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博会圆满收官 | "一带一路"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学校共同体正式成立
作者:微信文章近日,古都西安,第三届中小学特色课程博览会暨西安特色课程现场会盛大启幕。在西安市教育学会的指导下,11月10-11日,作为大会核心论坛承办校,西安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以“立足本土文化·培育全球视野”为核心,举办"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建设现场会暨西安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为全国教育同仁呈现了“国际理解力课程”建设的实践路径。
01.
"一带一路"国际理解教育
课程学校共同体宣告成立
论坛期间,"一带一路"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学校共同体正式宣告成立。该共同体由西安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成都霍森斯小学、青岛大学双语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杭州市南肖埠小学、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浙江绍兴市海亮外籍人员子女学校、重庆市南岸区南坪实验小学、宁夏西夏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等八所国内学校共同发起。
共同体成员校
在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和校长智库教育研究院的指导下,共同体将以西安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为理事长单位,凝聚各成员校优质资源,共同推动国际理解教育向纵深发展。这也标志着国际理解教育正式迈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新阶段。
02.
四大权威专家+六大知名校长
共探国际理解教育新未来
本次论坛以“理论引领+实践驱动”为核心特色,汇聚了国内四大权威专家与六大知名校长。
在主旨报告环节,西安外国语大学校长吴耀武教授在《国际理解能力与国际传播效能》专题报告中深刻指出,“同理心”是培育学生国际理解力的核心要素,是实现有效跨文化沟通的重要基石。上海外国语大学梅德明教授、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马燕生主任、北京师范大学陈则航教授分别从全球胜任力培养、中国特色国际理解教育实践路径、国际课程比较研究等维度进行了深度阐释。
实践研讨环节,西安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西安外国语大学鄠邑区实验小学校长吕菲系统介绍了学校构建“双外语+多元化发展”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分享了学校作为外语特色校在国际理解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探索经验。成都霍森斯小学校长曾霞、杭州南肖埠小学校长林霞、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校长李凯、重庆市南坪实验小学党委副书记张燕、浙江海亮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校长王仁华分别展示了各校在国际理解教育领域的特色成果,呈现了多元化的实践路径。
03.
多语种课堂与模联活动展示
课程展示环节精彩纷呈,西安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师生通过三个维度展示了教学成果:中学生西班牙语课堂上,学生运用流利西语畅谈个人爱好,展现跨文化表达能力;小学英语课堂围绕“性别平等”“体育精神”等议题开展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模拟联合国活动中,学生以出色的辩论能力和国际视野,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的综合素养。
这些课例生动体现了学校在多语种教学与综合素养培育方面的创新融合。
04.
学校中层管理干部
实操进阶高级研修班
本次中小学特色课程博览会还同期举办了学校中层管理干部实操进阶高级研修班。研修班以"决胜中层"为核心目标,通过组织名校访学、开展专题报告、深入案例解读、举办情景工坊等多种形式,着力提升中层管理干部的实践操作能力,精准赋能教育管理者专业成长。
研修班学习最后一站在西安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进行复盘与成果转化,专家带领学员回顾访学收获,通过小组报告、交叉点评等生成《中层管理改进方案》,全方位提升中层管理干部专业素养。
【论坛上的我们】
△此次论坛成果丰硕,亮点纷呈。在专题研讨与交流之外,西安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及西安外国语大学鄠邑区实验小学的同学们献上了多语种节目、英语话剧、合唱、快板、中国大鼓等精彩才艺展示。这些节目不仅展现了学生们卓越的语言能力、艺术素养和自信风采,更生动诠释了学校在外语特色教育与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的丰硕成果,为论坛增添了一抹亮丽的青春色彩。
△本次论坛特别设置了由学生主导的校园参观环节。一支由本校学生组成的“小小讲解员”团队,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叙述,为与会嘉宾带来了沉浸式的参访体验。他们不仅是校园文化的讲述者,更是我校教育理念最真实的体现者,这一创新安排深受好评,成为论坛的一大亮点。
本届博览会通过专家报告、校长论坛、课程展示等多元形式,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对话的专业平台。新成立的"一带一路"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学校共同体也将进一步加强区域协作,为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创新动力和实践范例。未来,西安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将充分借鉴本届博览会的丰硕成果,依托自身外语教育与国际理解的优势,积极承担共同体核心校的职责,为构建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体系贡献智慧与力量。
END
稿件来源:党政办
终审:融媒体中心
大家都在看
三秦都市报
西安报业全媒体
△本次盛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