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免费 发表于 2025-6-20 09:57

研究人员开发出AI新技术,AI现在可以翻译用户的情绪

作者:微信文章




编者:多行                     
来源:浦项科技大学,Tech Xplore



据Tech Xplore消息,韩国浦项科技大学 (POSTECH) 的一个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分析个人的性格特征和价值观并生成个性化的类比,帮助个人深入了解他人的情绪。

这项研究获得了“大众选择荣誉奖”(Popular Choice Honorable Mention Award),该奖项授予了ACM CHI 2025上74个互动轨道演示中的前5%,ACM CHI是世界领先的人机交互(HCI)国际会议。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群体,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人们共同生活。虽然人们努力去理解彼此,但即使是“同理心”这个概念有时也会让人感到难以理解——因为即使在相同的情境下,每个人的情绪也可能大相径庭。

迄今为止,基于计算机的同理心技术一直基于这样的假设:展现相同的经历会引发相似的情感。然而,现实情况远比这复杂得多:情绪反应会因个人的性格、过往经历和价值观而千差万别。

“EmoSync”是一款基于LLM的智能体,它接纳并利用了这些个体差异。通过细致分析每位用户的心理特征和情绪反应模式,LLM生成个性化的类比场景,让人们能够通过自身经历理解他人的感受。

例如,如果用户难以感同身受职场中微妙的歧视或排斥,EmoSync会分析用户的过往经历,并建立一种可理解的联系,例如“上学期间被同龄人排斥的瞬间”。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用户通过熟悉的经历,更生动、更真实地理解他人的情绪。



人工智能代理EmoSync的运行流程,该代理根据用户的个人信息生成个性化类比,以引出目标情绪。图片来源:浦项科技大学

研究团队利用这项技术开展了一项实验,涉及100多名来自不同背景的参与者。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使用EmoSync的参与者表现出显著的情绪理解和同理心提升。这从科学上证明了个性化的隐喻体验确实能够增强同理心。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Hyojin Ju表示:“我们的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可以用来促进人们之间的真正理解和同理心。我们将继续开发有助于在现实生活中培养真正理解和同理心的人工智能技术。”

浦项科技大学的Inseok Hwang教授评论道:“这项研究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表明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识别每个用户独特的情绪结构,并生成能够引发特定情绪的个性化体验。它代表了一种新颖且有意义的方法——无论在学术上还是在社会上——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培养同理心。”

这项研究是由浦项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的Inseok Hwang教授和博士生Hyojin Ju、Jungeun Lee和Seungwon Yang与Jungseul Ok教授合作进行的。

相关推荐 ·

▷ TOP 5榜单:2025年五大生成式AI工具

▷ 四足步行机器人发展史及各种设计与开发方法

▷ 英飞凌副总裁:2025年将边缘AI推向主流的三大特性

▷ 机器人多模态融合的鲁棒性

▷ 本田的ASIMO与人形机器人研究

▷ 世界上首个双向自适应脑机接口由中国团队开发成功!

▷ 双足仿人机器人硬件设计:技术综述

▷ 人形机器人的力学原理

▷ 机器人与人交互的方法及多模态界面架构

▷ 基于AI的人机协同单元任务与动作规划方法

▷ 到2032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769.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8.36%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研究人员开发出AI新技术,AI现在可以翻译用户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