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光面——阳春面
说到阳春面,我总想到徐立德在三反五反的时候战战兢兢的捧着阳春面的样子(上海的早晨),所以它给我的印象总是觉得很可怜的时候才吃的东西,其实它是很好吃的…… 阳春面的好吃全在它的汤,在家的时候,妈妈多用鸡汤来做,这里的鸡没什么味道,我就小小变化一下,用骨头汤来做了。今天,我是用扁尖(小竹笋)、平菇、肉骨头来做的。
其实,简单的东西也有很感人的时候……
一碗阳春面栗良平(日本)
对于面馆来说,最忙的时候,要算是大年夜了。北海亭面馆的这一天,也
是从早就忙得不亦乐乎。
平时直到深夜十二点还很热闹的大街,大年夜晚上一过十点,就很宁静
了。北海亭面馆的顾客,此时也像是突然都失踪了似的。
就在最后一位顾客出了门,店门要关门打烊的时候,店门被咯吱咯吱地拉
开了。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走了进来。六岁和十岁左右的两个男孩子,一身
崭新的运动服。女人却穿着不合时令的斜格子的短大衣。
“欢迎光临,”老板娘迎上前去招呼着。
“……唔……阳春面……一碗……可以吗?”那女人怯生生地问。
那两个小男孩躲在妈妈的身后,也怯生生地望着老板娘。
“行啊,请,请这边坐,”老板娘说着,领他们母子三人会到靠近暖气的
二号桌,一边向柜台里面喊着,“阳春面一碗!”
听到喊声的老板,抬头瞥了他们三人一眼,应声道,“好——咧!阳春面
一碗——”
案板上早就准备好的,堆成一座座小山似的面条,一堆是一人份,老板抓
起一堆面,继而又加了半堆,一起放到锅里。老板娘立刻领悟到,这是丈夫特
意多给这母子三人的。
热腾腾香喷喷的阳春面放到桌上,母子三人立即围着这碗面,头碰头地吃
了起来 。
“真好吃啊!”哥哥说。
“妈妈也吃呀。”弟弟夹了一筷面,送到妈妈的口中。
不一会儿,面吃完了,付了150元钱。
“承蒙款待。”母子三人一齐点头谢过,出了店门。
“谢谢,祝你们过个好年!”老板和老板娘应声回答着。
过了新年的北海亭面馆,每天照样忙忙碌碌。一年很快过去了。转眼又是
大年夜了。
和以前的大年夜一样,忙得不亦乐乎的这一天就要结束了。过了晚上十
点,正想关门打烊的时候,店门又被拉开了。一个女人带着两个男孩走了进
来。
老板娘看到那女人身上那件不合时令的斜格子短大衣,就想起了去年大年
夜的那三位最后的顾客。
“…唔……一碗阳春面……可以吗?”
“请,请里边坐,”老板娘将他们带到去年同样的二号桌,“阳春面一碗
——”
“好——咧!阳春面一碗——”老板应声回答着,并将已经熄灭的炉火重
又点燃起来。
“喂,孩子他爹,给他们下三碗,好吗?”
老板娘在老板耳边轻声说道。
“不行,如果这样做,他们也许会尴尬的。”
老板说着,抓了一人半份的面下了锅。
桌上放着一碗阳春面。母子三人边吃边谈着,柜台里的老板娘能听他们的
声音。
“真好吃……”
“明年还能来吃就好了……”
吃完后,付了150元钱。老板娘对着他们的背影,“谢谢,祝你们过个好
年!”
这一天,被这句说过几十遍乃至几百遍的话送走了。
随着北海亭面馆的生意兴隆,又迎来了第三年的大年夜的晚上。
从九点半开始老板和老板娘虽然谁都没说什么,但都显得有些心神不定。
十点刚过,雇工们下班走后,老板和老板娘立刻就把墙上挂着的各种面的价格
牌,一一翻了过来。赶紧写好“阳春面150元。”其实,从今年夏天起,随着
物价的上涨,阳春面的价格已经是200元一碗了。
二号桌上,在30分钟以前,老板娘就已经摆好了“预约席”的牌子。
到十点半,店里已经没有客人了。但老板和老板娘还在等待着那母子三人
的到来。
他们来了。哥哥穿着中学生的制服,弟弟穿着去年哥哥穿的那件略大的旧
衣服,弟兄两人都长大了,有点认不出来了。母亲还是穿着那件不合时令的有
些褪色的短大衣。
“欢迎光临。”老板娘笑着迎上前去。
“……唔……阳春面两碗……可以吗?”女人怯生生地问。
“行,请,请里边坐。”
老板娘把他们领到二号桌,若无其事地将桌上的那块“预约席”的牌子藏
了起来 。对柜台喊着,
“阳春面两碗!”
“好——咧!阳春面两碗——”
老板应声答着,把三碗面的份量放进了锅里。
母子三人吃着两碗阳春面,说着,笑着。
“大儿,淳儿,今天,我做母亲的想要向你们道谢。”
“道谢?向我们……为什么?”
