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道德困境破局初谈
作者:微信文章ABOUT
如果AI智能驾驶的轨道车辆,如何选择?这是道德困境。道德困境不仅仅出现在这一个场景,作为进化论百万年甚至亿年计的人类尚存在“选择困难症”何况还在襁褓中的AI?这些道德困境不仅涉及技术层面的问题,更触及伦理、法律和社会价值观的深层次挑战。本文章搜罗目前的各个观点,初聊AI道德融合的破局之路。
面临的道德困境
——道德困境原因:AI 系统的决策过程往往基于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算法,这使得其决策逻辑具有一定的不透明性。以深度学习算法为例,其通过多层神经网络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决策结果,但人们很难理解这些结果是如何得出的。这种 “黑箱” 特性不仅引发了对 AI 决策公正性的质疑,也使得在出现错误或不道德决策时,难以追溯责任。在司法领域,若 AI 辅助量刑系统出现不公正的判决建议,却无法明确是算法设计缺陷、数据偏差还是其他原因导致,那么责任的界定将变得极为困难 。另外,数据是 AI 训练的基础,但数据的收集和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隐私和安全风险。一些 AI 应用可能在用户不知情或未充分授权的情况下收集个人敏感信息,如生物特征数据、健康数据等。此外,数据泄露事件也屡见不鲜,一旦这些敏感数据被泄露,将对用户的隐私和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例如,某智能医疗设备公司因数据管理不善,导致大量患者的医疗记录被黑客窃取,这些信息可能被用于诈骗、敲诈等非法活动,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困扰和损失。更进一步的原因,由于训练数据可能存在偏差,AI 系统可能会产生歧视性的决策结果。在招聘领域,某些 AI 招聘系统可能因训练数据中存在性别、种族等方面的偏见,导致在筛选简历时对特定群体产生不公平的对待。这种歧视不仅违背了基本的道德原则,也会加剧社会的不平等现象,阻碍社会的和谐发展。
道德规范融入 AI 的必要性
——必要性:
如果AI想要长大,就与人类幼儿一样,需要道德规范,需要懂法,否则无法成才谈何发展与贡献?
道德规范为 AI 的发展提供了价值导向,确保其技术应用符合人类的基本价值观和伦理准则。如果 AI 技术的发展缺乏道德约束,可能会被用于恶意目的,如开发攻击性武器、进行网络犯罪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将道德规范融入 AI,可以引导其朝着有利于人类福祉的方向发展,使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随着 AI 在关键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如医疗、交通、金融等,其决策的准确性和公正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通过将道德规范融入 AI 系统,可以提高其决策的透明度和可解释性,增强人们对 AI 技术的信任。只有当人们相信 AI 系统能够做出符合道德和伦理的决策时,才会更愿意接受和使用 AI 技术,从而促进 AI 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AI 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涉及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利益。遵循共同的道德规范,有助于避免因伦理标准差异而引发的国际冲突和贸易壁垒,促进 AI 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交流。同时,道德规范的融入也有助于提升国家在 AI 领域的国际形象和竞争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目前的探索
在 AI 的研发过程中,从数据收集、算法设计到模型训练,都应遵循严格的道德标准。在数据收集阶段,要确保数据来源合法、合规,充分尊重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避免收集不必要的敏感信息。在算法设计阶段,应采用公平、透明的算法,避免引入偏见和歧视。同时,建立完善的算法审查机制,对 AI 系统的决策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道德问题。例如,在开发人脸识别系统时,要严格规范数据的采集范围和使用方式,防止因数据滥用导致的隐私侵犯问题;在设计推荐算法时,要避免形成信息茧房,保障用户获取信息的多样性和公正性 。制定统一的 AI 伦理准则和行业标准,有助于规范 AI 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政府、行业组织和科研机构应加强合作,共同制定涵盖 AI 各个领域的伦理准则和标准,明确 AI 开发者、使用者和监管者的责任和义务。例如,欧盟发布的《人工智能伦理准则》提出了 AI 发展应遵循的七大原则,包括人类能动性和监督、技术稳健性和安全性、隐私和数据管理、透明性、多样性、非歧视和公平性、社会和环境福祉、问责制等,为 AI 的道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框架。此外,还应建立相应的认证和评估机制,对符合伦理准则和标准的 AI 产品和服务进行认证,提高市场的准入门槛,促进 AI 行业的健康发展。AI 系统的开发者和使用者都应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伦理意识。通过开展 AI 伦理教育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对 AI 伦理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使其在工作中自觉遵循道德规范。在高校和职业教育中,应开设 AI 伦理相关的课程,培养具备伦理素养的 AI 专业人才;对在职的 AI 从业者,定期组织伦理培训和研讨会,帮助他们及时了解和应对新出现的伦理问题。同时,还应加强公众的 AI 伦理教育,提高公众对 AI 技术的认知和理解,增强公众的参与意识和监督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推动 AI 道德发展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的 AI 监管体系,是确保道德规范有效落实的重要保障。政府应加强对 AI 技术的监管力度,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 AI 应用的边界和法律责任。例如,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和责任问题,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规定在发生事故时,如何界定汽车制造商、软件开发者和驾驶员的责任。同时,建立独立的监管机构,对 AI 系统的研发、应用和运营进行全过程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此外,还应鼓励公众和社会组织参与 AI 监管,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协同的监管格局。
本次小结
AI 技术的进步不可逆转,但其发展方向应由人类共同决定。AI 面临的道德困境并非不可逾越,而是需要在技术、法律、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协同努力。通过开发更透明的技术、建立完善的法律框架、提升公众的 AI 素养以及借鉴传统伦理思想,我们可以确保 AI 服务于人类福祉,而非成为失控的力量。未来,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更智能的机器,更是更智慧的社会治理。
相关阅读
1.王飞跃,袁勇,谭晓荣等. 自动化学报,2019, 45 (01): 1-20.2.欧盟。人工智能伦理准则 . https://ec.europa.eu/digital-single-market/en/artificial-intelligence-ethics-guidelines3.Floridi L, Cowls J, Beltrametti M, et al. A framework for research on trustworthy AI. Minds and Machines, 2018, 28(4): 689-707.4.AI伦理困境与从业者责任:从技术狂热到理性实践. 博客园, 2025-03-12.
更多分享,下期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