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ang 发表于 2005-11-13 19:41

原帖由 骑车的 于 2005-11-13 17:38 发表


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f64

  这里值得一题的是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一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 ...


理解中。。。
谢谢!

老虾 发表于 2005-11-14 14:08

原帖由 FanFan 于 2005-11-12 23:35 发表
不要太在乎虚化效果的好坏,没有虚化有没有虚化的拍法。而现在photoshop的普及和环境人像的流行也开始带动小光圈人像。这次科隆艺术展展出的photo.net获奖人像作品中起码有百分之50是环境人像,光圈起码都在f8以上 ...


Fanfan,追求背景虚化,讨论Bokeh是很多摄影爱好者的必经之路,不能在开始就用老布的标准衡量大伙.刚起步也不要说什么情感,情绪啥的,应该先学会怎么样使用相机

Fry 发表于 2005-11-14 18:09

所以说,我们应该……

原帖由 wiely 于 2005-11-13 13:37 发表



早就跟你解释过,关键是拍摄的内容,手法和艺术其实是垃圾。

君不见,日本A片无论是拍摄,用光,都是DV水平,可是人家劈开大腿以后,收视率比国际大片还高。:lol:
努力钻研日本a片的拍摄,用光:lol:

bierfass 发表于 2005-11-18 01:51

原帖由 老虾 于 2005-11-14 14:08 发表



Fanfan,追求背景虚化,讨论Bokeh是很多摄影爱好者的必经之路,不能在开始就用老布的标准衡量大伙.刚起步也不要说什么情感,情绪啥的,应该先学会怎么样使用相机
同意虾的说法,这些基础知识掌握好了,今后可以随心所欲的情感情绪。再牛逼的片子也不外乎是测光和对焦搞出来的。

Katze 发表于 2006-6-27 09:31

感兴趣的话题

正道 发表于 2006-6-27 11:13

最近看了很多据说是上个世纪的摄影大师们拍的著名的或者好的照片,发现一个共性,那就是,凡是拍人的,如果不是用了长焦,那么绝大部分是没有考虑虚化的问题的,他们宁愿用高感光胶卷让颗粒变大些,也要把光圈放到f8左右,以保证焦距范围足够大而能覆盖整个画面。
还有,这些照片,大部分是横构图的。。。

CATIA 发表于 2006-6-27 17:43

讨论很精彩!!!!

FanFan 发表于 2006-6-27 18:43

原帖由 正道 于 2006-6-27 12:13 发表
最近看了很多据说是上个世纪的摄影大师们拍的著名的或者好的照片,发现一个共性,那就是,凡是拍人的,如果不是用了长焦,那么绝大部分是没有考虑虚化的问题的,他们宁愿用高感光胶卷让颗粒变大些,也要把光圈放到 ...
差点就把你当成我马甲$汗$

1911 发表于 2006-6-27 18:45

doggieberry 发表于 2006-6-29 14:34

这也是我想知道的东西。。。今天拍到的那只蜗牛,LG说如果景深再大一点就好了。。。然后就是一顿光圈、光圈值的名词。。。有些我可以理解,但是一下子仍不能把所有东西搞明白。。。景深大了,虚化作用就弱了?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在学用相机,很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