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5-11-2 16:53

“一带一路”国家动物疫病防治技术培训班赴兽医学院参观交流

作者:微信文章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10月30日至31日,“一带一路”国家动物疫病防治技术培训班全体学员莅临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参观了兽医楼311、425、611标本室,系统学习了寄生虫学、病理学及家畜解剖学等相关专业的标本制作技术与实验器械使用方法。本次活动由兽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教研室王瑞教授、兽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王金玲教授、兽医学院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研室王彩云教授陪同讲解。本次“一带一路”国家动物疫病防治技术培训班学员共29位,他们分别来自南非、尼日利亚、格林纳达、冈比亚、埃及、老挝等6个国家。





“一带一路”国家动物疫病防治技术培训班全体学员合影

在参观标本室之前,兽医学院临床兽医学教研室巴音吉日嘎拉教授首先为学员们进行了中兽医学专题授课,重点介绍了切指押手法、火针持针法等针灸方法。在下午的课程中,兽医学院动物生理学与药理学教研室哈斯苏荣副教授通过英文PPT讲解了药效学与药效动力学知识。兽医学院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研室韩宝祥副教授则指导学员们进行了马虚拟解剖实验。



巴音吉日嘎拉教授为学员们进行中兽医学专题授课



哈斯苏荣副教授为学员们讲解药效学与药效动力学知识



韩宝祥副教授指导学员们进行马虚拟解剖实验

参观活动伊始,王瑞教授首先为学员们介绍了兽医学院的发展历程。他特别指出,我院的寄生虫标本室收藏极为丰富,拥有400多种草食动物寄生虫标本,为学生们提供了重要的学习资源。随后,全体学员跟随教授们深入各功能实验室,实地了解常用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标本制备流程。教授们结合培训班课程要求,讲解了仪器设备在动物疫病诊断与兽药研发等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并现场解答了学员提问,双方互动积极,交流广泛。



王瑞教授为学员们介绍寄生虫标本并为其答疑解惑





培训班学员相互提问,积极互动

在病理标本室,王金玲教授向学员们介绍,病理学是一门教学、生产与科研紧密结合的学科。他介绍道,从1956年至今70多年间,病理标本室内共收集整理了12235例各类动物的疾病病理标本,涵盖牛、羊、猪、骆驼及禽类等,这些典型标本为教学与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王金玲教授向学员们介绍病理学相关知识

最后,王彩云教授在611、612标本室为学员们讲解了肌肉与骨骼标本。 她介绍,实验室标本数量众多,包含多个整体标本及大量分体标本,便于学生在课堂上辨识结构。其中,王彩云教授特别介绍了由马仲华先生设计、制作的肌肉组织视觉教具。该教具为国内独有,具备拆解、还原及标注肌肉名称的功能,有效提升了教学直观性及效果。





王彩云教授在标本室为学员们讲解肌肉与骨骼标本

通过此次参观交流,培训班学员们丰富了专业知识、拓宽了学术视野,也对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深厚的教学积淀、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认真的育人精神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稿源:安佳乐

戚宏运

■摄影
:王子萌

刘欣慧

张婷婷

卞圣博

■排版:秦思雨

■责编:高仪菲
管珮锋

姬晓慧

赵佳颖

■审核:王永琴

王 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带一路”国家动物疫病防治技术培训班赴兽医学院参观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