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窝储蓄银行
发表于 2025-10-31 15:08
万圣节
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分为每年10月31日的万圣节前夜(Halloween,简称“万圣夜”)和11月1日的万圣节当日(All Saints' Day,被称为“诸圣节”、“诸圣日”)。
在中文含义中,通常将万圣节前夜(Halloween)称为万圣节,将万圣节当日(All Saints' Day)称为诸圣节
相较于大约自公元9世纪由天主教会确立的诸圣节,万圣节由来的传说有许多版本。普遍说法认为,万圣节源于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等古西欧国家的丰收庆典和鬼节,
随着天主教会将11月1日定为诸圣节,因日期相近逐渐合二为一。19世纪随着爱尔兰移民将关于万圣节的习俗带到北美,万圣节再度褪去了宗教意义,成为以欢庆为主的传统节日
在万圣节来临时,小孩会装扮成各种可爱的鬼怪逐家逐户敲门,要求获得糖果,否则就会捣蛋。由于传说当晚各种鬼怪也会混在人群中,
人们也会将自己装扮成妖魔鬼怪。此外,还有着雕刻南瓜灯、恶作剧、咬苹果等节日习俗。在英美等国家则会举行大型活动以庆祝万圣节,例如约克郡的万圣节庆典,纽约市的万圣节大游行等等
万圣节对经济、娱乐业、文化等方面带来重大影响,美国在2023年就万圣节的消费性开支曾创下122亿美元的消费记录,
娱乐方面则催生如《月光光心慌慌》《黑色星期五》等以血腥砍杀恐怖片的电影类型,其化妆成鬼怪的文化风俗也传播至德国、日本等多个国家。
但与此同时,万圣节也因活动带来的社会安全与环境保护问题遭受部分争议
金叶子
发表于 2025-10-31 15:10
蜜样儿猫咪
发表于 2025-11-1 20:51
芳芙香蓉
发表于 2025-11-1 20:55
诗雨
发表于 2025-11-1 20:56
兔窝储蓄银行
发表于 2025-11-2 11:26
成功是裝不出來的?李嘉誠私人飯局有多誇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7UXyzzq5KA
金叶子
发表于 2025-11-2 11:26
{:5_325:}
蜜样儿猫咪
发表于 2025-11-2 23:46
{:5_381:}
芳芙香蓉
发表于 2025-11-2 23:48
{:5_380:}
诗雨
发表于 2025-11-2 23:48
{:5_351:}
兔窝储蓄银行
发表于 2025-11-3 15:36
{:4_293:}
俗話說:“兄弟不共財,姐妹少來往”,老祖宗留下來的親戚相處之道,你認同嗎?
圆桌派 #窦文涛 #脱口秀 #真人秀 #马未都
圆桌派第七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ayB-BU-Ud0
金叶子
发表于 2025-11-3 15:36
{:5_325:}
蜜样儿猫咪
发表于 2025-11-3 21:02
{:5_381:}
芳芙香蓉
发表于 2025-11-3 21:03
{:5_380:}
诗雨
发表于 2025-11-3 21:03
{:5_351:}
兔窝储蓄银行
发表于 2025-11-4 14:49
{:5_378:}
金叶子
发表于 2025-11-4 14:50
{:5_325:}
蜜样儿猫咪
发表于 2025-11-4 23:06
{:5_381:}
芳芙香蓉
发表于 2025-11-4 23:06
{:5_380:}
诗雨
发表于 2025-11-4 23:08
{:5_351:}
兔窝储蓄银行
发表于 2025-11-5 13:56
本帖最后由 兔窝储蓄银行 于 2025-11-5 13:58 编辑
{:5_346:}與人交談時,少透露自己三件事,福氣會越來越多! 圆桌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P58r-Wn_5g
金叶子
发表于 2025-11-5 14:06
本帖最后由 金叶子 于 2025-11-5 14:26 编辑
榴梿
static/image/hrline/3.gif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5/Infobox_info_icon2.svg/20px-Infobox_info_icon2.svg.png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4/Durio_Zibethinus_Van_Nooten.jpg/330px-Durio_Zibethinus_Van_Nooten.jpg
科学分类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7/75/Small_Pencil_Icon.svg/16px-Small_Pencil_Icon.svg.png
界: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演化支:蔷薇类植物 Rosids
目:锦葵目 Malvales
科:锦葵科 Malvaceae
属:榴梿属 Durio
种:榴梿 D. zibethinus
二名法
Durio zibethinus
L., 1774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9/94/Durian_native_and_exotic_range_map.svg/330px-Durian_native_and_exotic_range_map.svg.png
榴槤的主要产地,绿色部分为原产地区,紫色部分为引种地区。
異名
[*]Durio acuminatissimus
Merr., 1926
[*]Durio stercoraceus
Noronha, 1790(无效名)
