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不是万能的魔杖
作者:微信文章从事社会科学研究,暂时还不能指望靠AI助力完成高水平英文学术论文。写导言不能借助AI,得自己下功夫。AI会哄你。AI开发者都让大语言模型讨好用户,顺着提问说你想听的话。查阅文献可以用AI,但是AI制造假文献,你得下功夫辨别真假。用AI做文献综述,容易产生挫折感。无论你给什么指令,AI都能一两秒钟做出一个像模像样的文献综述。但是,这个综述似是而非,得小心判断哪句话对,哪句话错,哪句话半对半错。我觉得用AI做文献综述得不偿失,不如用Google Scholar。
应该用AI做三个工作。一是处理海量文本,但要警惕“假阳性”问题,否则就会掉进想要什么就得到什么的陷阱。二是编程,比如Python和Stata编程。AI编程也会出错,但可以立刻验证是否有错,也能把错误反馈给它,请它重新编。三是减少英语语法和句法错误,但不要放弃作者身份,否则就很可能因词害意。
AI可以帮我们忙,对它抱太高期望,它就会帮倒忙。对AI抱不切实际的希望,大概是上了广告的当。有人自称可以教人借AI助力写论文。我持怀疑态度。天下没有这种便宜事。也许有人掌握了AI的密钥,能用AI写出一流学术论文。但是,他们会教给你吗?这跟炒股票类似。买股票,你敢相信股市分析师吗?他们要是真懂股票,就去炒股了,怎么可能教你炒股?
急于求成,找捷径,可以从事其他行业,不适合在学术界谋生存。学术生涯是给人类中的食草动物预备的,人类中的食肉动物适合经商和从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