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ch 发表于 2006-8-10 18:27

原帖由 小鱼滴滴答 于 2006-8-10 16:24 发表
目前就这么多了。。。。想看还要等啊


这才一般不到,我给你个全的连接吧

http://wenxue.daqi.com/bbs/15/95009630.html

Keano 发表于 2006-8-11 00:57

真是险象环生啊。。。。。。。。。。。。。

drach 发表于 2006-8-11 01:19

感叹一下,看了国外不少所谓惊险玄幻小说,发现跟作者一比全是扯谈。。。。如果能拍成大片就好了

Keano 发表于 2006-8-11 11:25

这题材。。是四旧阿。。广电局那伙老梆子。。肯定剧本审查都不让过。。更别说拍摄发行了。。

drach 发表于 2006-8-11 11:44

原帖由 Keano 于 2006-8-11 12:25 发表
这题材。。是四旧阿。。广电局那伙老梆子。。肯定剧本审查都不让过。。更别说拍摄发行了。。

那帮老梆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估计还得等个二三十年,等新一批人坐到这位子上了,才能好一点$NO$

小鱼滴滴答 发表于 2006-8-11 12:08

原帖由 drach 于 2006-8-10 19:27 发表



这才一般不到,我给你个全的连接吧

http://wenxue.daqi.com/bbs/15/95009630.html

非常感谢。。。。$送花$$送花$$送花$

小鱼滴滴答 发表于 2006-8-11 12:09

82鸡鸣灯灭不摸金
  按往常的经验,野猫这种动物生性多疑,很少会主动从盗洞钻进古墓,“鹧鸪哨”望着身后那些大大小小的野猫哭笑不得,今夜这是怎么了,按倒葫芦又起来瓢,想不到从这古墓中摸一套殓服,平时这种不在话下的小事,今夜竟然生出这许多波折。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了,用贯绝天下的口技引开了一只野猫,却招来了更多的大批野猫。
  
  凭“鹧鸪哨”那套百步穿杨的枪法完全可以用快枪解决掉进入墓室中的野猫,但是稍有差池,奔窜或者受伤的野猫很可能会把蜡烛碰灭。
  
  如果在“鸡鸣灯灭”前拿不到这套殓服就学不到“摸金校尉”的分金定穴之术了,想到部族中的人临死前苦不堪言的惨状,“鹧鸪哨”便觉得世界上所有的困难都挡不住自己。当下一咬牙,这种情况就不能求稳,必须以快制快,在那些该死的野猫惹出事端之前便把女尸的殓服扒下来。
  
  “鹧鸪哨”出手如电,将女尸身体固定住之后将她的殓服搭袢扯掉,用脚抬起女尸的左臂,想把殓服的袖子从女尸胳膊上褪下来,然而刚一动手,忽见两只野猫跳上了铜角金棺的棺梆,那野猫为何不怕人呢?只因长期从事倒斗活动的人身上阴气重阳气弱,再加上一袭黑衣、身手轻盈,又服食了抑制呼吸心脉、化解尸毒的“红奁妙心丸”,所以在动物眼中这种盗墓贼和死人差不多,野猫们觉得死人并不存在危险。
  
  一黑一花两只大野猫被金角铜棺那黄澄澄的颜色所吸引,纵身跃了上来,两只野猫互相在打架,你冲我呲呲猫牙,我给你一猫爪子,两只野猫翻翻滚滚的同时掉进棺中。
  
  眼看野猫就要碰到古尸了。此时女尸口中含住“定尸丹”,尸身上的白毛已经减退,恢复如初。但是如果被野猫碰到肯定立刻就会发生尸变。“鹧鸪哨”心里十分清楚,一旦尸变,那白凶极是猛恶,不是一时三刻所能制得住的。估计再过小半柱香的功夫,就该金鸡报晓了,虽然金鸡一鸣,白凶也发作不得,但是女尸身上这套殓服是无论如何都取不下来了。
  
  这也就是“鹧鸪哨”的身手,在野猫碰到女尸之前的一瞬间,“鹧鸪哨”扯动捆尸索,一挺腰杆儿,腾空而起,从金角铜棺中向左边跳了出去,把那南宋女尸也一并从金角铜棺中扯出,一人一尸都落在墓室的地面上。
  
  这时已经有三四只野猫都进了棺材里,在金角铜棺中互相追逐着嬉戏,“鹧鸪哨”暗道真是险过剃头。既然已离了金角铜棺更不敢耽搁,把女尸从自己身上推起来,仍是抬脚架起女尸的胳膊想把女尸的殓服扒下来,然而借着忽明忽暗的烛光,发现那女尸的嘴不知什么时候又张开了,大概是由于带着女尸从金角铜棺中跳出来动作幅度太大,又把女尸的嘴颠开了。
  
  只见那女尸身上又开始浮现出一层白色绒毛,就如同食物变质发霉生出的白毛一样,眼看着越来越长,张开的尸口对着“鹧鸪哨”喷出一团黑雾。“鹧鸪哨”心中一惊,倒吸了一口冷气,好浓的尸气,若不是事先服了“红奁妙心丸”,被这尸气一熏,立刻就会中尸毒身亡。
  
  对于古尸黑雾一般的尸气,“鹧鸪哨”不敢大意,低头避让,只见原本含在南宋女尸口中的深紫色“定尸丹”正落在半罩住蜡烛的瓦当旁。面对即将尸变的南宋女尸,如果不管不顾的继续扒她身上的殓服,女尸被活人一碰,一秒钟之内就会变为白凶。“鹧鸪哨”只好把抓住女尸身上殓服的手松开,不管怎么说,趁现在尸变的程度不高,先把这粒“定尸丹”给女尸塞回去。
  
  于是“鹧鸪哨”着地一滚,他与南宋女尸之间被捆尸索连在一起,那具正在慢慢长出白色细毛的南宋女尸也被“鹧鸪哨”扯着拖向墓室东南角。
  
  墓室的东南角在整座墓室中处照明的死角。现在墓室中的光源一共有两处,一处是挂在金角铜棺盖子上的马灯,另一处便是被瓦当半遮住的蜡烛,瓦当与金角铜棺形成的阴影交汇在墓室的东南角落,而那粒“定尸丹”就刚好落在光与暗的交界线上,随着烛光摇曳时而瞧得见,时而又被黑暗吞没。
  
  “鹧鸪哨”滚到近前伸手去拿地上的“定尸丹”,忽然从光线死角的阴影中窜出一只大猫,正是最初进墓室捣乱的那只野猫,那猫可能饿得很了,见什么想吃什么,张口便咬地上的“定尸丹”。
  
  “鹧鸪哨”对这只野猫恨得牙根儿痒痒,但是这时候伸手取“定尸丹”已经晚了,情急之下只好故技重施,以天下第一的口技学了两声老鼠叫。那只花纹斑斓的大野猫果然再次中计,稍稍一愣神,瞪着一双大猫眼盯着“鹧鸪哨”,只是没搞明白对面这只大老鼠怎么与平常的老鼠长得不一样,所以没有立即扑上来。

  “鹧鸪哨”趁着野猫一怔的时机用手抄起地上的“定尸丹”顺手塞进南宋女尸口中,跟着飞出一脚把大野猫像个皮球一样的踢了出去。这一脚何等凌厉,加之无声无息,那野猫猝不及防,只把它踢得一头撞在墓室墙上,骨断筋折,脑袋碎成了数瓣,哼都没哼一声便一命呜呼了。
  
