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AI时代「咨询师」&「来访」双重困境,如何发展「私人定制化」咨询?
作者:微信文章AI时代,对于咨询师和来访,无疑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很多传统咨询未曾出现的场景,越来越多地被讨论:
很多来访者会拿着 AI 生成的 “情绪诊断书” 走进咨询室,面对咨询师的回应,眼神里充满了试探与怀疑;
而咨询师精心设计的干预方案,在 AI “秒级回应” 的对比下,也显得笨拙而漫长。
这些并不是个例,而是 AI 时代心理咨询行业正在上演的真实困境。
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心理咨询领域的专项调研:
65% 的来访者因 AI 的便捷性对传统咨询产生动摇。
比如,在情感对话场景测试中,AI 会凭借快速响应及共情话术,迅速安抚求助者情绪,让来访者在初次接触时,极易被其高效与体贴吸引。
与此同时,《中国心理咨询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报告》显示:
超半数咨询师陷入 “技术焦虑” 与 “专业价值危机” 的双重漩涡。
在咨询师群体的线上交流论坛中,相关讨论热度也持续攀升,众多咨询师分享着自己因 AI 冲击,面临来访者流失、咨询业务量下滑的困境。
这场困境的背后,暗藏着三大深层矛盾:
1)信任裂痕
AI 用 “大数据预测” 模糊了心理咨询的专业性,让来访者对咨询师的权威性产生质疑。
2)需求错位
AI 的即时陪伴虽能缓解情绪,但无法替代深度心理疗愈,而咨询师却难以精准捕捉来访者被 AI “稀释” 后的真实需求。
3)模式僵化
传统咨询的标准化流程,在 AI “千人千面” 的服务模式冲击下,暴露出缺乏个性化定制的致命短板。
当来访者期待 “私人订制”,咨询师却困在 “通用模板” 里,咨询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那该如何打破这一困局呢?
AI 时代,该如何重塑心理咨询范式?
京东健康联合亦可心理,特邀华人咨询领军者萧文教授对话南大心理中心主任陈昌凯博士,共同解密他们的临床秘籍~
别再让 AI 成为你前进的 “绊脚石”,而是将其化作提升专业力的 “跳板”!
点击报名!
解锁 AI 时代心理咨询的破局之道,开启属于你的定制化咨询新时代!
活动时间:
日期:2025年6月21日时间:10:00~12:00
如何预约:
点击链接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预约直播。期待您的参与,也欢迎您将海报分享给有需要的同好~
听一听大师们的执业经验,一起直面时代困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