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小姐 发表于 2006-1-30 09:55

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

美国英语(American English或U.S. English,又称美式英语)是在美国使用的一种英语形式。它在美国是最主要的语言。根据1990年人口普查,97%的美国居民可以“好”或“很好”的使用英语,只有0.8%的人完全不使用英语,而1890年有3.6%。到2005年,三分之二以上的英语母语者使用美式英语。

历史

英国对北美殖民地时期,英语开始传入北美大陆。英语母语者第一次迁移到美国的移民潮是在17世纪。当时在北美还有使用荷兰语、法语、西班牙语和瑞典语的人。
维吉尼亚詹姆斯敦成立于1607年(英国在北美的第一块殖民地)。
新英格兰普利茅斯殖民地成立于1602年的马萨诸塞州普利茅斯。
1664年,英国部队占领新尼德兰。
1763年,英国取得了新法兰西这片法国殖民地和西班牙的殖民地佛罗里达。

音韵学

同英式英语相比,很多方面美式英语在音韵上是趋于保守的。有人认为北美一些乡下的口音和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英语一样,这点尚在讨论。不过同当代英格兰本土口音相比,美国中西部北部的标准美式英语在发音上还要更贴近于17世纪的英语。美式英语发音保守的主要原因,是它混杂了来自不列颠群岛的各种方言。美国东海岸地区因为和英格兰关系密切,当时英国仍然处于优势地位,在英式英语发展的同时美国东海岸口音也随之发生变化。美国内陆地区和英国接触相对较少,原先的口音就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下来。

大多数当代北美英语都有卷舌音(rhotic,又称翘舌音),字母r在辅音前也要发“儿化音”;英式英语虽然当今没有卷舌音,但在17世纪时英格兰各地全是这样。受爱尔兰英语及苏格兰英语的影响,卷舌音更是进一步在美国发展。大多数北美英语方言中,字母R的发音都是一个卷舌半元音,而不是颤音。“er”音在fur(重读)和butter(非重读)中,用国际音标标记为[ɝ]和[ɚ],但在美式英语中是一个“儿化的单元音”。

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的差异

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有一些小的差异拼写和语法上都有一些小的差异,其中一部分是美国英语把英国英语中不规则的拼写法规则化。与20世纪的语言改革不同(例如土耳其的字母改革,挪威的拼写改革),美国的拼写改变不是由政府驱动的,而是由课本或字典的编撰者发起的。

美国的第一本字典是由诺亚·韦伯斯特于1828年编写的。当时美国是一个新兴国家,而韦伯斯特的贡献是显示了这个地区的方言是有别于英国的,所以他写了一部包含有很多与标准写法不同的字典。很多次都是由韦伯斯特首先发起的。韦伯斯特也支持当时很多词的“简化”。不过,他提倡的简化词中有很多(并不是所有)与原来的词并行为人们日常普遍使用,使得情况进一步混乱。

很多的词从标准英式英语中缩减。一些例如像centre(中心)被center取代,并且还有很多不同的写法。然而,美式英语更喜欢发音上更长的单词,而英式英语更偏于省略式:如美式英语常用transportation,英式英语常用trasport。而且英式英语更多选用逆构词法:如从burglar这个词衍生岀的动词,在美式英语中经常用burglarize,而在英式英语中更多用burgle。


British Engl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现代英语在发展过程之初本来并无英国英语(BritishEnglis----BrE)和美国英语(American English—AmE)的分野,不过到了20世纪,由于美国开始参与世界事务,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更充分展示了超强的国力在世界舞台上扮演领导的角色,自然地美国人所讲的英语在世界各地,甚至在英国本土都引起了各界人士的相当程度的注意、讨论和研究。
那么英语自17世纪初期随着英国人向新大陆的殖民潮流入美洲后约四百年间,在新的大环境中起了什么变化而形成了今日的美式英语呢?

根据语言学家的研究其主要原因有下列三项:

(1)旧词新用:那些到了新世界的殖民者为配合新环境的需要而把原用的单词移来指说新的近似事物。例如“corn”,在英国的原义是指“谷物,尤指一个地区的主食谷物,在英国是指小麦(wheat)”。可是当时的英国人在新大陆看到的印地安人的主食谷物并不是小麦,而是玉米(maize),然后他们仍称以“corn”,并在前面加个“Indian”以别于英国的“corn”。这种“Indian corn”的用例最早出现于1697年,后来“Indian”渐渐不用而只用“corn”直指“玉米”。今天我们说“爆玉米”为“pop-corn”,绝对没有人说“pop-Indian-corn”。

(2)就地吸收原住民用语:AmE吸收了不少的印地安原住民的词汇,以动植物名称和地名为多。例如:

地名:Ohio俄亥俄州(原指Ohio河,是beautiful water的意思);Mississippi密西西比州(原指Mississippi河,是Father of waters的意思);Kentucky肯塔基州(land of tomorrow的意思),etc.

动物名:moose麋;raccoon浣熊;skunk臭鼬;etc.

植物名:hickory[>O!E+T!]山胡桃;sequoia美洲杉;squash南瓜之类;etc.

(3)移民族群母语的交融:新大陆早期的殖民者以及美国建国后入籍美国的移民并非只来自英国,实际上来自欧洲各国和世界各地。这些四面八方来的移民带着他们的母语就地和英语不断地产生交融,这也是构成AmE特征的主因之一。例如:

chop-suey[>CM&A>su:i]:杂碎(一种有肉或鸡肉及米饭、洋葱等的美式中国菜,源自广东话,韦氏大字典已正式收录)

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收录于①NIC's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 Phrases② Essential American Idioms)

有些语言学家在担心BrE与AmE的分野会不会随着时代的演进而越来越扩大。但是自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经过半世纪以来,由于交通、传播媒体以及信息的快速发达和交流,事实却证明了BrE与AmE也跟着产生交融,彼此之间的差异越来越缩小。例如AmE的“fall(秋天),OK(All right),etc.”今天在英国也很通顺,反过来BrE的“lift(升降机),sweets(糖果),etc.”在美国也没有格格不入的现象(详请参阅第二十四章)。

当今,大陆的英语教学动向仍然停留在以BrE为主的阶段,但是在可预期的将来AmE可能会随着美国人在大陆活动的增加而趋于增强其影响。



从欧洲“三角恋”到英美“单相思”

  欧洲有句谚语可以反映英法德的“三角恋爱关系”。德国人喜欢英国,英国人却不喜欢德国,法国人喜欢德国,德国人却看不起法国人。英国人喜欢法国,法国人却看不起英国人。英美政府间的关系十分特殊,民间的情况却有些“单相思”的情况。具体说,一般美国人对英国都有十分特殊的情感。像麦当娜拼命要嫁给“有文化的英国老公”。好莱坞明星纷纷到伦敦购置房产。一些美国年轻人把在英国举行婚礼看成是寻根之旅。英国年轻人对美国也比较认同。在英国国家科学博物馆的展览大厅,赫然展示着美国“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登上月球的成果。说明英国人把美国的科技成果看成是大英帝国文化的一种延伸。因此,英国人对美国的霸权并不嫉妒。

[ 本帖最后由 芙蓉小姐 于 2006-1-30 10:03 编辑 ]

娃娃妈 发表于 2006-2-1 12:55

感同身受

从英国去美国一下子发现两国英语的细微区别
比如英国火车站等车论哪个站台,美国说哪条轨道
英国说来回票,美国说转圈票
英国标出口,美国标出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