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11-9 11:22

AI如何助力历史深度教学——以选必二《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为例

作者:微信文章


AI如何助力历史深度教学

——以选必二《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为例


2025年4月8日,芜湖市历史学科组开展了以“人工智能+教育”为主题的教学展示和教学研讨活动。我代表学校上了一节展示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广泛好评,并在使用人工智能教学的过程中有些收获和启发。

<img/>

一、案例概述

<img/>





我上的这一课是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课前、课中、课后充分发挥AI的优势。在备课过程中,利用Deepseek强大的推理和逻辑推理能力,帮助教师深度理解教学内容,提炼“课魂”,并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有利于实现深度教学。在上课过程中,用AI动画导入课文,激发学生兴趣;用数字人技术让历史人物说话,创设历史情境。特别是,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利用AI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人机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实现探究式学习和深度学习。课后,根据课堂实录,星火AI生成课堂分析报告,分析师生教学行为,提出改进建议。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推动高效课堂和教师专业成长。

<img/>

二、过程与方法

<img/>





我将从以下四个场景,简述AI 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AI助力深度教学,AI助力创设教学情境,AI助力学生深度学习,AI帮助优化课堂教学。

1.AI助力深度教学。在备课阶段,利用Deepseek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深度理解教学内容,提炼“课魂”,并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本课内容比较松散和浅显,三个子目分别涉及历史上的疫病、中医的成就和西医在中国的传播等。如何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教学?如何让松散的内容形成一个紧凑的体系?借助AI最终提炼出本课的“课魂”——中西医的互融互鉴这一主题——“疫病史中的中西对话与生命突围”。并在人机互动和协调下,生成三个对仗的子目:文明的生死突围、中医的千年守护和中西碰撞的文明交响。

2.AI助力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我借助AI创设教学情境。首先利用智能体对话的方式,解释什么是疫病、有什么特点,AI动画引起学生的听课兴趣。课堂上,使用数字人技术生成李时珍动态视频,述说中医的成就和价值。让历史人物开口说话,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感同身受。

3.AI助力学生深度学习。更主要的是在课堂上,我十分注意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深度学习,学生是主体。在探究活动中,学生根据老师提供得到文字史料发现问题——葛洪是东晋时期的医学家怎么会有天花在唐朝时传入中国的记载呢?学生利用平板的AI软件去解决心中的疑问,实现的是人机对话。然后再小组讨论、师生对话,分享答案和解决方案。通过探究活动,培养了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和核心素养,借助AI真正实现探究式学习和深度学习。同时,在探究二中,同学们借助AI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判断我得了什么感冒,应该买哪一种药?(这两种药非常相似)学生先小组讨论寻找答案,然后借助AI进行验证判断。从中感悟,中西医的区别和融合,中医的时代价值,树立文化自信。将课堂向生活延伸,学以致用。

4.AI帮助优化课堂教学。课后,根据课堂实录,讯飞星火AI生成课堂分析报告,对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等进行数据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比如,我上课每分钟说了246个字,语速过快;提问长问题和短问题较多,需要提高提问质量等。课后研讨有依据,改进教学有方向,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推动高效课堂和教师专业成长。

<img/>
三、成效与经验
<img/>





通过AI在教学中的实践探索,让我们思考:AI到底给教师带来什么?给学生带来什么?给课堂带来什么?主要有以下几点感悟:AI推动深度教学和深度学习;AI改变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AI让提问变得更重要;AI真正实现学生中心。

1.AI推动深度教学和深度学习。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GAI)帮助教师深度教学,帮助学生深度学习。

对教师:AI帮助教师进行有深度的教学设计。帮助深度理解教学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构整合,提出有价值的教学方法参考。

对学生:鼓励学生课堂上使用AI,人机交互的过程中,AI还能实时捕捉学生思考路径,通过追问式交互,推动其突破表层记忆,走向批判性思维与逻辑重构。

2.AI改变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传统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而AI赋能后,课堂从“教师灌输”转为“学生探索”,主动权真正交还学习者。 学生不局限于向老师学,向书本学,而是转变为主动向AI学。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45分钟。学生可通过“碎片化学习包”,利用课前、课后学习,学习成为无缝衔接的终身习惯。当AI的知识储备已几何倍于教师时,教师角色应从“知识权威”转型为“学习设计师”。AI接管了作业批改、学情监测等机械工作,教师得以聚焦课程创意——设计跨学科项目、策划历史辩论赛,甚至联合AI生成虚拟历史人物,开展“穿越式”对话教学等。

3.AI让提问变得更重要。AI让答案变得廉价,学会提问才更有价值。提问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数字时代学习者的核心素养。一是提问质量直接决定认知深度。高阶提问使AI从信息检索工具升级为思维训练伙伴。人机对话与协同,本质上是人类批判性思维与机器计算力的深度融合。二是好问题带领学生深度学习。PBL项目式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现在变得越来越有价值。唯有将提问能力置于AI教育生态的核心位置,才能真正实现"人工智能服务于人的思维进化"这一根本目标。

4.AI真正实现学生中心。学生成为课堂的“新主人”。传统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而AI赋能后,学生可自主选择学习节奏与路径。课堂从“教师灌输”转为“学生探索”,主动权真正交还学习者师生关系趋向“协作者”。教师更多是“引导者”,AI是“智库”,学生成为“主动建构者”,正实现学生中心。真正实现因材施教,AI通过动态学情诊断,为每位学生生成“能力画像”。例如,AI针对“时空观念薄弱”的学生,推送时间轴推演练习;对“史料分析能力突出”者,则推送高阶学术论文。差异化的任务分配与反馈机制,让“千人千策”成为可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AI的快速发展,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强烈的冲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应对这一变化,主动提升个人数智素养。努力成为AI无法替代的“人类价值守护者”与“深度学习引导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如何助力历史深度教学——以选必二《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