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fzheng 发表于 2006-4-2 09:05

请教体检的一些术语

我需要做以下的体检:血常规、尿常规、胸透、心电图、肝功、两对半,不知道相应德语应该怎么说啊?

lfzheng 发表于 2006-4-3 10:29

没有人知道么?血常规、尿常规、胸透、心电图、肝功都还可以蒙一把,但是两对半怎么翻啊?

怪物 发表于 2006-4-4 05:28

血常规:Blut-Routine-untersuchung或者简单点就是blutwert
尿常规:Urin untersuchung
胸透:Thorax-aufnahme
心电图:EKG
肝功:Leberwert
至于那个两对半?这个是什么玩意?

sailorman 发表于 2006-4-4 08:56

原帖由 怪物 于 2006-4-4 06:28 发表
血常规:Blut-Routine-untersuchung或者简单点就是blutwert
尿常规:Urin untersuchung
胸透:Thorax-aufnahme
心电图:EKG
肝功:Leberwert
至于那个两对半?这个是什么玩意?


国内常说这个,不是肝功能就是肾功能的,父亲和我提过,不过我还给他了。

我也不是国内读医的,抱歉!

sailorman 发表于 2006-4-4 09:06

死鱼看过来,同学同学~~~~~~~~~





乙肝病人的化验单中常有“二对半”的检测项目,被称为“乙肝病毒标志物”,如“二对半”阳性,就标志着这个人感染了乙肝病毒,并有三种可能:(1)过去感染了乙肝病毒,现在感染已经结束,或是乙肝恢复期,即将痊愈,血中的乙肝病毒标志物主要是“抗体”。(2)感染了乙肝病毒,但没有发病,成为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血中既有“抗原”又有“抗体”。(3)感染了乙肝病毒并且发病,有症状,转氨酶升高,血中也是“抗原”、“抗体”兼有。

抗原是“入侵者” 抗体是“自产品”

    那么,什么是抗原呢?只要致病微生物(如病毒、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等)侵入人体,它就成了抗原。这是因为人体的免疫功能有识别它们的“慧眼”,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只要侵入人体都会被免疫细胞识别,并针对它们产生相应的“抗体”。乙肝病毒就是抗原,人体免疫细胞随之产生针对乙肝病毒的抗体。可见,抗原是“入侵者”、抗体是“自产品”。

    乙肝病毒常见的抗原有三种:表面抗原(HBsAg)、E抗(HBeAg)和核心抗原(HBcAg)。针对这三种抗原人体便产生了三种抗体:表面抗体(抗—HBs)、E抗体(抗—HBe)和核心抗体(抗—HBc)。显而易见,抗原、抗体共3对,但为什么化验单上大多为“二对半”呢?原来,其中的核心抗原(HBcAg)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周围血液中很难检测到,所以就剩下“二对半”了。但近年来,检测技术有了进步,通过对被检血液中的特殊处理。乙肝核心抗原(HBcAg)也能检测到,化验单上不再是“二对半”,而是“三对”了。乙肝病毒是“组装”而成的。

    有人会问,既然乙肝病毒入侵人体。为什么不直接检查病人血中的乙肝病毒,何苦搞什么抗原、抗体检测呢?其实,感染乙肝病毒的人在其血中确实可以检测到完整的乙肝病毒,早在1970年,国外学者丹尼就首先发现了病人血中完整的病毒颗粒,但这种颗粒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况且不易找到,不可能在大多数医院进行常规检测。又由于乙肝病毒的繁殖与病菌不同,首先在肝细胞内生产“零件”,然后再把这些零件“组装”成为完整病毒。故病毒的繁殖多叫“复制”。HBsAg和HBeAg都是乙肝病毒的“零件’,它们被牛产出来后进入血液中,很容易应用血清免疫学方技检测到,这种方法易于在医院推广,且价格低廉,成了乙肝病人的常规检测项目。

    乙肝病毒的外壳——HBsAg:乙肝表面抗原呈乙肝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包绕在乙肝病毒最外层。单独的HBsAg并没有传染性,但它却能激发人体免疫功能产生抗HBs,—旦人的血液中存在大量的抗—HBs,就能保护人体不再患乙肝了。因此、乙肝疫苗中的主要成份就是HBsAg。

    乙肝病毒的“内部零件”——HBcAg:HBeAg标志着乙肝病毒正在复制,有明显的传染性。与HBcAg对应的是抗—HBe,通过治疗及自身的免疫调节,病人血中HBeAg消失,被抗—HBc取代,这就叫“HBcAg/抗—HBe血清学转换”,标志着乙肝病毒复制的终止或仅有低度复制,传染性消失或有轻微的传染件,这是“好转”的表现。

