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5-11-26 09:32

AI顶会ICLR发布最严AI禁令!

作者:微信文章
最近学术圈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全球顶级的AI会议ICLR发布了最新的规定:如果论文使用了LLM(大语言模型)辅助但没有说明,一旦发现直接拒稿。



这次真的动真格了,新规里不仅针对作者,连审稿人都没放过。如果审稿人用AI去写那种充满套话的评审意见,不仅意见作废,审稿人自己投的论文也会被拒。

这个消息不管是对于搞研究的,还是对咱们写毕业论文的,信号都很明确:查重系统和审核标准正在全面升级。



现在的问题不仅仅是不能代写,而是连AI润色都被盯上了。

很多同学以为只是让AI改改语法、翻译一下没事,结果查重报告出来全是红的。

这是因为现在的检测规则早就变天了,以前那一套已经玩不转了。

为什么单纯的AI润色现在也行不通了?

很多人自己原创的内容,只是觉得语言表述的不够好,扔给AI润色了一下,结果AIGC检测率直接飙高。

这其实很好理解,不管是顶会的审稿人还是查重算法,他们判断你是不是AI,主要看你的说话方式。

AI生成的内容都有一个特点,它总是倾向于使用概率最高的词和最标准的句式。哪怕你只是让它改病句,它也会顺手把你的文章改成那种逻辑极其通顺、连接词用得特别标准的模版文。



这种文章读起来很流畅,但在检测系统看来,这种过于完美的表达就是最明显的AI特征。

你自己写的东西虽然可能有点瑕疵,但那才是人类真实的表达习惯。

一旦你让AI全面润色,就等于把这些真实的人类痕迹抹掉了。

越改越红的死循环是怎么回事?

还有一个很常见的情况。

很多同学看到查重红了,就去改,改完再润色,结果发现查重率不降反升。

其实这是因为你的语感已经被AI带跑了。



你越是想把句子改得专业一点、学术一点,就越容易去模仿AI那种“首先、其次、综上所述”的结构。

在不知不觉中,你写的句子结构和AI越来越像。

这时候你单纯靠自己去删减或者微调,是很难把这个AI味彻底洗掉的。



咱们该用什么样的工具来解决?

我说实话,现在完全不用AI也不现实,毕竟它整理逻辑或者做一些辅助性工作确实快。

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能保留AI的效率,但能把那个AI特征去掉的方法。

这也是我自己写论文时最头疼的问题。试过不少办法,最后发现还是得靠专门的工具来做结构调整。

我自己目前在用的是笔灵降AI,它算是我用下来比较顺手的一个。

传送门:https://ibiling.cn/paper-pass?from=gzhjiangairdgx1113

(复制到电脑浏览器体验更佳)



我之所以提它,是因为它不像很多工具那样只是简单的换词。很多降AI工具就是把“开心”换成“愉悦”,读起来特别别扭,改了也相当于没改。但笔灵它更多是在调整语序和句型结构。

比如把AI习惯用的长难句拆开,或者把被动语态改成主动语态,加一点人类写作时的自然表达。



这样改完之后,机器生成的特征就被打散了,变成了真正的书面语,而且原来的格式排版也能保留下来,这点对咱们赶时间交稿的学生来说挺省事的。



它支持知网、维普这些主流平台的算法,算下来大概3块钱一千字,也就是一瓶饮料钱,对于学生党压力不大。

如果你正卡在AIGC降不下来这个环节,可以试试用它把文章过一遍,效果通常比较稳。



写在最后

这次ICLR的新规虽然主要针对的不是我们,但它反映了整个学术界对AI内容的容忍度在降低。

大家写论文的时候真的要留个心眼,如果你用过AI辅助,哪怕只是润色,在提交给学校之前,最好自己先在AIGC检测平台检测一下。如果有问题,赶紧处理一下,把那些显眼的AI特征去掉。

毕竟学位证是自己的,稳妥一点总没坏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顶会ICLR发布最严AI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