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下的新风口:千亿级PCB市场爆发,掘金最正宗10家公司!
作者:微信文章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在AI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世界的当下,PCB(印制电路板)作为电子产业的基石,正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特别是AI服务器对高性能、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PCB产业向更高阶、更复杂的方向发展。
这不仅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增量,也使得具备先进技术和产能的企业成为市场焦点。
据Prismark预测,2024-2029年全球服务器PCB市场CAGR将达11.6%,规模有望达189亿美元,成为PCB第一大下游应用。
AI与HPC服务器用PCB市场增速更惊人,预计2023-2028年CAGR高达32.5%,规模有望达32亿美元。这显示了AI对高端PCB的强劲需求。
招商证券和国金证券均强调,在全球算力需求旺盛、技术进步加速的背景下,高端PCB产能将长期保持紧张。
AI驱动的科技创新周期持续且需求广阔,尤其在AI大模型应用深化后,高多层及高阶HDI需求将持续增长。
国内PCB行业正加速升级和中高端产能扩充,有望实现业绩持续释放。
多家AI-PCB公司订单强劲,满产满销,正在大力扩产,未来业绩高增长可期。
在此背景下,我们梳理出在PCB产业链中具备核心竞争力,有望受益于AI浪潮的10家“最正宗”公司:
第一家:胜宏科技
胜宏科技是全球AI算力PCB核心供应商之一,专注于高精密多层板、HDI、FPC等各类印制电路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凭借在高多层板和HDI技术上的深厚积累,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高端服务器、交换机等领域。
直接受益于AI计算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是市场公认的AI服务器核心受益标的。
第二家:鹏鼎控股
鹏鼎控股是全球领先的PCB研发制造商,产品涵盖软板、硬板及软硬结合板。
公司不仅是高端PCB的积极推动者,更是“AI+PCB”领域的探索者和领导者。
通过将AI技术应用于产品设计、智能制造和运营管理,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性能,满足AI时代对PCB的极致要求,是“AI+制造”的代表企业。
第三家:生益电子
生益电子是中国领先的中高端PCB制造商,专注于通信设备、服务器、汽车电子等领域的高可靠性印制电路板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在高多层板、高速板等高端产品方面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是国内服务器、通信设备等领域的核心供应商。
受益于AI及数据中心建设带来的旺盛需求。
第四家:深南电路
深南电路是国内PCB领域的双料龙头,产品线涵盖高端印制电路板、封装基板及电子装联业务。
作为国产高端PCB和封装基板的领导者,深南电路在FC-BGA封装基板等领域正加速国产替代,地位重要。
尤其在AI服务器领域,公司单机价值量显著提升,是国内少数具备高端AI服务器PCB供应能力的关键企业。
第五家:方正科技
方正科技的业务布局广泛且多元,覆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光模块、服务器、数字能源和工控医疗等众多热门赛道。
凭借其在多个应用领域的布局,方正科技能够多维度受益于电子产业的整体发展。
尤其是在服务器、光模块等与AI、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相关的领域,其PCB产品需求前景广阔。
第六家:大为股份
大为股份围绕客户需求与应用场景进行产品方案设计,核心涉及PCB电路板设计等环节。
公司以其独特的定制化设计能力切入PCB业务,能够为客户提供个性化、高附加值的PCB解决方案。
在特定细分市场具备竞争优势,体现了产业链中设计服务的重要性。
第七家:诺德股份
诺德股份的主业聚焦电解铜箔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PCB产业链上游的关键材料供应商。
随着高端PCB需求增加,对高品质、高性能电解铜箔的需求也随之提升。
公司作为重要的铜箔供应商,间接受益于PCB行业的景气度,为PCB制造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支撑。
第八家:华正新材
华正新材的主打产品为覆铜板(CCL),是制作印制电路板(PCB)的基础材料,在PCB成本中占比较高。
作为国内重要的覆铜板供应商,华正新材在PCB上游材料端占据重要地位。
其产品性能和市场需求与PCB行业的整体发展密切相关,是衡量行业景气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第九家:东山精密
东山精密的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设备、企业级服务器、电子消费品、汽车等多个行业。
公司凭借其在多个行业的深厚布局和丰富的产品线,能够有效分散风险并捕捉不同领域的增长机会。
其在企业级服务器等领域的PCB产品供应,使其能够分享AI服务器带来的市场红利。
第十家:则成电子
则成电子聚焦基于柔性应用的定制化智能电子模组及印制电路板,提供从设计、研发到生产销售的全流程覆盖。
公司侧重于柔性PCB(FPC)相关业务。柔性PCB在小型化、轻薄化电子产品、可穿戴设备、物联网和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公司在这一细分领域具备特色和增长潜力。
总结
AI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着PCB行业向前发展,特别是高端、高多层、高阶HDI产品需求旺盛。
上述10家公司在各自领域或产业链环节具备核心竞争力,有望在这一轮科技变革中显著受益。
然而,投资伴随风险,需警惕技术迭代加速、市场竞争加剧及宏观经济波动等因素可能带来的挑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