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上的艺术双轨:中阿书法家的对话会成功举办
作者:微信文章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InvT1TXfNwDI3quakNojL8AlVicS2bLy7yRmO1aekky1ddswibh6seKIYjkD9SficSzaNU0yYugU1rtjbHz5s67xQ/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tp=webp#imgIndex=0
10月19日,“一带一路”上的艺术双轨:中阿书法家的对话会在浙江美术馆成功举办。作为“良渚互鉴:中阿书法艺术展”核心学术环节,对话会以书法为媒介,围绕技法传承与文化内涵展开深度交流,旨在推动中阿文明互鉴,为“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注入新活力。
部分嘉宾合影
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张潇羽,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社)副主任李五洲,阿联酋阿拉伯书法与伊斯兰装饰艺术协会会长哈立德·贾拉夫分别致开幕辞,浙江美术馆馆长应金飞、沙迦文化与信息部艺术局前局长希沙姆·马德鲁姆及中阿书法界、文化机构代表等百余人出席,浙江美术馆副馆长钱骋主持活动。
张潇羽致辞
张潇羽在致辞中指出,中国与阿拉伯文明都拥有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书法作为二者共有的艺术形式,不仅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书法艺术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交流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古老而鲜活的启示。
李五洲致辞
李五洲在致辞中表示,良渚文字作为早于甲骨文千年的原始文字系统,赋予本次中阿书法展以特殊意义。中国外文局欧非中心近年来举办的系列中阿文化交流活动,印证了艺术是超越语言的“世界通用语”,能够直抵心灵,促进文明间的真实感知与深度理解。
哈立德·贾拉夫致辞
哈立德·贾拉夫在致辞中表示,阿拉伯与中国两大文明自古沿丝绸之路交相辉映,今天的书法展正是这一友好传统的当代延续。他期待以此次展览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中阿书法家在创作、教育与展览等多层面的合作,让书写艺术继续成为连接两大文明、促进民心相通的美好桥梁。
应金飞为哈立德颁发作品捐赠证书
学术对谈环节由浙江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副主任徐爽心主持,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沈浩、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汪永江、沙迦文化与信息部艺术局前局长希沙姆·马德鲁姆、阿联酋阿拉伯书法与伊斯兰装饰艺术协会理事法蒂玛·哈马迪,分别就中阿书法的各自特点及承载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对谈交流。
学术对谈现场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中阿书法虽在工具、技法与表现形式上各具特色,但都承载着古老的文化基因,彰显出深厚的文化内涵。这场以书法为媒的学术对话为中阿文明艺术智慧的充分交融搭建了宝贵平台,是跨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生动实践。
此次活动由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社)、中国书法家协会指导,浙江美术馆主办,浙江外国语学院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协办,阿联酋阿拉伯书法与伊斯兰装饰艺术协会、沙迦酋长国迪瓦尼书法博物馆支持。
记者:彭楚云、周剑炜
图片来源:浙江美术馆
- END-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InvT1TXfNwDKMgbhN4IdyN5vxhic1JruFMSpn6zxun8MUMttXbictVTbteF5Epk9EPbvebYOsjLibpqRA9LEINa7g/640?wx_fmt=jpeg&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tp=webp#imgIndex=1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