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花开 花开如画——海州湾小学“一带一路”劳动实践基地纪实
作者:微信文章丝路花开 花开如画
海州湾小学“一带一路”劳动实践基地纪实
在连云港海州湾小学的西南角,一条绿色的丝绸之路正悄然延伸。这里不是商旅往来的古道,却承载着更为珍贵的财富——知识与成长的种子。占地1100平方米的“一带一路”劳动实践基地,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生动的实践场景,成为校园里最富生命力的教育景观。
“一带一路“| 劳动实践
这片生态教育空间以“古丝路商旅”为设计主线,将连云港云雾茶、郑州花园口红薯、西安户县葡萄等地理标志作物串联成线,构建起一条跨越时空的农耕文化长廊。香樟、栾树等乔木撑起绿色的天空,葡萄长廊蜿蜒其间,与二十四节气科普牌相映成趣,共同打造出集农耕体验、生态科普、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立体课堂。
在中亚温室植物区内,这片微缩的“异域绿洲”成为了孩子们探索世界的窗口。这里不仅种植着苜蓿、欧洲大蒜等承载着丝路记忆的特色植物,更通过现代化的水培系统,展现着科技农业的无限魅力。孩子们时常驻足于清澈的水培箱前,屏息观察生菜洁白的根须如何在营养液中舒展,如同观察一个微缩的水下森林。他们小心翼翼地抚摸苜蓿叶片上柔软的绒毛,头碰头地争论着紫苏叶脉间银色斑点的奥秘。每一次轻轻的呵气在玻璃壁上凝成水珠,每一次好奇的触碰与热烈的讨论,都将抽象的书本知识转化为指尖可感的生动体验,让遥远的丝路风情与现代农业科技在此刻完美交融。
今年二月,当春寒尚未褪尽,师生们便在这里开启了耕耘的序章。铁锹翻动沉睡的泥土,指尖播撒希望的种子,水壶浇灌出生命的韵律。七个月后的金秋时节,这片土地已然化作一个动态的生命博物馆:棉花田里,翠绿棉桃渐次裂开,露出云朵般蓬松的棉絮;芝麻株顶着白色花簇节节攀升,生动诠释着“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古老智慧。
在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上,孩子们的身影是最动人的风景。他们穿行在作物间,眼眸里盛满对生命奇迹的惊叹——有的踮起脚尖轻触芝麻顶端的小花,有的蹲在棉田边,手指悬在裂开的棉桃上方,好奇中带着小心翼翼的珍视。
从春耕到秋收,这片基地不仅完成了从图纸到生态系统的蜕变,更见证了教育理念的升华。当孩子们亲手采摘自己种植的香瓜时,当科普牌前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叹声时,劳动教育真正实现了“知行合一”的育人价值。海州湾小学用实践证明:当教育扎根大地,每一粒种子都能成长为连接历史与未来、本土与世界的桥梁。
如今,这片生机盎然的实践基地正孕育着更多新的期待。丝路花开,花开如画——不仅开在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上,更开在每个孩子的心田里,续写着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动人篇章。在这里,孩子们收获的不仅是果实,更是对生命的敬畏、对劳动的尊重、对文化的认同,这些宝贵的品质将伴随他们走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END
图片|德育处
文字|德育处
编辑|王宇璇
审核|姚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