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企业并不认为中美元首会晤是转机
德国工业界代表们并不抱有任何幻想,认为中美关系缓和后,全球贸易壁垒不会随之消失。习近平最近的一番言论令人担忧。
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韩国会晤时达成一致,同意降低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作为交换,中国恢复从美国购买大豆,并维持稀土元素的出口。
只是积极信号,而非解除警报
德国工业界的领军人物并不认为中美达成的协议是贸易争端的突破口。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主席Hildegard Müller在接受《商报》采访时表示,“宣布可能推迟某些出口限制是一个积极信号,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都已尘埃落定。”目前尚不清楚具体哪些出口限制将被推迟,以及这是否也会缓解稀土元素和永磁体的供应紧张局面。
德国工业联合会的Wolfgang Niedermark表示,许多问题仍未得到解答。“在一段时间内,不确定性仍将是常态。”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的Oliver Richtberg敦促企业和政界人士不要将该协议视为暂时的喘息之机,而应利用这段时间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在韩国庆州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峰会上表示,要促进经济增长,必须确保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他强调要坚持“延长供应链,而不是切断供应链”的原则。这是他自周四与特朗普会晤后的首次发表公开讲话。他说,“我们应该积极寻求其他共同感兴趣的领域,支持供应链的开放式发展。”
由于特朗普总统离开韩国,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代表美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他在讲话中谈到了美国为实现供应链多元化所做的努力。他说“从关键矿产和磁体到半导体和能源,美国正与其贸易伙伴一道,投资建设具有韧性的生产网络,以减少对脆弱行业的依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