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研】“探索AI融合新路径 赋能科学启蒙新课堂”——大北中心幼儿园教师AI智能工作坊成果展示暨科学教育听评课活动
作者:微信文章探索AI融合新路径
赋能科学启蒙新课堂
大北中心幼儿园教师AI智能工作坊
成果展示暨科学教育听评课活动
为深入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检验我园教师AI智能工作坊一学期以来的教研实践成果,提升教师运用智能技术优化科学教育活动的能力,6月24日我园组织开展了教师AI智能工作坊成果展示暨“一人一课”科学教育听评课活动。本学期初,我园成立了“教师AI智能工作坊”,目的是引领教师拥抱教育科技变革,将AI智能工具与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特别是充满探究性的科学教育相融合,这次“一人一课”活动是工作坊成果的集中展示。
01
“一人一课”展风采
大一班 《探秘太阳系》
授课教师:李红莹
本次活动教师运用AR技术,带大班孩子“穿越”太阳系。动态呈现八大行星、彗星等天体,直观展现行星运行、昼夜更替等天文现象。互动问答、趣味拼图游戏,激发探索欲,让孩子在沉浸式体验中轻松掌握太阳系知识,开启奇妙科学之旅。
大二班 《动物园游玩记》
授课教师:高晓曦
本次活动教师借助AI生成动画视频进行导入,并与AR软件相融合创设沉浸式科学探索环境,带领幼儿开启动物园游玩之旅。通过“观察—分类—游戏”的科学探究流程,将分类知识与科技体验结合,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与AR技术的兴趣。
中一班 《奇妙的动物世界》
授课教师:于永杰
在活动中,老师首先以生动的语言描绘动物王国的奇妙场景,开启探索之旅。通过“动物猜猜看”游戏,模仿动物叫声、描述特征,利用AR工具让孩子们快速融入氛围,初步了解动物生活环境。整个活动以直观有趣的形式,培养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探索欲以及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中二班 《蜗牛的秘密》
授课教师:赵硕
活动中教师创新运用AR情景导入与AI工具融合的教学模式,带领幼儿沉浸式探索蜗牛的奥秘。通过借助AR技术,立体呈现蜗牛的器官,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同时,孩子们通过与AI智能体"小蜗"互动对话,完成探索过程的记录与反馈。这种将生物科学知识与前沿科技体验深度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探索科学、热爱科技的种子。
小班 《方块小兔过生日》
授课教师:付中晴
本次活动借助“豆包”APP让幼儿与方块小兔对话,调动幼儿兴趣同时让幼儿在玩中学,并加深幼儿对图形的分辨能力。从而在快乐的活动中了解图形、巩固图形,最终在正确感知图形的基础上,能进行简单的推理。
小班 《和AI助手找颜色》
授课教师:杨晓甜
活动中教师运用豆包等AI语音助手,将其融入科学领域颜色认知教学。在教学过程中,AI语音助手通过精准回应幼儿关于颜色名称的提问。在与幼儿互动过程中,AI助手给予幼儿即时的肯定与鼓励,激发了幼儿对颜色探索和科学活动的兴趣。通过AI智能的深度参与,为幼儿构建了充满趣味与科技感的学习情境,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果。
02
听评研讨促提升
展示课结束后,听评课小组围绕“科学目标达成度”、“幼儿探究过程的有效性”、“AI技术融合的适切性与创新性”、“教师引导策略”等维度进行深入研讨,总结经验,诊断问题,提出优化建议,鼓励教师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本次活动不仅有效检验了AI智能工作坊的阶段性成果,激发了教师持续学习和应用新技术的热情,更为我园科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幼儿提供了更丰富、更互动、更具时代感的科学学习体验。我们将持续的教研与实践,让人工智能技术成为我园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的有力助手!
E
N
D
编辑|李红莹
照片|金 宇
初审|金 宇
复审|王 琳
终审|陈淑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