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新视野:GEP核算引领绿色丝绸之路建设
作者:微信文章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ENTERPR
一带一路新视野:GEP核算引领绿色丝绸之路建设
党的二十大四中全会对“十五五”时期对外开放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文涛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方面,“我们既看GDP也看GNI,既重视‘中国经济’也重视‘中国人经济’”。
这一理念与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的价值导向不谋而合。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国正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始终,推动全球生态治理体系创新。
0
1
GEP核算:衡量自然生态
的货币化标尺
GEP被誉为“自然的GDP”,是衡量自然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和经济所提供最终产品与服务总价值的货币化指标。
GEP核算涵盖物质产品、调节服务与文化服务三大维度,包括17项具体指标,通过五个步骤实现:界定范围、识别服务、量化物质量、货币化评估及加总计算。
2025年8月发布的《中国县域/市辖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研究报告2025》显示,GEP综合评价指数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部的大小兴安岭地区、西南部的西藏南部地区等地。
这些地区森林、水系或草地等自然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生态文旅,供给优质生态产品,打造绿色生态品牌。
GEP并非替代GDP,而是对其的重要补充。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教授指出,GEP核算有助于推动自然资本纳入决策体系,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投资提供科学依据。
0
2
绿色实践:一带一路共建中
的GEP理念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GEP理念已深入项目实施全过程,成为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的核心指引。
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马东铁)项目是中马两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旗舰项目,也是践行GEP理念的生动范例。
该项目坚持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项目全周期,做好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技术、绿色施工、绿色合作。
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马东铁项目全线精心设计20余个动物穿越通道、桥梁与涵洞,为野生动物迁徙保驾护航。
通过优化线路设计,项目将受影响的森林保护区从35个缩减至13个,影响面积从逾2000公顷降至约216公顷。
这些举措体现了一种新的项目评估视角——在关注经济增长(GDP)的同时,也重视生态系统价值(GEP)的维护与提升。
绿色基建领域的中国实践为全球提供示范。巴基斯坦的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大规模采用风能、太阳能,预计年减碳约200万吨。
肯尼亚蒙内铁路专设野生动物迁徙通道,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平衡。这些项目不仅解决所在国民生痛点,更以实实在在的减排效果守护地球家园。
0
3
机制创新:GEP引领可持
续发展新路径
“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共建国家正通过多种机制创新,推动GEP理念从概念走向实践。
科技创新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构建了“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1+4+N”的框架体系。
该体系包括机制化举办“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实施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四大举措,以及实施若干项专项合作计划。
2025年6月,中国发布《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可持续发展技术清单(2025)》,涵盖人工智能、生态农业、可再生能源等8大领域417项技术。
这一清单为共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在会计准则合作领域,“一带一路”国家也积极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第七届“一带一路”国家会计准则合作论坛讨论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绿色发展路径,认可了可持续披露准则的重要性。
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指数已纳入40多国评估体系,成为联合国环境署的重要参考标准,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形成指标共商、策略共研、成效共评的新机制。
从东南亚的铁路到中亚的风电,从会计准则协调到技术转移共享,“一带一路”倡议正以GEP理念为指引,将生态价值纳入合作框架。
当来自中国的光伏板在撒哈拉沙漠边缘捕捉炽热阳光,当中国制造的风机在哈萨克斯坦草原迎风旋转,这些绿色实践不仅照亮了中国的前行方向,也为全球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借鉴——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可以并行不悖。
在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中国的绿色实践正转化为惠及全球的澎湃动力,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世界。
声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部分文字图片转载网络!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7bB3ZH4XpVZ0a45iazB5Nu9RGsbE7iaIp66MbY8gvFWPxbbxnoJkjHKV3u6FfaE7xbhhPdYUevPauVZwSqkaQZiaw/640?wx_fmt=other&watermark=1&tp=webp&wxfrom=5&wx_lazy=1#imgIndex=0
扫码关注全域资源开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