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工具链如何协助文献汇报?——豆包+DeepSeek+Kimi全流程实战
作者:微信文章个人简介
姓名:张诗怡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专业/年级:环境工程2404
个人简介
姓名:王建瑞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专业/年级:环境工程2401
如何高效利用AI工具链完成学术工作:先用豆包做文献分析,再用DeepSeek提炼PPT大纲,最后用Kimi生成演示文稿。这个场景特别适合科研新手或时间紧张的研究者。豆包作为信息抓取和整合的起点,能快速消化专业文献;DeepSeek的学术结构化能力确保大纲逻辑严谨;Kimi的可视化转换实现从文本到幻灯片的无缝衔接。
①豆包解析文献→②DeepSeek提炼逻辑骨架→③Kimi赋予视觉血肉
第一步:豆包——文献信息“压缩器”
•任务:上传几篇关于研究方向的文献
•输入指令:
1.做推文阅读学习各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实验结论;
2.标注整合所有论文创新点和潜在缺陷;
3.针对以上要求,形成一个关于腐殖质的最新研究进展的综述,并在具体内容中引用对应论文,至少1万字。
•好处:
1.自动提炼核心章节(形成机制/研究方法/环境应用)
2.标注关键数据(如腐殖质占土壤有机质50-65%)
3.标记争议点(腐殖质-重金属络合物迁移风险)
4.省时价值(3小时阅读→3分钟获取结构化摘要)
第二步:DeepSeek——学术逻辑“架构师”
•任务:利用豆包生成的文献综述完成PPT大纲
•输入指令:
我需要制作一份文献阅读的汇报PPT,请阅读并总结文献,并给出PPT汇报内容,主题定为:腐殖质最新研究浅述,专业相关名词翻译需准确。PPT大纲需要包含:
1.研究背景2.研究意义3.研究方法4.研究结果5.讨论和局限性6.结论和启示
•好处:
1.DeepSeek内置覆盖62个学科的超百万级学术术语库,能精准识别领域专业表述,避免术语歧义;
2.支持PDF/LaTeX等格式原文直接解析,保留排版结构,较传统工具效率提升60%以上;
3.可区分“事实”与“未解问题”。
第三步:Kimi——PPT“智能排版师”
•任务:粘贴DeepSeek大纲+指令
•输入指令:
帮我制作一份文献阅读的汇报PPT,汇报时长约15min,具体内容如上:
•输出:
•好处:
1.自动生成PPT初稿(含目录/图表占位符/参考文献页);
2.可视化设计:腐殖质形成流程图、NMR检测原理示意图;
3.重点标注:用红色高亮显示“C/N比10:1-12:1”等关键指标。
感悟:
在AI与研究生生活深度融合的当下,我们见证了它带来的便利与挑战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掉可能被AI“绑架”的情况。只有合理运用AI,不让它成为投机取巧的工具,AI才能够成为研究生生活里那束永不熄灭的智慧之光。
AI是杠杆,你的学术洞察力才是支点!
END
图文来源 | 环境学院
编辑 | 张思瑞
审核 | 李恺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