榴梿(學名:Durio zibethinus;又作榴莲),是原产于马来西亚和印尼等东南亚国家的一種巨型热带常綠喬木,為锦葵科下榴槤屬的模式種。榴槤一词通常指其果实,也称麝香猫果,中國古稱“赌尔焉”。漢語詞語“榴槤”、“赌尔焉”及榴槤的拉丁文属名“Durio”、英文名“durian”均为马来语“durian”的音譯或借用,“duri”在马来语中意为“刺”,“duri-an”意即“有刺之物”。
榴槤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浓重的氣味,以及硕大而布满硬刺的球状果实。成熟后的果实长度可达30厘米,直徑达15厘米;果皮因成熟程度而呈绿褐色到黄褐色;果肉呈浅黄色,因味道甜美而被广泛食用。榴槤在東南亞有“水果之王”的美誉,现已人工引种栽培于泰国、越南、中国南部等热带地区。
特征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d/Durian_Fruit.JPG/250px-Durian_Fruit.JPG榴槤的果實本种是一種巨型的熱帶常綠乔木,树高可达45米。叶片长圆,顶端较尖,聚伞花序,花色淡黄,果实大小如足球,果皮坚实,密生三角形硬刺,果肉是由假种皮的肉包皮组成,肉色黃至白皆有,粘性多汁,酥软味甜,吃起来有冰淇淋的口感,但因味道濃重異於其他水果,對榴槤果肉的接受程度因人而異。
產地
原產地包括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汶萊。榴槤生長地遍佈東南亞,其主要生長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亞、泰國等地,其他種植榴槤地方包括柬埔寨、老撾、越南、緬甸、印度、斯里蘭卡、西印度群島、佛羅里達州、夏威夷、巴布亞新幾內亞、波利尼西亞群島、馬達加斯加、海南島、澳大利亞北部、台灣等。
種類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2/D197_-_Durian.jpg/250px-D197_-_Durian.jpg猫山王榴莲本种是国际贸易上最常见的榴槤屬物种,人工栽培的品系已有上百样。除了本种,还有另外9种可食用的榴梿属物种,多只在原生地的市场上出现。例如,猫山王,红虾,黑刺,苏丹王,竹脚,红肉 等等。
營養
榴梿营养丰富,100克榴梿中含有热量147(千)卡路里、蛋白质1.47克、脂肪5.33克、糖类27.09克、维生素B20.13毫克、维生素C19.7毫克,还有许多微量元素,包括鉀。
歷史
東南亞早於史前時代已食用榴槤,但西方世界和中国認識榴槤只約600年。已知歐洲最早榴梿的紀錄是意大利旅行家尼科洛·達·康提,在15世紀前往東南亞時紀錄。葡萄牙醫生加西亞·德奧爾塔在1563年出版的書中描述榴梿在印度用作藥用。同时期,随郑和下西洋的穆斯林马欢在《瀛涯胜览》记述苏门答剌国的榴梿“赌尔焉”:“有一等臭果,番名‘赌尔焉’,如中国水鸡头样,长八九寸,皮生尖刺,熟则五六瓣裂开,若臭牛肉之臭,内有粟子大酥白肉十四五块,甚甜美好吃,中有子可炒吃,其味如栗。”
成熟
榴梿是一种典型的热带水果,某些品種的榴槤(例如生長於馬來西亞的種)不可以采摘,否则不能继续成熟,果树也会受损伤。只有等其成熟后自行落下。榴槤樹種类眾多,有些種四、五年即可結果,有的要六至八年才能結果。絕大多數的榴槤樹每年結果實一次,一棵樹每年可産七、八十個榴槤,一个果实大的重达1-2公斤,在較大枝幹上开花结果。一個榴槤从樹上掉下後不斷成熟的二至四天内是最美味的,但經過五、六天後,大多數人會認為這时爛熟又難吃。
氣味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d/Singapore_MRT_Fines.jpg/250px-Singapore_MRT_Fines.jpg新加坡地鐵上禁止携带榴槤的告示圖(右下)人类对榴梿的气味有非常极端的嗅觉反映,一部分人认为非常芳香,爱吃的人觉得很香,越吃越爱吃,越吃越上瘾。它的种子也可以吃。而另一部分人认为榴梿恶臭无比,尤其是對於西方國家的人群,榴蓮的氣味往往被形容為「臭味熏天」,甚至驚動消防部門處理。即使是東南亞地區,雖然一般很少有一种水果有如此明显的嗅觉反差,但由于考虑到公众反映,不少国家如马来西亚,泰国和新加坡禁止酒店、飞机、餐馆和其他公共交通工具携带打开的榴梿。大部分航空公司禁止乘客攜帶榴槤登機。
榴槤的氣味來自多種硫化物,當榴槤成熟時便會散發出來,猩猩、大象、犀牛和長臂猿都喜愛有這種氣味的食物,榴槤散發這種氣味來吸引這些動物,取食已經成熟或從樹上掉落在地面的果實,並且利用這些動物將果實內的種子傳播到其他地方。
成熟后自然裂口的榴梿,存放时间不能太久,当嗅闻时有一股酒精味时,就是变质了。未开口的榴梿,不成熟的有一股青草味,成熟的散发出榴梿固有的气味。
如果用手直接抓著榴槤吃,手上的味道會殘留一至两天,據說用榴槤的殼當容器盛水洗手的话,其去除氣味的效果比用肥皂洗手更好,而且马上味道就会消除。
中國文學家郁達夫在《南洋遊記》中曾寫道:「榴槤有如臭乳酪與洋蔥混合的臭氣,又有類似松節油的香味,真是又臭又香又好吃」。
用途
在馬來西亞,榴梿的葉子和根部用來解熱,而葉汁用來治療發燒的病人。它也可製成不同美食,例如:榴槤巧克力,榴莲月餅和榴槤炸彈。
避忌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5/Star_of_life_caution.svg/40px-Star_of_life_caution.svg.png 维基百科中的醫學内容仅供参考,並不能視作專業意見。如需獲取醫療幫助或意見,请咨询专业人士。詳見醫學聲明。
因榴梿含糖较高,糖尿病患者应不吃或少吃。榴梿含钾较高,故肾病、心脏病患者应慎吃。榴梿是高热量水果,肥胖者应少吃。
图册
[*]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5/58/Durian_flower.jpg/120px-Durian_flower.jpg
白天闭合的榴梿花