“实在是,因为你们的父亲死于交通事故,生前欠下了八个人的钱。我把
抚恤金全部还了债。还不够的部分,就每月五万元分期偿还。”
“这些我们都知道呀。”
老板和老板娘在柜里,一动不动,凝神听着。
“剩下的债,到明年三月就可以还清了。可实际上,今天就可以全部还
清。”
“啊,真的?妈妈。”
“是真的。大儿每天送报纸赚钱支持我,淳儿每天买菜烧饭帮助我,所以
我能够安心工作。因为我努力工作,得到了公司的特别津贴,所以现在能够全
部还清债款。”
“好啊!妈妈,哥哥,从现在起,每天烧饭的事还是包给我了。”
“我也继续送报。弟弟,我们一起努力吧!”
“谢谢!真是谢……谢……”
“我和弟弟也有一件事瞒着妈妈,今天可以说了。这是在11月的星期天,
我到弟弟学校去参加家长会。这时,弟弟已经藏了一封老师给妈妈的信……弟
弟写的作文如果被选为北海道的代表,就能参加全国的作文比赛。正因为这
样,家长会那天,老师要弟弟自己朗读这篇作文。老师的信如果给妈妈看了,
妈妈一定会向公司请假,去听弟弟朗读作文。于是,弟就没有把这封信交给妈
妈。这事,我还是从弟弟的朋友那里听来的。所以,家长会那天,是我去
了。”
“哦,原来是这样那后来呢?”
“老师出的作文题目是,《你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全体学生都写
了。弟弟的作文题目是《一碗阳春面》。一听题目,我就知道是写的北海亭面
馆的事。弟弟这家伙,怎么把这种难为情的事写出来,我这么想着。”
“作文写的是,父亲死于交通事故,留下了一大笔债。母亲每天从早到晚
拼命工作,我去送早报和晚报……弟弟全都写了出来。接着又写,12月31日
的晚上,母子三人吃一碗阳春面,非常好吃……三个人只买了一碗阳春面,可
面馆的叔叔阿姨还是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谢谢我们,祝我们过个好年。听到
这声音,弟弟的心中不由地喊着,‘不能失败!要努力!要好好活着!’因
此,弟弟长大成人后,想开一家日本第一的砚,也要对顾客说,‘努力吧,祝
你幸福,谢谢。’弟弟大声地朗读着作文……”
此刻,柜台里竖着耳朵,全神贯注地听着母子三人说话的老板和老板娘不
见了。在柜台的深处,只见他们两人面对面地蹲着,一条手巾,各执一端,在
擦着那不断夺眶而出的泪水。
“作文读完后,老师说,‘今天淳君的哥哥代替他母亲来参加我们的家长
会,现在我们请他来说几句话……’”
“这时哥哥说什么……”弟弟疑惑地享望着哥哥。
“因为突然被叫上去说话,一开始,我什么也说不出……‘诸君一直和我
弟弟很要好,在此,我谢谢大家。弟弟每天做晚饭,放弃了俱乐部的活动,中
途回家。我做哥哥的,感到很难为情。方才,弟弟的《一碗阳春面》刚开始读
时,我感到很丢脸。但是,当我看到弟弟激动地大声朗读时,我心里更感到羞
愧。这时我想,决不能忘记母亲买一碗阳春面的勇气。兄弟们,齐心合力,为
保护我们的母亲而努力吧!从今以后,请大家更好地和我弟弟结成朋友。’我
就说了这些……”
母子三人,静静地,互相握着手,良久。继而又欢快地笑了起来。和去年
相比,像是完全变了模样。
作为年夜饭的阳春面吃完了,付了300元。
“承蒙款待。”母子三人深深地低头道谢后,走出了店门。
“谢谢,祝你们过个好年!”
