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欧球员遭FIFA"歧视" 继海遮不住深层危机
在本周,国际足联出台了有关亚洲球员留洋报告的第二部分,结合2月7日第一部分重点报道日本队的篇幅,这篇上万字的报告中,有关中国留洋球员的部分只提到了李铁和孙继海,总共仅仅21个英语单词。其实在中国球员中,除了孙继海和李铁以外,邵佳一,董方卓都在各自球队中地位不错,但在FIFA报告中只字不提。而且有关孙继海和李铁两名英超球员的报道,也明显有些出入,可以肯定的是,对方写中国球员压根没有仔细研究,只是根据花名册来简单写两句应付一下。
而同样有关韩国,日本,伊朗的留洋球员,FIFA不但对于一些大牌球员报道的非常详细,而且连塞黑乙级联赛和挪威甲级联赛这种第二等级的留洋球员也进行了报道。举例说,同样效力谢联队,郝海东只字不提,地位同样是预备队的韩国人李尚却被登了出来。
FIFA报道的撰写者如此“厚此薄彼”,这怪不得人家“歧视”。中国足球本身的国际竞争力在2002年世界杯之后连年下降,虽然靠主场之“利”拿到了一个亚洲杯的亚军,但随后在世界杯预选赛中被实力孱弱的科威特淘汰。这虽然有阿里汉指挥不力的因素,但更深的原因是中国足球的人才培养上出现巨大的断层,在范志毅退役,郝海东苦撑,李铁受伤的情况下,国家队的整体实力比起2001年的米卢时代下降太大。世界杯预选赛中国小组赛出局,韩日伊却轻松晋级,那么如何让欧洲人认为,中国和三强处于同一个起点?
我们可以看看中国留洋球员的现状,孙继海和李铁是99年霍顿那批国奥队,曲圣卿和郝海东要更老,随后在03年的沈祥福的国奥队和05年克劳琛的国青队中,有多少人有实力留洋呢?杜威自己承认,加盟凯尔特人起点太高,张耀坤申请劳工证被拒绝虽然可惜,但归根到底他没有在国家队成为李玮峰那样的绝对主力。
现在留洋的邵佳一,石俊和董方卓三名年龄相对较小的球员,都不是中国国奥队或者国青队的主力人选,这也足以说明我们曾经标榜的“超白金”在欧洲赛场这块真正的试金石面前,究竟成色如何。
不要以为世青赛上的一些表现,就说明中国足球前途似锦。01年和05年的世青赛小组出线,是教练战术的胜利,功利思想的结果,并非球员个人能力升华的自然结果。中国的确有一些很有天分的球员,但所在的俱乐部基本不会痛快放人留洋。等到他们有机会能出去的时候,已经错过了人生发展的黄金阶段。
2001年世界杯出线本来是中国足球大发展的天赐良机,但几年来倒行逆施的结果却是中国足球全面大倒退,FIFA报告中中国海外球员的艰难,只是中国足球现状的缩影。(克劳迪奥) 写得真好!!! 戳的真疼啊!!!!! 世界杯决赛圈都进不了,能说啥呢,世界杯就是体现国家足球水平最有好的参照依据,国家队水平当然和球员的整体素质直接挂钩.只怪自己不争气啊,现在只能期待08奥运了.东道主总不能太惨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