  “鹧鸪哨”踢死了大野猫却心中暗道:“非是要取你性命,只是你这馋猫一而再再而三的坏我大事,留你不得,你成佛吧。”(成佛,在道门的人称“死亡”为成佛,是升天的意思,并不是庙里的那种佛,有解脱之意。)
  
  “鹧鸪哨”有掐心思点儿的功夫(掐心思点儿,能够掌握极精确的生物钟;掐,算;点儿,钟点),凭直觉这么一算,附近村落的大公鸡不出半枝纸烟的时间就会啼鸣报晓,再也等不得了,当下一扯捆尸索把南宋女尸拽起。
  
  南宋女尸罩在最外边的殓服已经完全解开,只剩下两只衣袖。女尸身穿九套殓服,衣服套得非常紧,但是只要顺着殓服及身体的走势,使用的手法得当,用不了费太大力气便可以全扒下来。
  
  “鹧鸪哨”扶正女尸的尸体准备把她的尸身转过去,这样不用抬死尸的胳膊,只要从她背后顺势一扯就算完活了。
  
  然而还没等“鹧鸪哨”把南宋女尸转过去就觉得一阵阵腥风浮动。钻进墓室的其余野猫都听到了刚才有老鼠的叫声,而且那老鼠叫是从“鹧鸪哨”身上发出来的,野猫们都饿得久了,此刻听到老鼠叫声便纷纷窜向“鹧鸪哨”,要在他身上找找老鼠在哪。
  
  十几只大小野猫同时扑了上来,便是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把它们同时解决,“鹧鸪哨”心中一片冰凉:“罢了,看来天意如此,老天不容我学这套摸金校尉的分金定穴秘术。”
  
  但是这种气馁的念头在心中一闪即逝,野猫们来得快,“鹧鸪哨”的口技更快,先前听那些野猫们的叫声已经完全可以模仿了,“鹧鸪哨”学着野猫的叫声:“喵~~嗷~~~喵~~嗷~~~”
  
  野猫们哪想得到“鹧鸪哨”有这种本事,本来在他身上有老鼠叫,这会儿又有野猫的叫声,一时搞不清状况。野猫本就生性多疑,一时都停住不前,瞪着猫眼盯住“鹧鸪哨”。
  
  野猫们的眼睛在漆黑的墓室中就如同数十盏明亮的小灯散发出充满野性而又诡诈的光芒,“鹧鸪哨”不管野猫们怎么打算,立刻把南宋女尸的尸身转了过来,用捆尸索定住女尸,扯她身上的殓服。
  
  几乎在这同时,饥饿的野猫们也打定了主意,好象是事先商量好了一样,不管是老鼠还是死人都是可以吃的东西,这回不管再有什么声音也要咬上一口再说。一只只野猫都像是离弦的快箭,骤然扑至。
  
  “鹧鸪哨”也知道这个诡异漫长的夜晚现在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了,最后能不能成功就要看这最后几秒钟的短暂时间。在这短短的一瞬间必须同时做到:第一,不能让野猫们碰到南宋女尸激起尸变;第二,也不能让任何一只野猫碰熄了墓室中的蜡烛;第三,要赶在金鸡报晓前扒下南宋女尸的殓服,绝不能打破“鸡鸣吹灯不摸金”的规矩。
  
  “鹧鸪哨”向后退了一步,踏住脚下的瓦当,用脚把瓦当踢向扑在最前边的野猫。激射而出的瓦当刚好打在那只黑色野猫的鼻梁上,野猫“嗷”的一声惨叫,滚在一边。
  
  这时“鹧鸪哨”也抱着南宋女尸倒地避过了从半空扑过来的两只野猫,顺手抓起地上的蜡烛,右手擎着蜡烛用蜡烛的火苗烧断自己胸前的捆尸索,左手抓住南宋女尸殓服的后襟。“鹧鸪哨”和南宋女尸都是倒在地上的,此时抬脚把背对着自己的南宋女尸向前一脚蹬出,将女尸身上的殓服扯了下来。
  
  这一下动作幅度稍稍大了一些,“鹧鸪哨”一手抓着殓服,一手举着的蜡烛也已熄灭,远处的金鸡报晓声同时随着风传进盗洞之中。
  
  猫吃死人是很罕见的情形,而这墓室中十数只疯了一般的野猫同时扑到南宋女尸身上乱咬........

小鱼滴滴答 发表于 2006-8-11 12:10

83黑水城
鸡鸣灯灭,敛服拿到手,几乎是都是在同一时间完成的,根据判断哪个先哪个后,“鹧鸪哨”把蒙在嘴上的黑布扯落,只见那些饥饿的猫们,都叭在南宋女尸的身上乱抓乱咬,还有数只,在墓室另一端,争相嘶咬着先前撞死的野猫死体,“鹧鸪哨”看得暗暗心惊,这些哪是象是猫,分明就是一群饿着脖子的厉鬼。

狗和猪饿急了都会吃死人肉,此时鸡鸣三遍,已经不会再发生尸变了,这古墓中的女尸,嘴里含着“定尸丸”,受到药物的克制,把尸毒积存在尸体内部,没有向外扩散,所以女尸至今仍然保存完好,这些饿猫们吃了她的肉,肯定会中尸毒而死。

“鹧鸪哨”心想如此也好,这具南宋的女尸,尸毒郁积,多亏“定尸丸”与“铜角金棺”压制住她,如果让她继续深埋古墓,迟早酿成大害,为祸一方,让这些该死的野猫把她吃个干净,最后同归于尽,倒也省去许多到麻烦。

于是“鹧鸪哨”把取到的敛服叠好,提了棺板上的马灯,从盗洞中钻了出去,此刻虽已鸡鸣,天色却仍然黑得厉害,“鹧鸪哨”趁黑把盗洞回填,将野猫以及古墓中的一切都封在里边,又把那半截无字石碑放回原位,再一看,没有一丝动过的痕迹。

这才回转“无苦寺”,见到了尘长老,把敛服奉上,将一夜中的经过原原本本的叙述一遍,最后对了尘长老说道:“鸡鸣灯灭的同时,才把古尸的敛服拿到手中,已经无法分辨哪般在前,哪般在后,不敢断言没有破了行规,想必北子无缘得吾师传授。日后如得不死,定再来听吾师禅理,北子现下尚有要事在身,这便告辞了。”

了尘长老也曾在江湖上闯荡多年。曾是摸金校尉中出乎其类,拔呼起粹的顶尖人物,听“鹧鸪哨”这番话。如何不省得他的意思。想那“鹧鸪哨”也是倒斗行里数得着的人物,他这么说是以退为进。

了尘长老看着跪在地上的“鹧鸪哨”,这让了尘长老想到了自己年轻的样子,几乎和现在的“鹧鸪哨”一模一样。

了尘长老自从听了“鹧鸪哨”做“搬山道人”的原由,便已打定主意,一者因为救人出苦海,乃是佛门宗旨,既然积知道了扎格拉玛部落的秘密。便无旁观的道理。再者是爱惜他身手了得,为人坦荡,并没有隐瞒灯灭鸡鸣同时才扒到敛服的细节,在这个人心不古地社会里,当真是难能可贵。自己这一身分金定穴地秘术,尽可传授于他。