老板和老板娘大声地向他们祝福着,目送着他们远去……
又是一年的大年夜降临了。北海亭面馆里,晚上九点一过,二号桌上又摆
上了’预约席“的牌子 ,等待着母子三人的到来。可是,没看到那三人的身
影。
一年,又是一年,二号桌始终默默地等待着。可母子三人还是没有出现。
北海亭面馆因为生意越来越兴隆,店内重又进行了装修。桌子、椅子都有
换了机关报的。可二号桌却仍然好故。老板夫妇不但没感到不协调,反而把二
号桌安放在店堂中央。
“为什么把这张旧桌子放在店堂中央?”有的顾客感到奇怪。
于是,老板夫妇就把“一碗阳春面”的事告诉他们。并说,看到这张桌
子,就是对自己的激励。而且说不定哪天那母子三人还会来,这个时候,想用
这张桌子来迎接他们。
就这样,关于二号桌的故事,使二号桌成了“幸福的桌子”。顾客们到处
传诵着。有人特意从远方赶来。有女学生,也有年轻的情侣,都要到二号桌上
吃一碗阳春面。二号桌也因此而名声大振。
时光流逝,年复一年。这一年的大年夜又来到了。
这时,北海亭面馆已经是同一条街的商店会的主要成员。大年夜这天,亲
如家人的朋友、近邻、同行,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都来到了北海亭。在北海
亭吃了过年面,听着除夕夜的钟声,然后亲朋好友聚集起来,一起到附近的神
社去烧香磕头,以求神明保佑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厄除运开。这种情形,
已经有五六年的历史了。
今年的大年夜当然也不例外。九点半一过,以鱼店老板夫妇双手捧着装满
生鱼片的大盆子进来为信号,平时亲如家人的朋友们大约三十多人,也都带着
酒菜,陆陆续续地会集到北海亭,店里的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
知道二号桌由来的朋友们,嘴里虽然没说什么,可心里都有在想着,今年
二号桌也许又要空等了吧。那块“预约席”的牌子,早已悄悄地站在二号桌
上。
狭窄的座席之间,客人们一点一点地移动着身子坐下,有人还招呼着迟
到的朋友。吃着面,喝着酒,互相夹着菜。有人到柜台里去帮忙,有人随意拉
开冰箱拿来东西。什么廉价出售的生意啦,海水浴的艳闻轶事啦,什么添了孙
子的事啦。十点半时,北海亭里的热闹气氛到达了顶点。
就在这时,店门被咯吱咯吱地拉开了。人们都向门口望去,屋子里突然静
了下来。
两位西装笔挺,手臂上搭着大衣的青年走了进来。这时,大伙都松了口
气,随着轻轻的叹息声,店里又恢复了刚才的热闹。
“真不凑巧,店里已经坐满了。”老板娘面带着歉意说。
就在她拒绝两位青年的时候,一位身穿和服的妇人,深深低着头走了进
来,站在两位青年的中间。
店里的人们,一下子都屏住了呼吸,耳朵也竖起来了。
“唔……三碗阳春面,可以吗?”穿和服的妇人平静地说。
听了这话,老板娘的脸色一下子变了。十几年前留在脑海中的母子三人的
印象,和眼前这三人的形象重叠起来了。
老板娘指着三位来客,目光和正在柜台里找韭菜的丈夫的目光撞到一处。
“啊!啊……孩子他爹!”
面对不知所措的老板娘,青年中的一位开口了。
“我们就是14年前的大年夜,母子三人共吃一碗阳春面的的顾客。那时,
就是这一碗阳春面的鼓励,使我们三人同心合力,度过了艰难的岁月。这以
后,我们搬到母亲的亲家滋贺县去了。”
“我今年通过了医生的国家考试,现在京都的大学医院里当实习医生。明
年四月,我将到札幌的综合医院工作。还没有开面馆的弟弟,现在京都银行里
工作。我和弟弟商谈,计划了这生平第一次的奢侈的行动。就这样,今天我们
母子三人,特意来拜访,想要麻烦你们烧三碗阳春面。”
边听边点头的老板夫妇,泪珠一串串地掉下来。
坐在靠近门口桌上的蔬菜店老板,嘴里含着一口面听着,直到这时,才把
面咽下去,站起身来。
“喂喂!老板娘,你呆站着干什么!这十年的每一个大年夜,你都为等待
他们的到来而准备着,这十年后的预约席,不是吗?快!请他们上座,快!”
被蔬菜店老板用肩一撞,老板娘这才清醒过来。
“欢……欢迎,请,请坐……孩子他爹,二号桌阳春面三碗——”
“好咧——阳春面三碗——”可泪流满面的丈夫却应不出声来。
店里,突然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和鼓掌声。
店外,刚才还在纷纷扬扬的飘着的雪,此刻也停了。皑皑白雪映着明净的
窗子,那写着“北海亭”的布帘子,在正月的清风中,摇曳着,飘着…… 怎么做的呀~~ 口水滴啊滴~~~!:p 小麦贴了一篇课文~~~好象是初中时候学到的 :rolleyes: 就是烧锅开水,下面,面熟了就捞出来,洒点葱花,浇上汤,最简单不过了。
TO 公主:虽然排骨都带点肉,不过我觉得排骨还好啦,面也放得不多,热量不会太厉害的,最重要的是好吃。要不你也来一碗?:)
好象,我们是高中学到的。温故而知新。 阳春面,我家猪猪也经常做,方便,简单,好吃!
不过做的没有小麦讲究,他就用一般的水做,没有鸡汤耶,而且面汤里的酱油也多些。下次也让他按你的方子做一次,看着就那么好吃:D 最初发表由 兔咪咪
阳春面,我家猪猪也经常做,方便,简单,好吃!
不过做的没有小麦讲究,他就用一般的水做,没有鸡汤耶,而且面汤里的酱油也多些。下次也让他按你的方子做一次,看着就那么好吃:D
嘿嘿,可以想象男生做这个时候的懒惰样。我有一个同学连葱都不愿意切,整根放进去,还名曰:猛龙过江。不过做阳春面应该不放酱油吧?!·!·!……阳春者,阳春白雪也。阳春面就取一个汤清味鲜。不过我也 吃到过德国简易版,我同学就开水加点鸡精,味道也不错。 可能是因为我家猪猪酷爱酱油的缘故,连喝鸡汤也要加酱油,每次看他糟蹋我辛苦熬的鸡汤就痛心呀!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