    乙肝病毒的“核心零件”——HBcAg:它提示乙肝病毒的复制,与其对应的抗一HBc是经常检测的项目。抗—HBc分为两类,一类是“抗—HBclgG”,提示乙肝病毒既往感染,不易从血中消失;另一类是“抗—HBcIgM”,提示乙肝病毒新近感染或急性发作,过了急性期,抗—HBcIgM可消失,为抗一HBcIgG取代。

抗原、抗体的若干组合

    上述的抗原、抗体很少单独在血液中出现,大多是相互组合而出现的:

    HBsAg、HBcAg、抗—HBc三项组合阳性,这就是俗称的“大三阳”。提示乙肝病毒正在复制,很活跃,有显著的传染性。

    HBsAg、抗—HBc、抗—HBc三项阳性,俗称“小三阳”,一般提示乙肝病毒非活动状态,复制停止或低复制,没有或有轻微传染性。

    HBsAg、抗—HBc两项阳性,提示感染了乙肝病毒,但有无病毒复制、有无病毒活动状态尚不能确定。

    抗—HBs、抗—HBe、抗—HBc三项阳性,俗称“三抗阳”,一般提示乙肝病毒感染已结束,或乙肝恢复期,无治疗价值。

    HBsAg一项阳性,很少见,提示感染了乙肝病毒、有一定传染性,但有无病毒复制不能确定,不能献血。

    抗—HBc一项阳性,提示既往感染乙肝病毒,或有低水平乙肝病毒感染,还可能是化验误差,应再复查。

    抗—HBs一项阳性。提示注射过乙肝疫苗,体内产生了抗体,或为乙肝感染的结束,有时也可能是化验误差。

    此外还有其它组合形式。乙肝“二对半”的相互组合或一项单独出现、有时很难解释它们的临床意义,医生也会挠头,这就要求多复查几次、避免化验误差。病人面对化验结果不要想当然,不要看到(+)就惧怕,应请有经验的专科医生帮助分析。

HBVDNA是判断乙肝病毒有无复制的“金指标”

    HBVDNA称为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病毒从结构上分为两类一类是RNA病毒(核糖核酸病毒),另一类是DNA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病毒),乙肝病毒属于后者。病毒与细菌不同,细菌体内含有两种核酸(RNA和DNA),而病毒体内只含有一种核酸,或RNA或DNA。核酸是病毒的核心部分、病毒的基因都在这里,没有核酸,病毒就不能复制。因此,检测HBVDNA是判断乙肝病毒有无复制的“金指标”。有人会问,检测乙肝“二对半”已能反映乙肝病毒有无复制、有无传染性,为何还要检测HBVDNA呢?这是不是重复检查,增加了病人的负担? 可以肯定,检测HBVDNA是必需的,不是重复检查,原因如下:

    1.如果乙肝病人是“小三阳”,一般说这是乙肝病毒进入非复制状态,传染性消失或很低,病情也应当趋于稳定。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有时病人的转氨酶仍然反复波动,甚至出现黄胆,这是怎么回事?经检测HBVDNA发现其为阳性,可以肯定,病毒仍复制活跃、病情不稳定与乙肝病毒活跃有关。“小三阳”乙肝因其HBeAg阴性,被医生称为“HBeAg阴性肝炎”,是这由于病毒“变异”造成的,故也称“异型乙肝炎”。对此型乙肝不能掉以轻心,病情可能更重。

    2.在检测病人“二对半”时,仅发现其中1项阳性,如HBsAg阳性或单一的抗—HBc阳性,这并不能说明病人体内的病毒有无复制,必需检测HBVDNA,一旦阳性、就可肯定仍有病毒复制、也有传染性。

    3.有一些肝炎病人的“二对半”5项全部阴性,甚至甲、丙、丁、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也是阴性,但病人的转氨酶却很高,有黄胆,肝功能损伤明显、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测HBVDNA后,可能发现为阳性,就此可断定这种肝炎叫“慢性隐匿性乙肝”,在不明原因的肝炎中,此类型肝炎约占30一60%。

    4.有的乙肝病人竟被检测到抗一HBs,这是保护性抗体,它的阳性说明感染结束,但为什么病人的病情依旧,并无好转迹象?如HBVDNA阳性,问题又解决了,这叫“抗—HBs阳性乙肝”,也是病毒变异惹的祸

