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科技日报 | Intel首席AI官跳槽OpenAI引震动,AGI基础设施成新战场
作者:微信文章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EThANuMTF5XV9BchV09GxJBU62JNCrUWmJcEg7KdXiamHqZ9CfKax4RZvMSz4b5O9XpfUgWDGq9LiaK88GicLBR3A/640?wx_fmt=other&wxfrom=5&wx_lazy=1&wx_co=1&tp=webp
Intel首席AI官跳槽OpenAI引震动,AGI基础设施成新战场
11月11日消息,Intel首席技术官兼首席AI官Sachin Katti近日跳槽至OpenAI,负责通用人工智能(AGI)计算基础设施构建,此举在半导体与AI领域引发强烈关注。Katti在Intel期间主导网络、边缘计算及AI业务,虽未能实现Gaudi AI加速器5亿美元收入目标且数据中心AI战略权重降低,但其学术与行业背景深厚——麻省理工博士、斯坦福教授,曾创办自干扰消除技术公司Kumu Networks及移动网络优化AI公司Uhana(后被VMware收购)。Intel证实离职后,CEO陈立武暂代其职,并强调AI仍是最高战略重点,将持续推进新兴AI负载的技术路线图。此事件折射出AI顶尖人才流动加剧,OpenAI通过吸纳产业领袖加速AGI落地,而Intel需在人才流失与战略调整中平衡短期挑战与长期布局,行业正迎来技术路线与人才竞争的双重变革。
黄仁勋:AI热潮与互联网泡沫本质不同,计算需求具真实根基
11月11日消息,英伟达CEO黄仁勋近日表示,当前人工智能热潮与上世纪末互联网泡沫存在本质差异。他指出,互联网时代因过度铺设“暗光纤”导致资源浪费,而如今“几乎所有GPU都在实际应用中”,计算需求具有真实根基。两者仅在股票估值和散户“疯狂收益”层面相似,但技术维度上,AI已发展至能自我验证、有效思考的阶段,企业级计算需求更呈现指数级增长。黄仁勋强调,AI技术已超越ChatGPT等消费者应用,产生的查询数量持续增加,证明需求非人为制造。此观点凸显AI产业的实质性进展与可持续性,与互联网泡沫的“虚火”形成鲜明对比,为行业注入信心,同时提示投资者应关注技术落地与真实需求,而非单纯追逐估值泡沫。
“翻译界哈佛”蒙特雷研究院关停线下项目,AI冲击传统翻译教育
11月11日消息,全球顶级翻译学院蒙特雷国际研究院(MIIS)宣布,将于2027年夏季关停线下研究生项目。该校曾以“翻译界哈佛”闻名,但近年因招生规模骤降、财务缺口扩大及AI技术冲击面临困境。学生反馈称,AI翻译效率提升近9倍,成本降低90%,“大模型初译+人工保障”模式已成主流,导致传统翻译教育需求萎缩。数据显示,中国97.1%的翻译企业采用技术工具,其中26%项目实现全机器翻译交付,33.2%采用“机翻+编辑”模式。北大与智联报告指出,编辑、翻译岗位招聘量因大模型影响显著下降,岗位要求反而提高。此事件折射出AI对传统翻译行业的颠覆性变革,教育机构需加速适应技术浪潮,重塑人才培养模式以应对行业结构性挑战。
美国关税重创日本车企,七大车企净利润首现集体下滑
11月10日消息,据《日经新闻》报道,2025财年4-9月,日本七大车企因美国关税、汇率波动等外部因素,合计面临约1.5万亿日元额外支出,创2020年以来同期新高,且五年内首次出现所有主流车企净利润集体下滑。以斯巴鲁为例,其同期净利润904亿日元,同比降45%,虽略高于市场预期,但营业利润同比暴跌54%至1026亿日元。营收2.3856万亿日元(增5%),全球销量47.3万辆(增5%),其中美国市场销量34万辆(增7%),占全球72%。然而,销售增长未转化为利润,主因是美国市场附加成本高达1544亿日元,叠加日元升值带来233亿日元汇兑损失。此次危机暴露日本车企对美出口的结构性脆弱性。美国关税政策直接推高成本,而汇率波动进一步放大损失。若外部环境持续恶化,日本车企需加速本土化生产或调整供应链以应对长期挑战,否则利润空间将持续承压。
中国激光产业领跑全球,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40亿美元
11月10日消息,全球激光设备市场销售收入达218亿美元,中国以56.6%的份额成为核心驱动力。中东地区因基建需求激增,激光切割设备需求年均增长超7%,中国产品凭借稳定性能与适用性广泛进入全球车间。出口方面,欧洲和东南亚占中国激光切割机出口总量60%以上,德国、越南、印度等国进口规模显著增长。中国高功率激光器国产化率已超70%,激光设备市场规模稳居全球一半以上。今年上半年,激光焊接机器及装置出口额达126.7亿元,激光加工机床出口额84.7亿元,高附加值智能产品出口比重持续提升。业内评价,中国激光产业凭借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势,正重塑全球工业制造格局。随着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40亿美元、增速超15%,中国有望进一步巩固其全球领导地位,并推动智能制造与绿色转型进程。
