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一點關於他的資料
所以 是四九年後?硖ǖ 原帖由 spenser 于 2006-9-23 13:46 发表呵呵,诗坛三老,他没有听过,另外两个,钟鼎文和纪 弦应该听过吧。他在组建蓝星诗社的时候余光中才是个小编辑来~~~
這邊好像有誤
我查到的如下
余光中, 民國三十八年開始在?B門「星光」、「江聲」二報發表新詩及短評,四十三年與覃子豪、鍾鼎文、夏菁、鄧禹平等共創「藍星詩社」 呵呵,多谢更正,估计以前的印象是,余光中那小子在诗社创始的时候才20多岁,即时在里面也不过是一个小角色。~~:) 原帖由 spenser 于 2006-9-24 08:59 发表
呵呵,多谢更正,估计以前的印象是,余光中那小子在诗社创始的时候才20多岁,即时在里面也不过是一个小角色。~~:)
$汗$
我比較少看現代詩
$汗$$送花$ 呵呵,其实我也不是看的很多。不过感觉现代诗放低了台阶,还给人美感。古诗需要太多的背景知识了。又比较生涩。所以换换口味的说。顺便追追潮流吧。属于懒人一个~~一行之内有生词的东西绝对不看:)
其实还有一个好处,感觉就是新诗的很多题材你都是比较能够看懂的。你能理解诗人在想什么,或者说比较容易理解~~理解才能产生共鸣嘛~~ 而且古诗很多题材是时政或者儿女情长。儿女情长也就罢了。时政的诗歌固然有的时候也琅琅上口,但是就好似李商隐的齐王,本人读完第一印象是,哦?哪个小子这么风流快活~谁又想到原来讽刺时政的~:很多时候不明究理,就比较无趣了。兴趣是建立在成就感之上的嘛。查阅一些资料固然有的时候也是蛮有意思的,但是~~~我:mad:$郁闷$$郁闷$还有6门考试要考~~~~~~~~
[ 本帖最后由 spenser 于 2006-9-24 19:03 编辑 ]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