了尘长老把“鹧鸪哨”从地上扶起来,对他说道:“快快请起,虽然在鸡鸣灯灭之后才不可摸金,可没说过同时二字。”

“鹧鸪哨”闻听此言,心中不胜欢喜,纳头便拜,要行拜师之礼:“承蒙吾师不弃,收录门墙,实乃三生有幸,恩师在上,请受弟子三拜。”

了尘长老急忙拦住:“不必行此大礼,摸金校尉,自古以来便只有同行之说,从无师徒之承,不象那搬山卸岭,由师传徒,代代想传。凡是用摸金校尉的手段倒斗,遵守摸金校尉的行规,便算是同行,老内传你这些秘术,那是咱们二人的缘分,但也只是与你有同门之宜,没有师傅之名份。”

“鹧鸪哨”虽然受到了尘长老的阻拦,仍然坚持行了大礼,然后垂手肃立,听侯了尘长老教诲,了尘长老对“鹧鸪哨”这次倒斗摸得敛服的经过甚为满意,稍后要把那南宋女尸的敛服焚化了,念几遍往生咒,令女尸变者往生极乐。

了尘长老只是觉得“鹧鸪哨”一脚踢死野猫做得狠了些,不管怎么说这事做的绝了点,便对“鹧鸪哨”大谈佛理,劝他以后凡是与人动手,都尽量给对方留条活路,别事情做到赶尽杀绝,这样做也是给自己积些阴福。

“鹧鸪哨”对了尘长老极为尊敬,但是觉得了尘长老出家以后变得有些婆婆妈妈,弄死只猫也值得这么小题大作,“鹧鸪哨”对此颇不以为然:“想某平生杀人如麻,踢死个把碍事地野猫又算得什么。”但是也不好出言反驳,只好奈下性子来,听了尘长老大讲因果。

好不容易等了尘长老口吐莲花般地禅理告一段落,这才把摸金校尉的行规手段,禁总避讳,以及各种传承又对“鹧鸪哨”一一细说了一遍,上次说得简略,这次则是不厌其祥,逐条逐条的解说透彻:做倒斗的人,与其说是人,倒不如说是半人半鬼,在普通人都安然入梦的黑夜里,才进古墓摸金,一天打不完盗洞,可以分做十天,但是有一条,一旦进了墓室,在鸡鸣之后便不能在碰棺椁,因为一个世界都有一个世界地法则,鸡鸣之后的世界属于阳,黑夜的阴在这时侯必须回避,这就叫“阳人上路,阴人回避,鸡鸣不摸金”。金鸡报晓后的世界,不在属于盗墓者,如果破了规矩,祖师爷必定降罪,对于这些事必须相信,否则就会有吃不了兜着走的那一天。

“摸金校尉”进入古墓玄宫之后,开棺前必须要在东南角摆放一支点燃的蜡烛,一是防止玄宫中的有毒气体突然增加,二来这算是几千年祖师爷所传,一条活人与死人之间的默认契约,蜡烛灭了,说明这玄宫中的明器拿不得,如果硬要拿,也是不可以,出了什么麻烦就自己担着,只要八字够硬,尽可以在灯灭之后把明器带出来,但是那样做是极危险的,可以说九死一生,“倒斗摸金”

是求财明器的,不是挖绝户坟的,世界上有大批明器的古墓所在皆有,犯不上拿自己的性命死磕,所以这条被“摸金校尉”最为看重的“灯灭不摸金”的规则。最好能谨守。还有这蜡烛火苗地明与灭,可以预测是否会发生尸变,以及墓里下的一些恶毒符咒,故此说蜡烛的光亮便是“摸金校尉”

的命。也不为过,倒斗必须点蜡烛,是“摸金校尉”与其它盗墓者最大地不同。

了尘长老把所有的行规手段。唇典套口。特殊器械的用法,全部解说详明,“鹧鸪哨”一一牢记在心,从这以后便要告别“搬山道人”的身份,改做“摸金校尉”了。

了尘长老从怀中取出两枚“摸金符”对“鹧鸪哨”说道:“此符乃千年古物,学得摸金校尉地手段,顶多算半个摸金校尉,只有戴了摸金符才算正宗的摸金校尉。这两枚摸金符是老衲与当年一位同行的。我二人曾经倒过不少大斗,可惜二十年前他在洛阳的一处古墓里中的擘捵丧魂钉机关,唉……那陈年旧事,不提她罢,老衲这枚摸金符从此便归你所有。只盼你日后倒斗摸金,都不可破坏行规,能够对得起咱们摸金校尉的字号。”

“鹧鸪哨”急忙用双手接过“摸金符”,恭恭敬敬的戴在自己脖颈上,贴肉藏好,再次倒地拜谢了尘长老。

了尘长老详细问了“鹧鸪哨”一些事情,都是那个古老部落与“鬼洞”“雮尘珠”之间种种羁绊,然后又问了一些关于西夏国藏宝洞地情况。

听“鹧鸪哨”说明之后,了尘长老缓缓点头:“那雮尘珠的事迹,老袖也曾听说过一些,相传雮尘珠又名凤凰胆,有说为黄帝仙化之时所留,有说得之与地下千丈之处,是地母变化而成的万年古玉,亦有说是凤凰灵气所结,种种传说,莫衷一是,其形状酷似人的眼球,乃是世间第一奇珍,当年陪葬于茂陵,后来赤眉军大肆发掘,茂陵中的物品就此散落于民间,想不到最后却落到西夏王室手中。”

“鹧鸪哨”对了尘长老说道:“弟子族中亲眷,多为鬼洞恶咒所缠,临死之时都苦不可言。祖上代代相传,此祸都是由于当年族中大祭酒,并不知道雮尘珠为何物,只是通过神喻,知道用一些眼球形状地古玉可以洞隙鬼洞详情,于是自造了个假雮尘珠窥视鬼洞中的秘密,才引发了这无穷之灾。后来族人迁移至中原,才了解到世间有此神物,只有找到真正的雮尘珠,才能设法消解鬼洞之灾,自此族中人都以寻找雮尘珠为任,穷尽无数心血,始终一无所获,弟子年前获悉,在宋代,这雮尘珠曾经辗转流入西夏,当年蒙古人也曾大肆搜索西夏王室宝藏,但是那些宫廷重宝被藏得极为隐蔽,终未教蒙古人找到。传说西夏有一名城黑水城,后被弃为死城,黑水城附近有处寺庙,名为黑水河通天大佛寺,寺庙原本是作为黑水城外围的一个据点,改建而成,当时西夏有位通天晓地的大臣,名为野利戽巠,是野利仁容之后,他夜晚路径黑水城,野利戽巠在城头巡视,见距城十里的外围土城上空,三星照耀,有紫气冲于云霄之间,便大兴土木,将那里改建通天大佛寺,希望自己死后能埋葬在那里,但是后来这位大臣为李姓王朝所杀,建于寺下的陵墓就始终空着,再后来黑水河改道,整座黑水城大半被沙土吞噬,就成为弃城,末代献宗李德旺在国破之时,命人将王宫中的奇珍异宝,都藏进了黑水城附近的那座空坟,雮尘珠极有可能也在其中,那里的地面建筑早已毁坏,埋藏至今,若不以分金定穴秘术,根本无法找到准确的位置。

