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衿 发表于 2006-2-23 00:59

[转帖]一个歪打正着的馒头

小冰张嘎

  我觉得娱乐圈之所以能够娱乐大众,就在于它经常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神来之笔,让万众有顷刻“晕倒”的快感。比如说近日风靡网络的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就因为搭上了《无极》这艘豪华邮轮,一不小心成就了一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一夜之间成了网络英雄。

  《馒头》之于《无极》,如毛之于皮,大家蜂拥着掏钱到影院看了《无极》,觉得“上当受骗”,自己那几十块钱花得不值,投资人那号称几个亿花得不值,于是唾沫漫天飞舞,那个“馒头”在这个适当的时间热辣“出笼”,正好给网民们提供了一个发泄的工具,于是成就了一个叫胡戈的无名小子。这样一个结局肯定是出乎作者胡戈本人原来的意料。

  《无极》的热闹情形与当年《英雄》如出一辙,票房和口水一样壮观,这似乎已经成为国产影片的宿命。老谋子在这方面比较洒脱,或者说不屑,甚至偷着乐。你骂你的,我数我的票子,又不用给你们在网络发表意见支付一文钱稿费。

  陈大导演相形之下就没有那么高明了,以他的名导身份加上《无极》投资方中影集团的背景支撑,出面怒斥胡戈的“馒头”窃取了《无极》的材料。不想,他的震怒不但没有起到阻吓的作用,反使本已沸沸扬扬的事件火上添油,真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也许《馒头》作者原本只是看了《无极》一时兴起,灵感喷薄,创作了一个短片来自娱自乐或者与友同乐,如今在网络的汹涌狂潮和陈导的推波助澜之下一夜之间名满江湖,据报还有陆续向他挥动橄榄枝的各路投资商,可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通常来说,一个突发事件的始作俑者初衷都处于无意识状态,一旦这个事件成为焦点,就会有一些相关的人和事件被牵扯被挖掘出来(当然更多时候是当事人自告奋勇蹦出来)示众,否则就太单调,太对不起我们众多热情的网络啦啦队了。连陈导的前妻也乘机出来搭顺风车,为其主演的新片宣传。还不知道接下来会有什么更热闹景象等着我们。

信息时报

alimatou 发表于 2006-2-23 11:48

zt

  
  佛曰:前世500次的回眸,换来今生的一次起诉

[ 本帖最后由 alimatou 于 2006-2-24 23:11 编辑 ]

alimatou 发表于 2006-2-26 00:23

这个不知道有没有人转过了?

都是转贴————

    马克思:起诉,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马克思:你们失去的是馒头,得到的是整个世界!
    
    葛优:你不起诉,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林则徐:凯歌一日不撤诉,本钦差一日不归
    
    王阳明:你未看《馒头》时,血案并未存在,你看《馒头》后,起诉便开始起来。
    
    顾炎武:《馒头》兴亡,凯歌有责
    
    苏轼:左《无极》,右《馒头》,凯歌聊发少年狂
    
    陋室铭:《无极》虽烂,但是有赚。斯是《馒头》,炮制血案。泣诉胡戈,只为再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一个歪打正着的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