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z_hrb 发表于 2006-5-22 12:40

航天事业的发展黑龙江功不可没

2006-05-22 08:30:00 /



    东北网5月22日电 21日10时许,十余盏闪光灯将哈尔滨和平邨宾馆一栋一会客厅照得格外通亮,省内数十家媒体记者云集在这里,等待采访“航天英雄”杨利伟。10时30分,身着一身笔挺军装的杨利伟迈着矫健的步伐,面带微笑走进会客厅。面对各方记者的提问,杨利伟神态自若,思路清晰。他的温文尔雅和谈笑风生,让人切实感受到了这位飞天英雄的魅力。终身难忘“神五”

  尽管距离“神舟”五号发射已有949天,但当杨利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仍然激动不已。他说,现在他对当时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学习、准备阶段的一点一滴也历历在目,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对于一名航天人员来说终身难忘,也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说到这里,杨利伟的脸上流露出自豪的神情。

  回忆起“神舟”五号发射时的情景,杨利伟说,当他全副武装地坐在“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里等待发射时,各项生理指标都正常,想得最多的是操作和技术等具体问题。当火箭离开地面升入太空时,他的心情也随之激动起来。总书记等国家领导人,部队领导、战友亲自为他送行时的情景以及社会各界群众一双双关注的目光立刻浮现在他脑海中。大家从屏幕上看到他满怀信心地向大家招手示意时的样子,就是他当时心情的自然流露,这个动作也表达了他对执行任务充满了信心。

  当“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进入轨道时,杨利伟形容:“那时的心情可以称得上是心潮澎湃。”中国人凭借自己的力量升入太空,这是我国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象征,尤其是当他从悬窗俯瞰地球以及自己美丽的家园时,一种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同时也为人类的伟大而感慨不已。

  龙江人民功不可没

  此次来到哈尔滨参加科技周航天展活动,杨利伟很高兴,因为“这个城市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里还有他熟悉的老师和战友。

  杨利伟说,航天事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全国3000多家单位直接参与“神舟”载人飞船的设计与制造,其中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有很多科研单位、企业和人民群众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他知道,航天工作者中有许多人都是来自黑龙江、来自哈尔滨。从航天中心总指挥到科研、工程第一线工作人员,他们很多人都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的。“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离不开龙江人民的支持。

  

  青年要学好知识

  “航天精神的内涵就是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创新精神在新时代的体现和延伸。”当谈到航天精神的内涵时,杨利伟平缓的声调突然提高了许多,眉宇之间也多了一份凝重。他说,航天训练中心开设8年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航天员,他们都是怀着对国家和民族航天事业的热爱,接受着人体生理极限的一次次巨大挑战。他们这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就是航天精神,也是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体现。当前党中央提出的“八荣八耻”,首先就是要以热爱祖国为荣,因此航天精神蕴含着荣辱观的内容,与新时代党和国家的要求相一致。

  杨利伟说,载人航天工程圆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这个工程不仅仅是我国高新技术的一个展现,也是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具体展示。随着人类的进步,外太空的支援显得尤为重要,航天事业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航天展使更多的人来热爱和了解航天,特别是能激发青少年进一步热爱科学、崇尚科学,要让热爱航天事业的青少年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

  “青少年朋友目前最重要的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打下扎实的基础。”他说,随着科学的进步,飞船、火箭等航天工具的科技含量会越来越高,自动化程度也会越来越高,参与的人需要具有更高的知识结构。而且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要求航天员必须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所以对青少年而言,最关键的是利用现在的学习机会,更好地掌握知识,打好基础。没有丰富的知识,适应高新技术发展就无从谈起。”

  杨利伟希望青少年朋友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更多科普知识,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飞得更高更远。

  

  感谢家人默默支持

  提到家人对自己的支持,杨利伟遗憾地说道,这么多年来,他最愧对的就是家人。由于这项工作的特殊性,其他航天员和他一样,都感觉对家人少了一些关心和照顾。

  杨利伟说,许多航天员现在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然而在参加训练的这么年来,他们对子女的教育、老人的赡养等方面都未尽到职责。可是,家人不但没有责备他们,还一直默默地支持着他们完成任务。他的一个战友的母亲去世了,为了不影响航天员训练,家人没有告诉这位战友。当部队领导得知此事,并通知这位战友回家时,这位战友仍未看到老人最后一面。杨利伟的妻子身体不好,有时为了照顾家人,带着输液瓶在家操劳,这让他一直感到很内疚。

  杨利伟动情地说,他想借助媒体,向一直默默支持航天员的家属致敬,真诚地说一声“谢谢!”

