

关注 “AI钻研坊”微信公众号

获取更多资讯



~欢迎点赞转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 Agent的“USB-C时刻”来了:科技公司如何用MCP重构AI Agent能力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