怪物 发表于 2006-4-4 09:11

多谢啦,原来指的就是那三个抗体-_-'看来将来回去要适应一段时间……

sailorman 发表于 2006-4-4 09:20

原帖由 怪物 于 2006-4-4 10:11 发表
多谢啦,原来指的就是那三个抗体-_-'看来将来回去要适应一段时间……




乙肝两对半和乙肝三对

--------------------------------------------------------------------------------





【标本要求】静脉血、空腹、不抗凝。
【参 考 值】 乙肝两对半
                      HBsAg (—)
                      Anti-HBsAg (—)
                      HBeAg (—)
                      Anti-HBeAg (—)
                      Anti-HbcAg (—)
                      乙肝三对半
                      HBsAg (—)
                      Anti-HBsAg (—)
                      HBeAg (—)
                      Anti-HBeAg (—)
                      Anti-HbcAg (—)
                      Anti-HBsAg IgM (—)
【临床意义】请参见各单项的详细说明
【关于乙型病毒性肝炎标志物用语的提示】病毒性肝炎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丁、戊等型,亦用A、B、C、D、E等相对应的表达,如乙型病毒性肝炎,其病原体是乙型肝炎病毒,书写及口述中均比较麻烦,故现在习惯使用略语,如上述分别用“乙肝”及“HBV”。随着人们与肝炎相关知识的积累,“甲肝”、“乙肝”不但为医务界熟知,也为一般媒体和群众所采用。肝炎(通常非特指时主要指病毒性肝炎)分为急性、慢性等。慢性乙肝又分为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和慢性迁延性肝炎(慢迁肝)着也是常易读到的略语。由于乙肝标志物检测项目较多,其名书写或读出时较繁,使用中“创造出“许多习惯用语,从专业方面看,很不规范,但已被更多的人采用,如“两对半”、“三对半”、“小三阳”、“大三阳”等等。1)“两对半”是指乙型肝炎标志物检测中三组抗原、抗体免疫检测指标所言,呈三对:HBsAg 抗-HBs   HbeAg抗HBeHbcAg   抗-HBc由于HBc抗原用一般方法在血中不易测到,故常不列入检查,仍检查两对半,其意义见表5-1、5-2。
2)“三对半”在两对半的项目基础上再加一对,如抗-HBc IgM、抗-HBc IgG。也有的医院另用两项检测组合(如抗-HBc IgM 与抗-PreS2等组合也视为一对)。

表1.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常见的构型及意义
      ABCDE临床意义
1   + - + - + 急性期、慢性活动期,有较强传染性,俗称“大三阳”
2   + - - - + 急性或慢性期,传染性较弱
3   + - - + + 恢复期,传染性弱,长期持续易癌变,俗称“小三阳”
4   - - - - - 未感染过乙肝病毒
5   - + - - + 既往感染,仍有免疫力,非典型恢复期
6   - - - + + 既往感染,急性乙肝恢复期,基本无传染性(少数仍有传染性)
7   - - - - + 急性窗口期,既往感染过后恢复期
8   - + - - - 被动或主动免疫后,或感染后已恢复,有免疫力
9   - + - + + 急性感染后康复期,既往感染,有免疫力
10 + - - - - 急性早期、慢性HBsAg携带者,传染性弱
11 + - - + - 慢性期,传染性弱
12 + - + - - 早期感染或慢性携带者活动期,传染性强
注:A、B、C、D、E分别代表 A:HBsAg B:Anti-HBsAg C:HBeAg D:Anti-HBeAg E:Anti-HBcAg
表2.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少见的构型及意义
   AB   CDE临床意义
1   + - + + + 急性感周象恢复,慢性携带者
2   + + - - - 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亚临床型乙肝
3   + + - - + 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亚临床型乙肝
4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
5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感染
6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早期
7   - - + - - 非典型性急性感染
8   - - + - + 非典型性急性感染
9   - - - + - 乙肝感染,向恢复,一般无传染性
10 - + + - - 非典型或亚临床感染
注:A、B、C、D、E分别代表 A:HBsAg B:Anti-HBsAg C:HBeAg D:Anti-HBeAg E:Anti-HBcAg
3)“大三阳”是指HBs AgHbeAg抗-HBc三项阳性。表示病毒高度复制,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一般检查HBV DNA及HBV DNA多聚酶均阳性。
4)“小三阳”是指HBs Ag抗-Hbe抗-HBs三项阳性。形成情况有两种:第一种是“大三阳”中HbeAg随病情的恢复转阴而抗-Hbe转为阳性。提示HBV复制在减少,肝脏炎症减轻,传染性降低或消失。病情减轻,向稳定发展,直至痊愈。
第二种是慢性乙肝者,长期抗-HBc阳性,(并非从HbeAg消失、转化),多见于HBV C基因突变,病情易反复,进展较快,易癌变。从上不难看出,“小三阳”的病人尚需进行相关检查,方能评估其意义,不宜简单的认为比“大三阳”轻。


DvNews

sailorman 发表于 2006-4-4 09:22

原帖由 怪物 于 2006-4-4 10:11 发表
多谢啦,原来指的就是那三个抗体-_-'看来将来回去要适应一段时间……



国内很多药名不说拉丁文的,不过常用药记起来还是很快的。

lfzheng 发表于 2006-4-5 19:54

多谢!多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请教体检的一些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