了尘长老听罢,对“鹧鸪哨”说道:“黑水城位于黄河与贺兰山夹持之间,头枕青山,足踏玉带,端的是块风水宝地,西夏贵族陵寝,吸收了秦汉李唐几朝墓葬之长,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再加上西夏人信奉佛法,受佛教影响极深,同时又具有党向人的民族特点,所以说在陵墓构造上别具一格,后人难以窥其奥秘,就如同失传已久的西夏文字,一撇一捺,都象是中原文字,却又比之更为繁杂。”

“鹧鸪哨”应道:“正是如此,若干年前曾有大批洋人勾结马贼,盗掠黑水城古物。共挖出七座佛塔,掠走塔中珍品无数,其中便有很多用西夏文写成的文献典籍,说不定其中会有关于雮尘珠的记载。只可惜都已流落海外,无法寻查了。倘若能找到西夏典籍中对黑水通天大佛寺中墓穴的方位记载,倒也省去许多周折。”

了尘长老对“鹧鸪哨”说道:“西夏文失传以久。今人无从解读。即使有明确记载,也没办法译出,不过有三星辉映,紫气冲天的地方,应该是一处龙楼宝殿,以摸金校尉的分金定穴秘术,即便地上没胡、有痕迹,也能准确无误的找到那处古墓藏宝洞。”

分金定穴是天星风水地一个分支。也是最难的一项。需要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才可根据日月星辰来查年地脉支干,若想学分金穴,必先从最基础的风水术逐渐学起。风水之术繁杂奥妙,非是一朝一夕之间所能掌握,少说也要学上五六个年头。

了尘长老知道“鹧鸪哨”心急如焚,便决定先同他一起到贺兰山下的黑水城走一趟,把那“雮尘珠”拿到手,再慢慢传授他分金定穴秘术。

“鹧鸪哨”见了尘长老欲出马相助,感激不已,二人稍作准备,便动身出发,了尘长老是出家人,途中仍是做云游化缘地僧侣装扮,“鹧鸪哨”一直都充做道士,但一僧一道同行,难免惹人注目,于是“鹧鸪哨”换了俗家的服饰,一路上对了尘长老小心服侍。

从浙江到贺兰山,何止山高水远,好在那了尘长老当年也是寻龙倒斗的高手,虽然年迈,但是腿脚依然利索,这一天到了黄羊弯便准备弃车换舟,乘坐渡船进入黄河,拟定在五香堡下船,那里距离贺兰山下地黑水城便不远了。

在黄羊湾等船地时候,遥望远处黄河曲折流转,如同一条玉带,观之令人荡气回肠,了尘长老与“鹧鸪哨”闲谈当地风物人情,顺便讲述了一段当年在此地的经历。

当年了尘长老还没出家,是摸金校尉中拔尖的人物,有个绰号唤做“飞天歘觬,到各地倒斗摸金,有一次要过青铜峡去北面的百零八塔,当地人都传说这黄河的河神是极灵灵验的,过往的船只必须把货物扔进河中一些,才能顺利过去。

当夜在青铜峡前地一段留宿,来了一个头戴绿疙瘩帽刺儿的老者,平时人们头上帽子的帽刺儿,都是红的,而这位老者头上偏偏戴了个绿的,显得十分扎眼,老者手中端着个瓢,想找船老大讨一瓢焄土,那焄土是非常贵重地香料,船老大如何肯平白给他,就连哄带赶把老者赶走。

了尘长老年轻的时候便是心善,见那老者可怜,便掏出钱问船老大买了一瓢焄土,这焄土可以用来代替石灰垫棺材底,干燥而有持久的异香,当时了尘长老也没问那老者要焄土做什么,就送给头戴绿疙瘩帽刺儿的老头一瓢,老者千恩万谢的去了。

转天继续开船前行,到了青铜峡,可不得了了,从河中突然冒出一只巨鼋,跟七八间房子连在一起那么大,那巨鼋冲着船就来了,最后把整条船都给顶翻了才算完,整船的货物都沉到了河里,然而船上的人一个没死,都给河水卷上了岸,后来人们都说这多亏了尘长老施舍了那一瓢焄土,河神祖宗才开恩放了他们。

“鹧鸪哨”听罢也是心惊,任你多大本事,在这次汹涌澎湃的黄河之中也施展不得,可见为人处事,须留有余地,忽然想起一事,便问了尘长老,“弟子听人说,在江河湖海之上乘船,有很多忌讳,比如不能说翻,覆,沉之类的字眼,一旦说了船就会出事,这水上行舟的诸般禁忌讲究,要细数起来恐怕也不比摸金校尉的少几条。”

了尘长老正要回答,忽然等船的人群纷纷涌向前边,船已开了过来,于是二人住口不谈,“鹧鸪哨”搀扶着了尘长老,随着人群上了船。

这时晴空万里,骄阳似火,河面上无风无浪,船行得极是平稳,船上乘客很多,“鹧鸪哨”与了尘长老不喜热闹,捡人少的地方,一边凭栏观看黄河沿岸的风景,一边指点风水形势,也甚为自得。

正说话间,“鹧鸪哨”忽然压低声音对了尘长老说道:“这船上有鬼。”

小鱼滴滴答 发表于 2006-8-11 12:11

84神父
  “鹧鸪哨”所指是船上的几个洋人。他偷眼看了多时,觉得这几个洋人行迹可疑,而且身上都藏着枪,行李中有几把洋铲和铁钎绳索,聚在一起嘀嘀咕咕。
  
  最奇怪的是这些外国人不象“鹧鸪哨”平时接触过的那些。他认识一些外国人,也懂得他们的部分语言,但是船上的这几个洋人既不象古板拘谨的英国人,不象严肃的德国人,也不象散漫的美国人。这些大鼻子亚麻色头发的洋人全身透着一股流氓气,很奇怪,究竟是哪国人?“鹧鸪哨”又看了两眼,终于想明白了,原来是大鼻子老俄。
  
  “鹧鸪哨”觉得这些俄国人有可能是去黑水城挖古董的。俄国国内发生革命之后,很多人从国内流亡出来,其后代就一直混迹于中国,不承认自己是苏联人,而以俄流索人自居,净是做些不法的买卖。
  
  了尘长老也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之人,自然是懂得“鹧鸪哨”言下之意,示意“鹧鸪哨”不可轻举妄动:“咱们做的都是机密之事,须避人耳目,尽量不要多生事端。”
  
  “鹧鸪哨”对了尘长老说道:“待弟子过去打探明白,这些洋鬼子倘若也是去黑水城盗宝,那离咱们的目标很近,未免碍手碍脚,找个没人地方顺手把他们做掉,省得留下后患。”
  
  不等了尘长老劝阻,“鹧鸪哨”就挤进人群到那些俄国人附近偷听他们的谈话。原来这批人一共有六个,五个俄国人,一个美国人。
  
  五个俄国人都是流亡在中国的沙俄后裔,做倒卖军火的生意,听说黑水城曾经出土过大批文物,觉得有利可图,准备去碰碰运气,偷偷挖几箱回来。
  
  美国人是个三四十岁的神父,前几年曾经到宁青等地传教,旅途中到过黑水城的遗址。神父在中国转了一圈,准备再次去银川等地宣传信上帝得永生,这件事无意中对路上遇到的这五个俄国人提起,那些俄国人就趁机说想去那里做生意,让神父顺便带他们也去黑水城看看。
  
