镓、锗与锑:中美贸易缓和,中国暂停对美半导体金属出口禁令
中国政府宣布,暂时中止自2024年底起针对美国实施的关键半导体金属出口禁令。根据中国商务部通报,镓(Gallium)、锗(Germanium)和锑(Antimon)三种金属的出口限制将暂停至2026年11月27日。这三种稀有金属是现代高科技产业——尤其是半导体、光电与军工领域——的关键原料。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对这些材料高度依赖,而供应几乎全部掌握在中国手中。
贸易缓和信号显现
此举被视为中美在持续贸易摩擦中的一次“降温”信号。就在10月底,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韩国会晤,双方在多项贸易议题上达成一致:
• 双方决定将彼此的额外关税下调至10%,并延长一年;
• 中国同意暂时放宽部分稀土及关键原料的出口限制;
• 双方均表示愿意在新能源与供应链领域恢复工作层面的对话。
此前的背景
自2024年12月起,中国以应对美国高关税措施为由,禁止向美国出口包括镓、锗和锑在内的关键金属,并于2025年4月进一步限制钨(Tungsten)及其他七种稀土元素的出口。
这些措施被视为对美国针对中国高科技行业征收惩罚性关税的回应。特朗普政府当时声称,此举旨在“保护美国芯片产业安全”;而北京方面则批评其为“科技霸权的延伸”。
新一轮出口放宽
据中国商务部11月8日发布的通知,除上述三种半导体金属外,中国还暂时取消对部分稀土、锂电池材料和超硬合金的出口管制。该政策即日起生效,暂定至2026年11月10日。
此轮政策调整显示出中国在战略资源领域的灵活姿态,也表明中美两国正尝试在紧张的贸易环境中寻找合作空间。
结语
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中占据主导地位,美国与缅甸分别仅占12%和8%的市场份额。专家认为,此次暂停出口禁令虽属临时性,但已成为中美缓和经贸关系、重新定义科技竞争边界的重要信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