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免费 发表于 2025-11-3 07:53

碳关税

作者:微信文章
近期,商务部统计了一些中国产品出口数据,其中,中国的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产品已经出口到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动全球风电、光伏发电成本分别下降超过60%和80%。

根据预测,到2030年,电动汽车、太阳能、风能等产品和技术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2.1万亿美元,是目前规模的5倍,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我国绿色低碳相关产品出口表现亮眼。比如,今年前三季度,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增速超过30%;光伏产品已经连续4年出口额超过2000亿元。之前提到的,国际市场青睐的不仅仅是中国优质绿色产品,还包括技术、服务、管理等在内的整套完整解决方案。能建为沙特建造的整体社区交付,就是要给当地客户提供整体的运营解决方案,简称交钥匙工程。现在的碳关税越来越多,不仅是产品,甚至连产品使用的能源都需要在这个方面有所布局,否则产品出口的成本也会增加。

根据报道,欧盟宣称其旨在避免 “碳泄漏”,但金砖国家在第十六届峰会上通过《喀山宣言》,直指其为 “歧视性保护主义措施”,违反国际法和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原则。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冲击更为显著,印度相关产业可能面临 20%-35% 的高额关税,联合国贸发会议警告这将加剧全球发展失衡。更值得警惕的是,该机制初期覆盖水泥、钢铁等行业,未来可能延伸至汽车、电子设备领域,实质是构建 “绿色贸易壁垒”。碳关税的解释,它是对在国内没有征收碳税或能源税、存在实质性能源补贴国家的出口商品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主要是发达国家对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排放密集型产品,如铝、钢铁、水泥和一些化工产品征收的一种进口关税。简单来说,碳关税这个东西,是一种贸易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质是为了控制贸易顺差逆差。根据欧盟的规定,2023年10月1日起,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法规,即全球首个“碳关税”开始实施。到2025年为过渡期,从2026年至2034年间逐步全面实施。按照新规,欧盟将对从境外进口的钢铁、铝、水泥和化肥额外征税。欧盟进口商开始必须报告相关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从2026年1月1日起,进口商必须购买排放证书,其价格基于在欧盟境内生产这些商品时所需支付的碳价来制定。老欧洲的地方,目前能够主动运作的有市场、技术、设计,更多的源头制造、国际主导性这些基本都被中美控制了。大的产业分析,可以看到很多的数据,工业制造的大门类,中国和美国都比较齐全,甚至有的门类中国还是比较健全的阿,生下来的,就是看谁的输出更加有效率和竞争力:B(采矿业) C(制造业) D(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G(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I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M(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商务部有很多专业资料可以阅读,而且权威,是值得学习关注的资料来源。在这个分类指引之下,很多的企业都具备了国际竞争力,都值得仔细看看来分析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碳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