  很少有人会骗神职人员,所以神父也不知是计。他们六人之间语言不通,俄国人不会说英语,美国人不会讲俄语,好在双方在中国呆的时间长了都能讲中文,互相之间就用中文沟通。
  
  “鹧鸪哨”听了几句,只听那些人十句话有三句是在说黑水城。那美国神父不知道这些人是想去挖文物,把自己在黑水城所见所闻事无大小都说了出来,说那里的佛塔半截埋在地下,里面有大批的佛像,个个镶金嵌银,造型精美;还有些佛像是用象牙和古玉雕刻的,美仑美奂,那种神奇的工艺简直只有上帝的双手才可以制作出来。
  
  五个俄国人听得直流口水,掏出伏特加灌了几口,恨不得插上翅膀立刻飞到黑水城,把那些珍贵的文物都挖到手,换成大批烟土、女人、枪支弹药,还有伏特加。
  
  “鹧鸪哨”听了之后心中冷笑,他也曾去过黑水城找过通天大佛寺,所以对那里的遗址十分熟悉。其实这些大鼻子们不知道,早在十九世纪初欧洲就兴起了一次中国探险热潮,黑水城的文物大多在那时候被盗掘光了。现在城池的遗址中只剩下一些泥塑的造像和瓦当,而且多半残破不堪,那美国神父又不懂文物鉴赏,看到一些彩色的泥像便信口开河的说是象牙古玉制成的,这帮俄国人还就信以为真了。
  
  但是转念一想,不对,把泥石的造像看做是镶金嵌玉的珍宝那得是什么眼神?那美国神父再没眼光也不可能看出这么大的误差来,难道他误打误撞找到了通天大佛寺不成?听美国神父言语中的描述,还真有几分象是处埋在地下的寺院。
  
  “鹧鸪哨”想到此处顿觉事情不对,想要再继续偷听他们谈话,忽然之间船身一晃,整艘巨大的渡船在河中打了个横,船上的百余名乘客都是站立不稳,随着船身东倒西歪,一时间哭爹叫娘的呼痛之声乱成一片。
  
  “鹧鸪哨”担心了尘长老,顾不得那些洋人,在混乱的人群中快步抢到了尘长老身边。了尘长老对他说道:“不好,怕是遇上水里的东西了。”
  
  这时候只见原本平静的河水像突然间开了锅一样翻滚起来,船身在河中心打起了转,船上的船夫乘客都乱做一团,船老大跟变戏法似的取出一只猪头扔进河中,又摆出一盘烧鸡,点上几柱香,跪在甲板上对着河中连连磕头。
  
  但是船老大的举动没有起任何作用,这船就横在河里打转,说什么也开不动了。船老大忽然灵机一动,给船上的乘客跪下,一边磕头一边说:“老少爷们儿们,太太夫人,大娘大姐们,是不是哪位说了舟子上犯忌讳的话了,龙王爷这回可当了真了,要不应了龙王爷,咱们谁也别想活啊……到底是哪位说了什么话了?别拉上大伙一块死行不行?我这给您磕头了。”说完在甲板上把头磕得咚咚山响。
  
  众人见船四周的河水都立起了巨大的水墙,人人惊得脸上变色,即便是有人在船上说了什么说不得的话,这当口也没处找去啊。
  
  正在不知所措之时,有个商人指着一个怀抱小孩的女人喊道:“是她……是她……就是她说的,我听见了。”
  
  “鹧鸪哨”与了尘长老也随着众人一同看去,只见那商人一把扯住一个抱着个三四岁孩子的妇女说:“她这娃一个劲儿的哭,这女子被娃哭得烦了,说娃要再哭就把娃扔进河里去。”
  
  商人这么一说,周围的几个人也纷纷表示确有此事,果然是这个女人,她的孩子自上船之后就哇哇大哭,女人哄了半天,越哄哭得越响,周围的人都觉得烦躁,女人一生气就吓唬小孩:再哭就给你扔河里喂鱼。吓唬完了也不管用,那孩子还是大哭大闹。也就在这时候,船开始在河中打转,开不动了,那女子没见过什么世面,哪里知道这些厉害。此时见船上众人都盯着她怀中的孩子,也吓得坐在甲板上大哭起来。
  
  船老大给那女人跪下:“大妹子啊,你怎么敢在船上说这种没有高低的言语!现在再说什么也晚了,你这话让龙王爷听见了,龙王爷等着你把娃扔下河里呢,你要不扔,咱们这船人可就全完了,你就行行好吧。”说完就动手去抢那女人抱在怀里的孩子。
  
  那孩子是那女人的亲生骨肉,她如何舍得,一边哭着一边拼命护住小孩,抵死不肯撒手。但是船老大是常年跑船的粗壮汉子,一个女人哪里抢得过他,只好求助周围的乘客。
  
  船上的乘客人人面如死灰,都对此无动于衷,大伙心里都明镜似的,这孩子要不扔到河里,谁也甭想活,还是自己的性命要紧。这孩子虽然可怜,但是要怪也只能怪他娘,谁让她在船上胡言乱语,当真是咎由自取。一时间,众人纷纷回避,没人过去阻拦。
  
  了尘长老见那船老大要把三四岁的孩子扔进河中,心中不忍,就想同“鹧鸪哨”出面阻止,这时从人群中抢出一人拦住船老大,“鹧鸪哨”仔细一看原来是那个美国神父。
  
  美国神父举着圣经说:“船长,以上帝的名义,我必须阻止你。”



  若是旁人伸手阻拦,早被船老大一拳打倒,船老大见是个洋人,也不敢轻易得罪,但是船身在河中打转,随时可能会翻,便瞪着眼对美国神父说:“你别管,这娃不扔进河里,龙王爷就得把咱们连人带船都收了,到时候你那个黑本本也救不了你的命。”
  
  美国神父却待分说,被一个红鼻子矮胖的俄国人把他拉开:“托马斯神父你别多闲事,这些古老东方的神秘规矩很古怪,他们要做什么就让他们做好了,反正只是个中国小孩,否则这条船真有可能翻掉。”
  
  美国神父怒道:“安德烈先生,我真不敢相信你竟然会说出这种话,在上帝眼中人人平等,只有魔鬼才会认为把儿童扔进河里喂鱼是正确的。”
  
  船老大趁着美国神父和那个叫做安德烈的俄国人互相争执不下的机会,抬脚踹倒女人,把那个小孩抛到船下,女人惨叫一声晕了过去。
  
  了尘长老大惊,想出言让“鹧鸪哨”救人却已经晚了,“鹧鸪哨”虽然不想多管闲事,但是事到临头终究是不能见死不救,还没等别人看清是怎么回事,“鹧鸪哨”已经取出飞虎爪掷了出去。
  
  飞虎爪是精钢打造,前边如同虎爪,关节可松可紧,后边坠着长索,可以远距离抓取东西。“鹧鸪哨”用飞虎爪抓住掉落到半截的小孩,一抖手又把他提了上来。
  
  船上的人们看得目瞪口呆,“鹧鸪哨”刚把小孩抱起来,那些俄国人用五只黑洞洞的左轮手枪一齐对准了“鹧鸪哨”的头。
  
  河里的波涛更急,船上的人都被转得头晕眼花,看来这船随时会翻。一众俄国人长期生活在中国,都知道船老大所言不虚,要不把孩子扔进河里喂王八,这船就别想动地方,这时见“鹧鸪哨”把已经扔下去的小孩又拉了回来都忍不住掏出枪想解决掉这个横生枝节的家伙。
  
  五个俄国人刚要开枪,忽听一阵机枪声传来,众人吓得一缩脖子,四处张望,心想是谁开枪?
  
