眠子
发表于 2005-12-21 19:51
胡军与爸爸胡宝善、大伯胡松华
胡军的父亲胡宝善是著名歌唱家,那首曾家喻户晓的《我爱这蓝色的海洋》就由他创作演唱的;伯父胡松华更是大名鼎鼎。家庭熏陶加上自己的勤学好思,使胡军无论是演戏还是面对采访都表现得有底气、有感悟。
眠子
发表于 2005-12-21 19:52
英氏家族
英若诚的祖父英敛之是满洲正红旗人,祖母爱新觉罗•淑仲则是皇族。《大公报》及辅仁大学都是英敛之创立的
英千里是英若诚的父亲,是英氏家族的第二代名人。12岁便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学成回国后,到辅仁大学任教授。英千里的英文水平颇高,钱钟书曾回忆说:“蒋介石曾说要找两个国内英文讲得最好的人给他做翻译,一个是我,一个就是英千里。”
英若诚之母蔡葆真出身宦门,其父蔡儒楷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山东省长。解放后蔡葆真曾任北京儿童图书馆馆长。
英氏家族第一位走上演艺之路的是英若诚的姑姑英茵。她原名英凤珍,是当时明星电影公司二厂的演员,曾演过《压岁钱》和《十字街头》等片,后因故自杀。据说,曹禺先生《日出》中陈白露的形象就是以英茵为原型的。
英若诚之妻吴世良同样也是一位表演艺术家和翻译家。与英若诚是清华同学。毕业后他们结成伴侣,共同分配到了北京人艺。因为出色的英语水平,吴世良女士还担任过曹禺先生的秘书并为周总理做过翻译。
<十字街头>左为英茵,中间的不用我说了,是白杨
英若诚1929年出生在北平,1945年考入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系,在清华大学读书时,他就开始翻译外国的书籍及论文。18岁那年,他把爱森斯坦写的《电影感》译成中文,其翻译水平之高得到了当时正在清华大学任教的著名外国文学专家王佐良教授的高度赞赏。
几十年来,英若诚曾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引人入胜的人物形象:像《龙须沟》里的三元茶馆掌柜、《骆驼祥子》里的车厂主刘四、《茶馆》中的老刘麻子和小刘麻子等。英语“科班出身”的他更将莎士比亚的《请君入瓮》、米勒的《推销员之死》等多部剧作名著翻译成中文,并将中国话剧舞台上的优秀剧作《茶馆》、《王昭君》、《家》等译成英文……
英达是英若诚的儿子。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到美国学习导演专业,回国后在《最后的贵族》、《围城》中的出色表现让他声名鹊起。他导演的《我爱我家》、《东北一家人》等情景喜剧红遍了大江南北,开创了一个中国情景喜剧的时代。
另外,宋丹丹是英达的前妻,这是众所周知的。梁欢是作家谌容之女,是英达现任妻子。
英壮是英若诚四弟的儿子。几年来,英壮先后导演和主演了《候车大厅》、《候车室的故事》等不少情景喜剧。
英宁是英若诚五弟之子。在几部由英达、英壮执导的电视剧中,英宁担任了制片人。赵明明是他的夫人,他们1992年结婚。《蝴蝶兰》里赵明明的无赖哥哥就是英宁演的。赵明明是他的夫人
眠子
发表于 2005-12-21 19:53
温海波、温海涛兄弟
哥哥温海波,还珠格格里的福伦,尔康的爸。
弟弟温海涛,生前拍的最后一个剧《黑洞》。死时47岁。
眠子
发表于 2005-12-21 19:54
孙周、孙淳兄弟
孙周系知名导演,他执导过《漂亮妈妈》、《荆轲刺秦王》、《周渔的火车》等电影
孙淳
有味道的男人,生于1956年。
孙淳是一位实力相当不俗的演技派,出道很早,但却始终没有赢得应该具备的知名度。陈凯歌的《大阅兵》,他是一号男主角,张艺谋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他也有上佳的表现。最近的电视剧《走向共和》他为饰演窃国大盗袁世凯,增肥数十斤,敬业精神堪比罗伯特.德尼罗。为人低调,痴迷于表演但却从不滥接剧本。
往事
发表于 2005-12-21 20:05
沙发还是插对???
me100
发表于 2005-12-21 20:20
原来胡军大伯是胡松华啊!
dkny_de
发表于 2005-12-21 20:58
原帖由 眠子 于 2005-12-21 19:53 发表
温海波、温海涛兄弟
哥哥温海波,还珠格格里的福伦,尔康的爸。
弟弟温海涛,生前拍的最后一个剧《黑洞》。死时47岁。
:o他怎么死的啊
可可猪
发表于 2005-12-21 21:32
原帖由 me100 于 2005-12-21 20:20 发表
原来胡军大伯是胡松华啊!
是啊。。真是不看不知道。。。
小胖
发表于 2005-12-21 21:38
$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
河马妈
发表于 2005-12-21 22:16
李小路她妈比她漂亮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