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11-26 20:52

AI投资逻辑的转变

作者:微信文章
几个月前,一位老朋友问我,股市能买点啥,彼时,刚刚结束了大连的一场线下读者会,我也跟这位没到场的老友同步了一下我6月的持仓方向,建议买入科技+券商。

之前答应过朋友,在中美元首会晤后,提供下一个周期的新思路,由于多年累积下的拖延症,被我一直拖着,今天便用一篇迟到的文章,来向朋友致歉吧。

大家应该会发现,釜山会晤之前,我比较喜欢用的词是科技,看好围绕着openai英伟达的美国国家AI梯云纵,但釜山会晤后,我喜欢用的词变成了AI,看好的转向了Google和tesla等AI“新势力”。



这个变化,是随着这个世界的主要矛盾的变化而出现的。

简而言之,世界的主要矛盾,从中美之间的科技霸权争夺,变成了中美企业之间的AI霸权争夺。

企业AI的霸权,跟中美的科技争霸争夺,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的。

世界霸权争夺的大背景,是工业革命以来,中美欧俄等多个国家集团在能源开发,科技进步与规模化生产的带动下,累积了人类历史上最充足的资本与财富,拥有了近乎可以无限制印钞的融资工具箱。

AI争霸的大背景,同样是互联网革命以来,Google,Tesla,Meta、Apple、Microsoft,Oracle等科技巨头在互联网科技大爆炸的带动下,也积累了人类商业史上最充足资本,拥有了花样百出的融资工具。

那么,当这些拥有理论上可以无限弹药的集团一旦开始正面对抗,对抗带来的红利便会向周边外溢。

我们可以回顾拜登政府的四年。

为了围剿俄罗斯,通过无尽的输血,把泽连斯基打造成Sam Altman,把乌克兰打造成OpenAI,躲在乌克兰背后的军工集团则像躲在OpenAI背后的Microsoft一样赚得盘满钵满,

为了围剿中国,拉着印度日本和五眼联盟搞了好几年的资本市场梯云纵,把围绕着G7的西方主要经济体的资本市场,搞成了像围绕美股“七巨头”的科技股一般连续上涨。

为什么拜登政府要不惜一切代价,哪怕让美国背上永远也还不起的债务,也要组团带着小弟们围剿中俄?

绝不是因为什么那点经济利益,这点微薄的收益与投入相比,跟AI巨头们投入了数万亿美元,却只能按照几十美元收取ai聊天软件的订阅费差不多。

不惜代价遏制中俄的背后,是因为美国更害怕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中,像他的表亲英国那样,失去对全球秩序的统治权。

同样,全球的互联网巨头们不计代价不计后果的投入AI,要给AI初创公司极高的估值收购,给员工极高的期权激励,不是因为资本家变好了,而是因为其他的资本家的威胁。

不惜代价投资AI的背后,因为这些互联网时代崛起的巨头,也害怕自己在AI时代,成为当年的IBM、Netscape、Yahoo......那些被他们踢下牌桌的老对手。

咱们都是经历过疫情的人,对于牌桌上的大佬们来说,自由诚可贵,利润价更高,若为安全故,两者皆可抛。

拜登斥巨资援助乌克兰并不会给美国带来经济利益,但此战过后俄罗斯再无挑战美国的实力,互联网巨头投资的AI公司和项目,利润也无法覆盖他们庞大的资本开支,但战争有利于他们的股东,也可以极大地避免自己被竞争对手所击败。

近期虽然因为大佬们集体唱衰AI,英伟达也自釜山会晤后跌了一个月,但大家并不要担心AI泡沫会那么快破灭,就像前些年穷兵黩武的美国,这些富可敌国的互联网企业只要还能向资本市场借到钱,他们就一定会把这场烧钱大战进行到底。

至于什么时候这场AI烧钱大战会终结?

参考特朗普对华对俄全面收缩的政府,需要熬到他们也跟美国政府一样,很难再从从市场借到便宜的钱......需要他们在多个领域战略收缩,需要他们启动Doge部门来全面削减成本.......

至于本轮AI短期调整的背后,则是世界底层叙事逻辑的换轨期。

在釜山会晤之前,底层叙事是中美争霸,从防疫到AI霸权,凡事威胁到的是中美两国的国家安全底线的,都是两国要优先解决的问题。

20年突然昂贵的防疫物资,21年突然昂贵的生活物资,22年突然昂贵的石油天然气,23年突然昂贵的英伟达AI显卡,24年突然昂贵的黄金......站在大国博弈与安全的角度,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但中美釜山会晤之后,底层叙事是互联网巨头的争霸,事物的发展逻辑,变得依附于各位互联网巨头生死的安全底线。

举几个容易理解的例子,蓝色字体代表大政府思路,红色字体代表小政府思路:

如果是基于美国的国家安全,英伟达的高端显卡,是绝不可能卖给中国的,

但如果是基于英伟达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生存,英伟达的高端显卡就必须卖给中国扩大市场份额,否则他们就有可能败给Google,tesla,甚至中国华为等竞争对手。

如果是基于美国的国家安全考虑,美国的资本市场就必须像过去几年那样一直唱响美国ai光明论,不断给相互持股的ai梯云纵提供廉价融资。

但如果是基于美国AI企业的生存安全考虑,那么各种针对ai的负面言论就可以如近期般涌现,有利于推动市场化的洗牌,加速行业的竞争与发展。

如果是基于美国的国家安全,在中国等国家有广泛人脉网,帮助openai解决监管和市场准入难题的董事萨默斯必须要不惜代价被保护,

但如果是基于Google,meta,tesla等急欲开拓全球AI企业的生存考虑,就有借助爱泼斯坦案,支持干掉openai在政治圈代理人萨默斯的动机。



所以,美股层面上,现在是以英伟达为代表的美国国家AI安全的叙事退潮,与以Google,Tesla为代表的美国ai企业叙事崛起的换挡期。

釜山会晤后,全球层面不再是以OpenAI英伟达为叙事逻辑的美国国家AI梯云纵,而是Google生态梯云纵、Tesla生态梯云纵,Meta生态梯云纵.......经过这一轮调整后,会进入到百花齐放吹牛逼的阶段,到处都是美版贾跃亭......



同样的,中国资本市场也在釜山会晤后迎来一轮换轨。

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讲的以国产替代为代表的科技叙事,重点是解决美西方卡脖子的安全问题,其中的代表是半导体芯片。

对标美国的AI梯云纵,中国政府化身成一只看不见的大手,攒了一个宣传局,deepseek、寒武纪、宇树科技...等一批毫无股权关系,但却有实力跟美国掰手腕的企业,组成了中国的AI科技强国的版图。

釜山会晤后,中国资本市场的叙事逻辑将回归企业生死安全的逻辑,

是面对Google,Meta,Tesla,Apple等企业的高歌猛进,中国的互联网平台与科技巨擘们为了避免被竞争对手碾压至死,也会如当年Google入华时那样迸发出活力。

他们会搞起腾讯梯云纵,阿里梯云纵,字节梯云纵,华为梯云纵,甚至百度京东梯云纵......要通过不断的投资入股中国的AI初创企业,重启对消费企业和基础设施进行AI化改造,斥重金雇佣媒体甚至大老板频频亲自露脸来唱响自家企业的光明论。

作为一个“补作业”的文章,最后再简明扼要的总结一下,基于安全的角度,釜山前,老板觉得重要就会值钱,釜山后,马老板们觉得重要就会值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投资逻辑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