  “鹧鸪哨”用口技引开他们的注意力,把小孩抛向了身后的了尘长老,同时从衣服里抽出两只德国镜面匣子,在大腿上蹭开机头,“啪啪啪啪啪”,子弹旋风般的横扫过去,五个俄国人纷纷中弹,倒在血泊之中。
  
  船上的人们都看得呆了,一个个面如土色,一瞬间杀了五个人,速度快枪法准也还罢了,那一身的杀气,杀这么多人连眼都不眨,真跟罗刹恶鬼一样。“鹧鸪哨”也不管别人怎么看,自己动手把那五个俄国人的尸体都扔进了河里。
  
  不是有这么句话吗,神鬼怕恶人,五个俄国人的尸体一落入河中,那船竟然不再打转,又可以动了,原本开了锅似的河水也慢慢平息下来。“鹧鸪哨”让船老大立刻靠北岸停船。
  
  船老大惊魂未定,哪里敢不依从,带着众船夫在河流平缓处停泊,放下跳板。
  
  了尘长老已经把小孩还给了那女子,叮嘱她再不可胡言乱语,否则下次就没那么好运气了。“鹧鸪哨”知道在众目睽睽之下杀了五个人这事大发了,非同小可,必须离开大道赶快往人烟稀少处走。临下船的时候把那美国神父也带了下去,万一碰上军警,这个美国人可以当做人质;而且美国神父和那五个俄国人是同伙,五个俄国人被扔进黄河里毁尸灭迹了,官面上的人找不到他们的同伙,也不好着手追查。
  
  “鹧鸪哨”同了尘长老胁持着美国神父落荒而走,好在这里已经离贺兰山不远,陆路走三四天便到,而且地广人稀,不容易撞到什么人。
  
  美国神父托马斯开始以为自己被两个杀人犯绑架了,不住口的对他们宣扬上帝的仁慈,劝他们改邪归正,尤其是那老和尚,长得慈眉善目,想不到这么大岁数了还做绑票的勾当,不如改信上帝,信上帝得永生。
  
  走了整整三天,托马斯发现这俩家伙不象是绑架自己,他们不停的往北走好象要赶去什么地方,动机不明,便出口询问,要把自己带到哪去?
  
  “鹧鸪哨”告诉美国神父托马斯:“你被那些俄国人骗了,看他们携带的大批工具就知道是想去黑水城盗掘文物,他们听你曾去过黑水城,而且见过那里的财宝,就想让你引路,到了目的地之后肯定会杀你灭口,我这是救了你,你尽可宽心,我并非滥杀无辜之人,等我们到黑水城办一件事,然后就放你走路,现在不能放你是为了防止走漏风声。”
  
  美国神父对“鹧鸪哨”说道:“快枪手先生,你拔枪的速度快得像闪电,真是超级潇洒,我也发现那些俄国人有些不对劲,他们说是去开矿做生意,原来是想去挖中国的文物,不过现在上帝已经惩罚他们了。”
  
  “鹧鸪哨”问那美国神父,让他把在黑水城遗迹见到佛寺的情形说一遍。
  
  美国神父托马斯反问道:“怎么?你们也想挖文物?”
  
  “鹧鸪哨”对这位神父并不太反感,于是对他说:“我需要找一件重要的东西,他关系到我族中很多人的生死,这些事十分机密,我就不能再多对你讲了。”
  
  美国神父说道:“OK,我相信你的话。前几年我到黑水城遗址,走在附近的时候踩到了流沙,当时我以为受到主的召唤要去见上帝了,没想到掉进了一间佛堂里,那里有好多珍贵鲜艳的佛像,因为要赶着去传教,没有多看就爬出来走了;现在再去也找不到了,不过那个地方离黑水城的遗址很近,大约有六七公里左右。”
  
  美国神父的话印证了“鹧鸪哨”的情报准确,而且看来黑水城通天大佛寺被埋藏得并不太深,只要找准位置,很容易就可以挖条盗洞进去。
  
  传说黑水城通天大佛寺供着一尊巨大的卧佛,佛下的墓穴修了一座玄殿,准备用来葬人,后来被用做秘藏西夏宫廷的奇珍异宝,“鹧鸪哨”这次的目标就在那里。
  
  黑水城的遗址并不难找,地面上有明显的残破建筑,一座座佛塔都在默默无闻的记录着这里当年的辉煌壮观。“鹧鸪哨”与了尘长老再加上美国神父托马斯三个人抵达黑水城的时候已将近黄昏,远处贺兰山灰色的轮廓依稀可辨。
  
  矗立在暮色苍茫中的黑水城遗址显得死一般寂静,似乎死神扼杀了这里所有生物的呼吸,荒凉寂静的气氛让人无法想象这里曾经是西夏一代重镇。
  
  了尘长老是个和尚,“鹧鸪哨”曾经一直扮做在道门的道人,美国人托马斯是个神父,这一僧一道加一个神父要去黑水城附近寻找西夏人的藏宝洞,连他们自己都觉得这实在是一队奇怪的组合。
  
  在黑水城附近,三个人静静等候着清冷的月光撒向大地,这里是西北高原,空气稀薄,天上繁星闪烁,数量和亮度都比平原高出许多倍。
  
  了尘长老抬头观看天星,取出罗盘,分金定穴。天空中巨门、贪狼、禄镰三星劫穴,均以端正无破,辅星正穴如真,吉中带贵,惟独缺少缠护,地上的穴象为蜻蜓点水穴,片刻之间便已找准方位。
  
  了尘长老测罢方位,带同“鹧鸪哨”与美国神父借着如水的月光前往该处,指着地上一处说道:“通天大睡佛寺中的大堆宝殿就在此处,不过……这里好象埋了只独眼龙。”

小鱼滴滴答 发表于 2006-8-11 12:12

通天大佛寺
  “鹧鸪哨”不懂风水秘术,所以没听明白了尘长老的后半句话是什么意思,便出言询问什么是“独眼龙”。
  
  了尘长老看了看天上的月光说道:“此处地下确实是贺兰山分出的支脉,端的是条潜行神龙,但是体形小得异乎寻常,并且只有龙头一处穴眼可以聚气藏风,故名为独眼龙,或称蜻蜓点水。紫气三星,若其形秀丽清新则主为忠义士夫,其形若高雄威武则主兵权尊重。紫气如树最忌枝脚奔窜、山型(奇欠)斜崎岖、面部臃肿、山头破碎,凡此种种均为恶形,葬之多生逆伦犯上之辈。由于黑水河改道,这穴的形式早已破了,龙头上的这处宝眼反而成了个毒瘤,如果里面葬了人便应了后者,着实麻烦得紧。”说罢指了指天上如钩的冷月,接着说道:“你再看那月色,咱们今天出门没看黄历,不料今夜正是月值大破,逢月大破,菩萨都要闭眼。”
  