三星重启S26+全球首发2nm芯片,性能与骁龙8至尊版竞争
11月11日消息,因S25 Edge销量不佳,三星重启S26+型号。新机延续极简设计,机身三围158.4×75.7×7.35mm,内置4900mAh电池。核心亮点为全球首发Exynos 2600芯片——全球首款2nm手机芯片,采用1+3+6十核架构,主频3.8GHz/3.26GHz/2.76GHz,Geekbench单核3455分、多核11621分,多核性能与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持平,单核略弱。部分市场将提供骁龙版。此次重启,体现三星应对市场压力的策略调整,2nm芯片的商用标志手机行业进入新制程时代。尽管单核性能稍逊,但多核表现已达顶级水平,结合2nm工艺的能效优势,S26+有望在性能与续航间取得平衡,重振高端市场份额。
中荷半导体博弈现缓和迹象,安世芯片恢复供货
11月11日消息,荷兰在争夺安世半导体控制权后出现让步迹象,安世已恢复部分关键芯片发货。德国经济部发言人表示,希望短期许可快速发放以恢复供货,此举获德国汽车供应商欧摩威及大众中国负责人证实——两家企业均已收到首批安世芯片。中国商务部此前宣布对民用用途芯片出口予以豁免,此举被视为缓解车企芯片短缺的最强信号。此次中荷博弈缓和,既体现双方对供应链稳定的共同诉求,也反映出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话语权提升。分析认为,随着全球芯片竞争加剧,短期许可机制或成常态,而中国通过精准政策释放的善意,有望推动更多跨国企业恢复合作,稳定全球半导体产业链。
全球近40年首个新建水下居住舱“Vanguard”2026年启用
11月11日消息,英国初创企业Deep推出全球近40年来首个新建水下居住舱“Vanguard”,计划2026年永久部署于佛罗里达群岛国家海洋保护区。该舱可容纳4名科学家轮换驻留,开展珊瑚修复、物种普查、水下考古及宇航员训练等任务,单次海底驻留一周。舱内设计兼具功能性与舒适性,配备可变形长椅、隐藏式微波炉、钢制水槽及法式压滤咖啡壶,布局类似现代化房车。其核心创新在于同步加压技术,使舱内气压与外部水压一致,减少减压需求,提升每日潜水次数与连续作业时间。生命维持系统通过水面浮标输送空气与淡水,配备柴油发电机、Starlink卫星通信及废水处理装置,储备资源可支持72小时应急。Deep公司透露,后续Sentinel系列将升级至6米宽模块,支持50人驻留,最大深度225米,计划2027年推出。此项目不仅推动海洋科学研究,更瞄准永久性海底社区构建,加速人类向水生文明演进,具有里程碑意义。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EThANuMTF5X8TCoSWr9mXAN1cV2qFszKxpRPGzDkZK68MxeVcgsicJCN8vNDl2anmNWQLNQxSHWplAb3hGh2BgA/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EThANuMTF5XLicHfhPSs7bjvAHiaCea3Ezu0adglFMJULmvvIjxr5mnLjd1c8ibORYzkRvLPHIxQUgXOKjUWHhqFg/640?wx_fmt=other&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推荐阅读
风物长宜放眼量:蘑菇云2024年工作总结暨新年贺词
砸130亿抢建海底光缆!科技巨头的“海底圈地运动”
进博会见证 “低空革命”,解读中国万亿新赛道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EThANuMTF5X7r7TXOWOfwm7wIPSHs3JgiczBFN39fAiab8WoAH0ZEkMD7cIa38xE8KGBfHI0wFz3GUeAzb26OI6A/640?wx_fmt=other&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tp=web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