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5-6-23 18:18

AI客服进化之路:从简单预设到智能可控

作者:微信文章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都在用AI客服了。特别是这两年,AI客服变得越来越聪明,有时候聊着聊着,你甚至会怀疑屏幕那头是不是坐着个真人。它们不光说话声音像真人,更厉害的是回答问题的逻辑也很自然,要不是多聊几句,还真不容易发现是机器人在跟你对话。

其实这背后有很多技术在支撑,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AI客服是怎么一步步发展成现在这样,以及目前主流的实现方案。

— 1 — 早期AI客服的局限性

其实,AI客服在2016年左右就开始流行了,不过那时候的技术还比较初级,不管是电话客服,还是网上的在线客服,基本都是用"问题分类+预设回答"的模式。



具体来说,就是公司要先把可能遇到的问题都整理出来,提前预设大量在业务中积累的问题答案,准备好标准答案,然后靠系统把用户的问题分门别类,再匹配对应的回答。

显然这种方案比较呆板,存在一些短板:

(1)回答特别机械,不够灵活

(2)光是整理问题和准备答案就要花很多功夫

(3)用户稍微问点不一样的问题,系统就答不上来了

那时效果不咋滴,AI客服体验确实不太理想。

—2—
大模型带来的突破:RAG

而大模型的问世,让这一局面发生了质的改变。起初,人们运用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外挂知识库),有效解决了预设答案的麻烦。



通过嵌入模型,将用户问题与知识库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匹配,借助大语言模型强大的语义理解能力,依据相关内容生成问题答案。



可以说,只要用户问题在知识库范围,基本都能得到不错的回答。

—3 — 复杂场景的挑战:AI智能体的兴起

但很快大家发现,很多业务场景并非简单的一问一答就能搞定,而是环环相扣。

就像电商客服这个场景:

客服询问用户是否购买商品,用户一般不会直接说买或不买,可能会问折扣、赠品或特殊细节,回答赠品问题后仍需继续推进销售流程。



所以这种场景更适合我们现在的AI智能体:通过一个AI客服智能体,设定最终目标,让模型根据已有对话内容实时规划回复策略,逐步向目标靠近,用户问赠品问题后,智能体仍能围绕目标继续沟通。

不过这时候的智能体客服,依然存在可控性的挑战,在实际应用中很容易跑偏。比如用户聊着聊着,突然问有没有合适我的xxx产品,AI很可能就被带跑了。

—4 —
解决方案:工作流Agent(规范化智能体)

于是,通过"人工编排工作流"的"规范化智能体"出现了,工作流Agent技术带来了新突破。

百度在2024世界大会上,就发布了"工作流Agent",能通过千帆大模型平台开发,内置了丰富的节点模块,只用像搭积木那样拖拉拽,就能搭出一个业务工作流。



比如,拿电商销售场景的工作流示例:

放【意图识别节点】:判断用户购买意向

加【大模型节点】:生成针对价格疑问的话术

继续【意图识别节点】:判断用户下一步意向

又添加【大模型节点】:生成关于价格和赠品的回复话术

来个【兜底节点】:应对用户岔题,简单回应后拉回话题



后面同样,继续按照业务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场景不断的添加节点,继续沟通,直到最终用户确定购买意向,最近用一个输出节点结束流程。

   

(编排工作流效果:发布会现场实际演示)

效果很明显,经过人工编排工作流之后,智能体的行为更可控,对话始终聚焦围绕业务展开,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可控性优秀、对话拉回能力强悍、信息处理方式灵活的场景落地解决方案。

—总结 —
人工智能发展依然在路上

感受到了吧宝子,AI客服这几年的技术,一直在进步!从最开始机械式的问答匹配,到现在能像真人一样灵活对话,技术进步确实改变了很多。
虽然现在的AI客服还做不到十全十美,有时候还是会露馅,但已经能帮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了。特别是有了工作流Agent之后,AI客服变得更靠谱、更贴合业务需求了。

其实,技术发展就是为了让生活更方便,人工智能的这条路还很长,但已经让我们看到了不少可能性,相信用不了多久,AI客服会变得越来越自然、越来越贴心啦!

我是Nicole,欢迎关注我呀,一起探索AI世界的打怪升级之路!

既然看到这里了,如果觉得不错,随手点个赞、在看、转发三连吧⭐️

谢谢你耐心看我的文章,我们下次再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客服进化之路:从简单预设到智能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