  “鹧鸪哨”艺高胆更大,再加上族中寻找了千年的雮尘珠有可能就在脚下的通天大佛寺中,哪里还能忍耐到明天再动手,便对了尘长老说道:“传说这通天大佛寺下是座空坟,既然是无主空墓,弟子以为也不必以常情度之,待弟子以旋风铲打开盗洞取了东西便回,咱们小心谨慎则个就是,料来也不会有什么差错。”
  
  了尘长老一想也对,确实是多虑了,这座墓被西夏人当做了藏宝洞,既然没有主家(墓里没有死人)便可以不依常理,什么灯灭鸡鸣不摸金,什么三取三不取、九挖九不挖,都不用考虑了。于是点头同意。
  
  “鹧鸪哨”从包裹中取出一根空心铜棍,铜棍中空,里面装有机括,棍身已经被人用手磨挲得发亮,也不知有多久远的历史了;又拿出九片精钢打造的波浪叶,似九片花瓣一般插在铜棍前端。铜棍前边有专门的插槽锁簧,钢叶一插进去就立刻被锁簧牢牢的固定住。最后“鹧鸪哨”又在铜棍后装了一个摇杆,就组成了一把打盗洞的利器“旋风铲”。这种工具可伸可缩,开洞的直径也能够自行调整扩大缩小。
  
  “鹧鸪哨”转动旋风铲,在地下打洞,让美国神父托马斯帮忙把旋风铲带出来的沙土移开。美国神父托马斯无奈,一边干活一边抱怨:“不是事先说好到地方就把我放了吗?想不到你们还给我安排了这么多小节目,要知道在西方神父是上帝的仆人,神职人员是不需要从事体力劳动的……”
  
  “鹧鸪哨”同了尘长老也听不明白这美国人唠唠叨叨的说些什么,所以也不去理睬他,全神贯注的用旋风铲打洞。过了约摸一袋烟的功夫,旋风铲就碰到了通天大佛寺宝殿上的屋瓦,全是大片的青鳞琉璃瓦,边缘的瓦当上雕刻这罗汉像,非是寻常屋瓦可比,一看就知道是一座大型寺庙的主要建筑。
  
  因为那美国神父托马斯以前路过这里的时候,曾经踩踏了某处佛堂陷了进去,所以这么快就打通倒也不出“鹧鸪哨”的预料,心中却忍不住一阵喜悦。
  
  “鹧鸪哨”在沙窝子里把青鳞琉璃瓦揭起了十几片扔到外边,用绳子垂下马灯,只见一层层木梁下面正是辉煌壮丽的大雄宝殿。“大雄”是佛教徒对释迦牟尼道德法力的尊称,意思是说佛像勇士一样无所畏惧,具有无边的法力,能够降伏“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天子魔”等四魔。“鹧鸪哨”的马灯看不清远处,只能瞧见正下方就是殿内主像“三身佛”。按佛教教义,佛有法身、报身、应身三身,也称三化身佛,即中尊为法身毗卢遮那佛、左尊为报身卢舍那佛、右尊为应身释迦牟尼佛。三身佛前有铁铸包泥接引佛像相对而立,两侧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坐像。
  
  西夏佛法昌盛,料来这大殿规模不会小到哪去,“鹧鸪哨”对了尘长老点点头,示意可以下去了。“鹧鸪哨”一向独来独往,本想自己一个人独自下去,了尘长老担心藏宝洞里有机关陷阱,并且有暗道暗门之类的障眼物。对付那些东西原本就是摸金校尉们的拿手好戏,便要与“鹧鸪哨”一同下去,相互间也好有个照应。
  
  于是二人各自服了一粒“串心(单人旁+车繁体字+反文)菓百草丸”,用一壶“擎天露”送下,这些都是防止在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中产生昏迷的秘药;再把摸金符挂在腕中,以黑布遮脸,穿了水火鞋,带上一应工具,就要动身下去。
  
  “鹧鸪哨”忽然想起那个美国神父还戳在一旁,那托马斯神父虽然不象坏人,但是自己和了尘长老下去干活,上面留个洋人是不太稳妥的;他要万一有什么歹意却也麻烦,倒不如把这厮也带下去,他若乖乖听话也就罢了,否则就让这洋人去滚这藏宝洞中的机关。
  
  “鹧鸪哨”心中计较已定便把美国神父扯了过来,准备给他也吃些秘药,好带他进藏宝洞。托马斯神父死活也不肯吃,认为“鹧鸪哨”要给他吃东方的神秘毒药,连忙捂住嘴;“鹧鸪哨”哪管他怎么想,用手指一戳神父的肋骨,美国神父痛得一张嘴,便被“鹧鸪哨”把丸子塞进了口中,他想要吐已经吐不出来了,只好无奈的对着天空说:“噢,仁慈的主啊,原谅他们吧,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鹧鸪哨”不由分说便把美国神父托马斯推到佛殿屋顶的破洞中,取出飞虎爪要把他先垂下去。托马斯神父大吃一惊,这些野蛮的东方人给自己吃了毒药还不算完,还要搞出什么古怪花样?是要活埋不成?
  
  了尘长老在旁劝道:“这位洋和尚你尽管放心,老衲与你都是出家人,我佛大慈大悲,咱们出家人是慈悲为本,善念为怀,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沙罩灯,自然是不会加害与你。只是我们做的事情机密,不能走露半点风声,所以请你同走一遭。事成之后,一定放你回去。”
  
  托马斯神父听了尘长老这么说稍觉安心,心想不管怎么说,中国的和尚也算是神职人员,没听过神职人员搞谋杀的,于是让“鹧鸪哨”用飞虎爪把他从破洞中坠进佛殿。
  
  了尘长老与“鹧鸪哨”也随后下到大雄宝殿之中,亮起马灯四下里一照,果然是一座雄伟华美的佛殿。殿中供奉的佛祖法身上全是宝石,金碧辉煌,高座与莲花台上宝相庄严,殿内四周用三十六根大柱支撑,极为牢固。
  
  了尘长老见了佛祖宝相立即跪倒叩头,念颂佛号。“鹧鸪哨”以前是个假道士,现在穿着俗家的服装,也跪倒磕头,祈求佛祖显灵保佑族人脱离无边的苦海,心中极是诚恳。
  
  二人礼毕站起来四周查看,见前殿已经坍塌了,根本过不去,两侧的配殿都是供着无数罗汉像,其中一边也塌落了多半间,那些罗汉像无不精美奢华,用料装饰皆是一等一的考究,每一尊都价值不菲,可见当年西夏国力之强,佛教之兴盛发达。
  
  只是这些佛像同“鹧鸪哨”等人平时在各处寺庙中见到的有些不同,也说不出哪里不同,就是觉得造型上有些古怪。
  
  了尘长老告诉“鹧鸪哨”:“西夏人以党项族为主,党项人起源于藏地,后来辅佐唐王开疆拓土着实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被赐国姓李。他们毕竟是少数民族,而且藏传佛教受印度的影响比内地要大许多,这些佛像穿着皆是唐装,形象上更接近于佛教发源地的原始形态,不象内地寺庙中的佛像受汉文化影响很深,所以看起来有些许出入。”


