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经营:穿透AI赋能千行万业表面喧嚣、聚焦客户价值、真正实现AI赋能下的商业成功而不是噱头
作者:微信文章AI赋能千行万业
随着ChatGPT和DeepSeek大模型引爆AI,各行各业都在探索如何应用AI提升产品竞争力。
我们就以家电行业为例来看看发展情况。
2025年上海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ppliance&electronics World Expo:AWE),很多公司推出了AI智能家电。
海尔AI全空间保鲜冰箱,搭载基于视觉神经中心的“智慧眼”和气味传感器,可识别食材类型并预警变质。
奥克斯语音空调能够识别方言和模糊指令自动调温,“风随声动”声音在哪就往哪吹,在无人时关闭,用户不用再担心耗能大、电费高,或者吹一晚上就感冒了。
还有很多……
似乎一夜之间,就进入了智能家电时代。
AI加持不一定能带来期望的商业成功
AI家电,看着很是热闹,各种产品层出不穷,但是商业效果会如何呢?
追觅给扫地机器人安上大模型和机械臂,机械臂扫地机据称有5个自由度,能还原人手抓取动作,清洁传统圆形机身无法触及的桌腿区域,比如可以抓取掉落地上的袜子。
看起来很是酷炫,但是一看价格,长了机械臂的追觅AI扫地机器人X5pro定价9769,是传统型号X402459元的三倍。核心功能升级有限,价格却呈指数级翻倍。
会有多少人,为了这个酷炫的机械臂,愿意花费三倍的价格购买呢?
慕斯推出AI床垫T11 PRO,声称内置21个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心率,核心卖点“潮汐科技”人工智能+睡眠算法调节模型能自动调节硬度。
但健康人群夜间心率波动范围仅±5bpm,数据价值不大。另外自动调节硬度,但实测幅度仅±3%(相当于床垫厚度变化0.5cm),而且价格高达24200元。
真的不如购买几百块的运动手环来的实在,除了24h实时监测呼吸心率,还能指导健身活动。
这样的产品又能吸引多少用户购买呢,又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AI赋能要基于用户需求以及商业经营,而不是炫技
AI创新要与用户需求拧麻花
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不能解决用户问题的AI创新就是浪费,没有任何价值。
很多公司,手握AI,满脑子在思考如何放到产品里面去。
这个思路本身就错了,AI创新不是噱头。
不是从AI的角度去创新融入产品,而是要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更好的满足,去探索各种手段,AI手段只是其中之一。
在各种解决手段中,AI不一定是最有效的,不一定非常用上AI。
把AI赋能产品当做商业投资进行科学审慎的管理
把AI导入到产品里面解决用户需求问题,可能会产生额外的成本,会造成产品价格的提升,这个时候就需要思考,用户会不会、愿不愿为这AI增值支付带来的溢价。
如果不愿意,这样的投资就会很难获得预期的商业回报。
没有市场的AI创新就需要慎重投资。
培训相关需求,请扫码联系:
管理精髓解读请关注“卓为管理”视频号:
卓为管理的顾问老师团队具有华为公司20年左右的实战管理经验,专注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式的、可实操落地的战略与人才管理培训课程与咨询服务,致力于帮助高新技术企业打造卓越的竞争能力。
卓为管理服务的部分客户:
中兴通讯、烽火通信、大唐电信、OPPO移动、小米、TCL移动、浪潮集团、光迅科技、斗鱼科技、晶科能源、金风科技、亿联科技、Shopee电商、亿云科技、海星电子、佳都科技、四方光电、智慧科技、迈普科技、知道创宇、卓望科技、华中数控、合思科技、深纺集团、吉利汽车、一汽大众、东风汽车、北汽福田、长安汽车、东风雷诺、一汽重卡、美的集团、长虹集团、方太集团、平安集团、工商银行、平安财险、招商银行、华夏幸福、雅居乐、勤诚达、和昌集团、凯德地产、金科集团、美好置业、沈飞集团、中国中车、三一集团、特变电工、茅台集团、伊利集团、苏宁易购、顺丰速运、中泰集团、中海油、建发集团、徐福记、厦门钨业、安琪、豪森药业、锐步、北京卷烟、三只松鼠、展动力、天音通讯、盈峰环境等
喜欢就给一个“👍”和“在看”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