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银针连接世界,2025中国・郑州“一带一路” 中医针灸技术交流大会
作者:微信文章机器人问诊里藏着“针”成果
针灸推拿里有“针”功夫
签约仪式里有“针”合作……
11月2日,由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中国针灸学会指导,郑州市中医院主办,河南省针灸学会协办的2025中国·郑州“一带一路”中医针灸技术交流大会在郑州举行。在这些“针”功夫里读懂“一枚银针连接世界”的魅力。
一枚银针 连接世界
小小银针连通世界
“此次大会邀请了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针灸专家分享研究成果。与此同时,针灸已经在196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了传播和应用。
大会期间,无论在中医夜市里,还是非遗技法体验区旁,都能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友人被中医文化圈粉。
“难道中国人真会‘魔法’吗?”来自刚果布的耿爱丽感叹道:“没想到那么小的针有如此神奇的作用,参加这次大会是一次非常有趣的体验。”
大会进行了多项合作签约,包括引进邵氏针灸流派、广西黄氏壮医针灸等,同时与俄罗斯道生活医疗机构合作,推动针灸国际化。
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让中医文化更好“出海”,河南有了“航线图”。“一是通过‘一带一路’平台,与俄罗斯医疗机构建立合作,推动针灸技术标准化与国际推广;二是引进国外专家团队,共同开展临床研究与技术培训;三是推动‘岐黄针灸大模型’等数字产品走向国际,用科技赋能中医传播,让中医‘走出去’更稳、更远、更深入人心。
AI耍起了“针”功夫 传统针灸焕新颜
此次大会集结了多位针灸领域的专家学者,更有一批“数字专家”前来助阵。11月2日的开幕式上,“岐黄针灸”大模型发布,这是人工智能在针灸领域的一大亮眼成果。
当AI遇上针灸,能碰撞出什么成果?据了解,大模型面向临床实际需求,创新针灸认知推理技术,是集经络、腧穴、刺法、灸法、治疗等为一体的多维度临床智能体服务平台。
大模型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的团队由五十多个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大模型凝聚了团队二十多年的心血。“目前,该大模型已经在河南郸城、中牟的基层医院应。将中医‘望闻问切’的逻辑融入智能机器人‘大脑’,让机器人开药方。”
数据赋能、智慧诊疗……此次大会见证了中医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的耀眼光芒。
“这次大会在河南针灸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意义深远而重大。“整个大会不仅是学术交流,更是针灸文化传播与技术惠民的重要平台。”
夜市烟火气里 藏着中医健康“密码”
本次大会会期三天,主要活动包括开幕式、多场高端学术论坛、大型健康义诊、中医药文化夜市、针灸器械展览、针灸流派体验等,亮点颇多,充分展示了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脖子一下子松快了!”10月31日傍晚,郑州中原区二砂文创园广场上,刚做完推拿的欧女士一边转动脖颈,一边对着中医专家笑着说。
作为本次大会的重要环节,中医药文化夜市将健康“密码”融入夜晚的烟火气里,真正把中医药服务送到了市民身边,让中医“接地气”、更亲民,是展示中医文化魅力的一个重要窗口。
这场汇聚10国专家、涵盖学术交流、惠民义诊、文化体验的盛会,不仅是河南推进国家医学中心(中医类)建设的关键举措,更将为郑州打造“世界中医针灸创新枢纽”按下“加速键”。
近年来,各行各业的教育培训层出不穷,但涉猎医学教育的少之又少。本着“让更多人提升拯救生命的能力”的使命,以“弘扬中医文化”的初心,张晓方于 2009 年创立了一家专注于医学教育培训的企业——河南省翼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他们注重教学质量与教学管理,在创立初期就迅速占领市场,赢得了无数好评。时至今日,翼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成功帮助数十万的医学考生实现了自己的从医梦想。
在翼遥,每一位伙伴都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梦想的引路人。他们中,有深耕医学领域多载的专家,用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学术底蕴,为医学生搭建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也有辛勤服务的督学伙伴,督学老师们不仅扮演着学习规划者的角色,还承担着学习监督、心理辅导等多重职责。他们通过定期跟进学员的学习进度,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督促,确保每位学员都能跟上学习节奏,不掉队。是他们用匠心雕琢教育,让知识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16年来,翼遥不断探索和实践,力求为广大学员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今天,向每一位为翼遥教育事业默默付出的同仁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未来,翼遥将继续秉承匠心精神,不断创新,携手每一位学员和伙伴,共同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翼遥匠心,不止于今日,更在于每一个平凡而又不凡的日子里,我们共同书写的教育传奇!
2025年一试成绩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