[*]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9/Durian_Flowers.jpg/250px-Durian_Flowers.jpg
夜间开放的榴梿花
[*]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a/Durio_zibeth_070707-0085_cmap.jpg/120px-Durio_zibeth_070707-0085_cmap.jpg
榴梿树
[*]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f/Durians_on_a_tree.jpg/250px-Durians_on_a_tree.jpg
榴梿树上的果实
[*]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9/98/Durian_Pulp_2.JPG/250px-Durian_Pulp_2.JPG
榴槤的黄色果肉
參考文獻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a/Commons-logo.svg/40px-Commons-logo.svg.png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榴梿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f/Wikispecies-logo.svg/40px-Wikispecies-logo.svg.png
維基物種上的相關信息:榴梿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7/Rose_Amber_Flush_20070601.jpg/40px-Rose_Amber_Flush_20070601.jpg植物主题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6/Foodlogo2.svg/40px-Foodlogo2.svg.png饮食主题
[*]
[*] 榴莲一天最多吃1瓣? 医生提醒:榴莲虽好,这几类人要少吃
分類單元識別碼
[*]维基数据: Q1135236
[*]維基物種: Durio zibethinus
[*]BioLib: 202273
[*]BOLD: 550620
[*]CoL: 383W8
[*]Ecocrop: 963
[*]EoL: 483665
[*]EPPO: DURZI
[*]FNA: 200013785
[*]GBIF: 3152230
[*]GRIN: 14755
[*]iNaturalist: 64443
[*]IPNI: 559531-1
[*]IRMNG: 11280097
[*]ITIS: 506099
[*]NCBI: 66656
[*]NZOR: c0c96eac-df58-43f8-8139-21d2a24f137d
[*]Observation.org: 334653
[*]OTL: 236622
[*]TPL: kew-2779470
[*]PLANTS: DUZI
[*]POWO: urn:lsid:ipni.org:names:559531-1
[*]臺灣物種名錄: t0053461
[*]Tropicos: 3900624
[*]WFO: wfo-0000658098
规范控制数据库:各地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a/OOjs_UI_icon_edit-ltr-progressive.svg/20px-OOjs_UI_icon_edit-ltr-progressive.svg.png
[*]以色列
[*]美国
[*]日本
分类:
[*]榴槤屬
[*]卡尔·林奈命名的生物分类
[*]1774年描述的植物
[*]馬來西亞植物
[*]印度尼西亚植物
[*]水果
[*]原產於亞洲的水果
[*]藥用植物
[*]非木材林产品
[*] 本页面最后修订于2025年10月24日 (星期五) 12:48。
[*]本站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使用条款)
Wikipedia®和维基百科标志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注册商标;维基™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商标。
维基媒体基金会是按美国国內稅收法501(c)(3)登记的非营利慈善机构。
Durio zibethinu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Orwa C, A Mutua, Kindt R , Jamnadass R, S Anthony. 2009 Agroforestree Database:a tree reference and selection guide version 4.0 (http://www.worldagroforestry.org/sites/treedbs/treedatabases.asp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蜜样儿猫咪
发表于 2025-11-6 00:09
{:5_315:}
芳芙香蓉
发表于 2025-11-6 00:09
{:6_397:}
诗雨
发表于 2025-11-6 00:10
{:4_301:}
兔窝储蓄银行
发表于 2025-11-6 13:16
{:5_378:}
金叶子
发表于 2025-11-6 13:38
{:5_325:}
蜜样儿猫咪
发表于 2025-11-6 20:50
{:5_381:}
芳芙香蓉
发表于 2025-11-6 20:50
{:5_380:}
诗雨
发表于 2025-11-6 20:51
{:5_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