  原定半个小时的采访,因为各媒体记者的踊跃而延迟了十多分钟。面对记者们的提问和拍照、签名要求,杨利伟始终面带微笑,从容应对,体现了“航天英雄”的风采和修养。他说,现在他仍在进行各项学习和训练,时刻准备执行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任何任务。

心情 发表于 2006-6-21 21:20

我跑下题哈,

咱们哈尔滨的机场真够差的了,破破烂烂的,而且也真够不严的了,有关系,都可以进飞机门口接人,

咳,$NO$

whz_hrb 发表于 2006-6-22 01:37

原帖由 心情 于 2006-6-21 22:20 发表
我跑下题哈,

咱们哈尔滨的机场真够差的了,破破烂烂的,而且也真够不严的了,有关系,都可以进飞机门口接人,

咳,$NO$
我都没去过哈尔滨的机场,呵呵。
就喜欢从北京坐火车回家,热闹:D
进飞机门口接人?以为接主席呢?:D

心情 发表于 2006-6-22 09:27

原帖由 whz_hrb 于 2006-6-22 02:37 发表

我都没去过哈尔滨的机场,呵呵。
就喜欢从北京坐火车回家,热闹:D
进飞机门口接人?以为接主席呢?:D

我现在都是从慕尼黑飞大连,然后或者或者开车回哈。

我上次是从汉城飞哈尔滨,下了飞机,看到有人在还没出关的地方接人,吓死我啦,结果,不远处,就见到了接我的人。我当时觉得特别不好意思。结果人家说,这多有面子啊,我晕。。。。。。出国时间长了,不适应啊。。。。。

小甜橙 发表于 2006-6-22 12:51

原帖由 心情 于 2006-6-22 10:27 发表


我现在都是从慕尼黑飞大连,然后或者或者开车回哈。

我上次是从汉城飞哈尔滨,下了飞机,看到有人在还没出关的地方接人,吓死我啦,结果,不远处,就见到了接我的人。我当时觉得特别不好意思。结果人家说, ...
这个行程真的适合你啊.

whz_hrb 发表于 2006-6-22 18:13

原帖由 心情 于 2006-6-22 10:27 发表


我现在都是从慕尼黑飞大连,然后或者或者开车回哈。

我上次是从汉城飞哈尔滨,下了飞机,看到有人在还没出关的地方接人,吓死我啦,结果,不远处,就见到了接我的人。我当时觉得特别不好意思。结果人家说, ...
呵呵,秩序是够混乱得。$考虑$跟草台班子似的。
$NO$

whz_hrb 发表于 2006-6-22 18:14

原帖由 小甜橙 于 2006-6-22 13:51 发表

这个行程真的适合你啊.
慕尼黑有直达大连得飞机?$frage$

小甜橙 发表于 2006-6-22 22:57

原帖由 whz_hrb 于 2006-6-22 19:14 发表

慕尼黑有直达大连得飞机?$frage$
是啊,国航的你不知道啊,北京停一下.
和931一样,只是931是法兰沈阳,途径北京的

whz_hrb 发表于 2006-6-23 17:38

原帖由 小甜橙 于 2006-6-22 23:57 发表

是啊,国航的你不知道啊,北京停一下.
和931一样,只是931是法兰沈阳,途径北京的
这样啊,还是第一次知道滴。长知识了;)

心情 发表于 2006-6-25 17:45

原帖由 小甜橙 于 2006-6-22 13:51 发表

这个行程真的适合你啊.

嗯,当时我还在国航工作,我当时接到传真,说这条线即将要开通了,我那叫一个高兴啊,把我们头儿吓坏了,紧着问我怎么了,我这才告诉他我老公是大连的,所以嘛。。。。

现在最希望的就是,可以从慕尼黑飞哈尔滨,然后从大连返回。。。。。那就爽了。。。,,,

还没到晚上,就开始做梦啦$害羞$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航天事业的发展黑龙江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