 “鹧鸪哨”同了尘长老一致认为西夏国的藏宝洞应该就在离大雄宝殿不远的地方,甚至有可能就在大雄宝殿之中。因为庙下修了座墓,既然是墓穴,当然要修在风水位上;这条脉的穴位很小,所以范围上应该可以圈定在大殿附近。
  
  美国神父托马斯跟着“鹧鸪哨”在殿中乱转,越看越觉得奇怪,怎么在这毫不起眼的不毛之地,他们随便一挖就能挖出一座庙宇。而且刚才在偏殿看了两眼,里面那些精美的罗汉造像似曾相识,好象前几年自己掉进去的洞窟就是那里,那是无意中进去的,隔了几年如果再想回去找肯定找不到,这个老和尚怎么看了看天上的星星就找得这么准确,这东方世界神秘而又不可思议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想到这些,托马斯神父心中便对了尘长老与“鹧鸪哨”二人多了几分敬畏之意,不敢再多嘴多舌的废话了。
  
  三人就通天大佛寺的大雄宝殿中转了两圈,几乎每一块砖瓦都翻遍了,却没有发现什么藏宝洞的入口。
  
  “鹧鸪哨”对了尘长老说道:“正殿之中未见异状,不妨去后殿找找。”
  
  了尘长老点头道:“既然已经进来了就不要心急,从前到后细细的寻找。这里名为通天大睡佛寺,可见后殿供的是尊卧佛,咱们这就过去看看。”
  
  连接后殿的通道中彩绘着宋代的礼佛图,图中多以莲花点缀,观之令人清净无虑,出凡超尘,一洗心中的世俗之念。
  
  “鹧鸪哨”近来常和了尘长老在一起,听了不少佛理,心中那股戾气少了许多,此刻身处这地下佛堂圣地忽然产生了一种很累的感觉,一时间心中对倒斗的勾当有种说不出的厌倦,只希望这次能够顺顺当当的找到(mu尘珠)了却大事,日后就随了尘长老在古刹中清修渡此余生最好。
  
  但是这种念头转瞬即逝,“鹧鸪哨”心中比谁都清楚,这时候万万不能有一丝松懈怠慢,眼下要集中全部精力找到西夏藏宝洞的入口。
  
  这般边走边想就行至后殿,果然不出了尘长老所料,后殿更是宏伟,一座由七宝装点的巨大石佛横睡在殿中。
  
  一般的大型卧佛都是依山势而修,有的是整个起伏的山峰经过加工,更有天然生成的佛态;其大矗天接地,其小又可纳于芥子之内——其大无比,其小无内,无不表示了佛法的无边境界。
  
  然而后殿中的这尊巨大睡佛比起那些以山脉修成的可就小得多了,但是和一米多高的常人相比又显得太大了,其身长足有五十余米,大耳垂伦,安睡于莲台之上。
  
  睡佛殿中两侧各有一个青瓷巨缸,里面满是已经凝结为固体的“鬰(音yu四声)蝱(原文用字为上部巨下部相同的字)龙蜒膏”,这种灯油可以连续燃烧百余年不灭,供奉给佛祖的长明琉璃盏也是用这种灯油,但是现在早就油尽灯枯了。
  
  睡佛殿中还有许多石碑,刻的全是繁杂无比的西夏文,应该都是些佛教典故之类的碑文。“鹧鸪哨”前后转了个遍,最后把目光落在大睡佛身上,对了尘长老说道:“这睡佛姿势不对,弟子认为其中必有古怪。”
  
  了尘长老看罢多时,也觉得睡佛有问题,说道:“嗯……你也瞧出来了,不愧是搬山分甲的高手。这佛头是个机关,看来那藏宝洞的秘道就连在这佛头上了,这机关的构造一时之间还瞧不明白,动它的时候小心会有危险。”
  
  “鹧鸪哨”领了个喏,双手合十对睡佛拜了两拜,然后飞身跳上佛坛。只见那睡佛的嘴唇上有条不太明显的缝隙,似乎可以开合,若不是摸金搬山的高手根本不会留意到这处细节。
  
  佛口中很可能就是通道的入口,而且一旦触发就会有飞刀暗箭之类的伤人机关。“鹧鸪哨”仔细端详了一遍就已经对这道机关了如指掌了,入口处应该不会有什么暗器,只不过是一个套桶式的通道接口。于是招呼美国神父托马斯帮忙,两人扳动莲花坛中间一层的花瓣。
  
  猛听“喀嚓嚓”几声闷响,睡佛的巨大佛口缓缓张开,睡佛是面朝大门,佛口中垂直的露出一个竖井。竖井壁上安有悬梯,可以从梯子上攀援向下。
  
  托马斯神父看得莫名其妙,连连赞叹太神奇了,这回不用“鹧鸪哨”动手就主动要爬进竖井看看里面还有什么名堂。
  
  “鹧鸪哨”知道这藏宝洞原本是处西夏重臣的坟墓,后来掩藏了西夏宫廷的奇珍异宝,要是埋死人的地方也就罢了,墓室内放了这么重要的珍宝必定有极厉害的机关,让美国神父先进去等于让他去送死。这位神父为人不错,“鹧鸪哨”不忍让他就此死在墓道之中,便把他拦在身后,让他跟着自己,了尘长老断后,按这个顺序下去。
  
  西夏古墓具有特殊性,几乎没什么盗墓者接触过,里面的情况谁都不知道,只知道其受汉文化影响深远,只好进去之后凭经验走一步看一步了。了尘长老知道“鹧鸪哨”是分丘破甲的行家里手,有他在前边开路,步步为营,必不会有什么差错。
  
  “鹧鸪哨”为了探测下面的气流,将马灯交与了尘长老,自己把磷筒装在金刚伞上。金刚伞是摸金校尉用来抵御墓中暗器的盾牌,通体钢骨铁叶,再强劲的机弩也无法穿透。磷筒是一种探测空气质量与照明合二为一的装置,拿现代科学来解释的话可以看做是一种生物光,就像萤火虫,还有一些发光的海洋生物。磷筒里面是用死人骨头磨成粉,配上火绒红(单人旁+音)草的碎沫,点燃之后发出蓝色的幽冷光芒,装满了可以维持半个时辰。
  
  “鹧鸪哨”以磷光筒照明,下面用飞虎爪坠着金刚伞护身,沿着梯子慢慢下行,不多久便觉得胸口憋闷,看来这下边是处封闭的空间,若不是用了秘药,一定会窒息昏迷摔下去跌死。
  
  “鹧鸪哨”抬头问上面的了尘长老与美国神父怎么样,是否需要先上去等下面换够了气再下来,那二人示意无事,这种情况还在忍受范围之内,已经爬了一多半了,就接着下到底吧。
  
  “鹧鸪哨”等人向竖井下爬了约有一盏茶的时间(一支烟三五分钟,一盏茶为十到十五分钟,一顿饭为二十到三十分钟)就下到了底。
  
  竖井下四周都是冷森森的石墙,非常干燥,“鹧鸪哨”举着磷光筒一转,想看看周围的状况,忽然对面悄无声息的转出一位金盔金甲的武士,横眉立目,也不搭话,双手抡举锋利的开山大斧对准“鹧鸪哨”兜头便剁。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查看完整版本: 推理恐怖小说,鬼吹灯zz很好看 转自小说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