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
发表于 2006-12-4 18:59
8.麻汤~
光看图你我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是的,已经全变了
还记得小时候一个挑担子的老爷爷吗?手里拿着金属“叮叮GO”的敲吗?在一大片糖凿开一小块的糖时,发出叮当的声音,这些糖因而得其名。也叫麻糖,是用麦芽糖做的。长沙管这个叫叮叮KUO(三声),成都喊这个叫麻汤! 传说止咳化痰!
那时家里从来没给什么零花钱,都是自己收集牙膏皮换叮叮GO吃的。
不知道你们那叫他什么(也许我没有说的很明白,但是毕竟我们那小时候也就少的可怜的一些吃的,我想你可以分辨出来)
青蛙
发表于 2006-12-4 19:00
9.山楂片:
就为了别人抢了两片山楂片而追得人家满院子的时候您有吗?
青蛙
发表于 2006-12-4 19:01
10.沙爹鱼串:
也是当年的经典之一。那时可没钱一整包买,都是一串串买来吃的,好像是三毛钱一串吧。现在看到也不会买来吃了~
青蛙
发表于 2006-12-4 19:01
13.果丹皮:
圆圆的一小卷,用透明的玻璃纸包着……小个的五分,大个的一毛。
又红又亮的小卷,酸甜有嚼头。其实就山揸。现在还有卖的呢。
青蛙
发表于 2006-12-4 19:02
14.棉花糖:
最不可思议的小吃,2、3毛钱一团,一勺勺的糖进去,一团团棉花出来。棉花能吃,还是甜的!记得小时候吃的时候,喜欢用手撕,或直接用舌头舔,那一入口就融的甜滋味儿,哈哈,太幸福了。这可能是我少年时代,最向往的一种东西。现在看到也会买,不过现在好象要1~2块了(还要看地段的),棉花糖也没有以前的大,这图是南京某个地方拍的,那里的到还是很物美价廉,而且做的形状还很赞,看了就想吃~
青蛙
发表于 2006-12-4 19:03
15.泡泡糖:
长长的一条,用红一半白一半的纸包着,上面有一个小姑娘吹泡泡。上海红星牌的泡泡糖。已经找不到图了。只找到大大泡泡糖, 能吹老大的泡泡,那时候正热播,看他们吃泡泡糖吹大了能飞天,自己也憋足劲儿地吹啊吹啊..@_@ 那个时候吃的泡泡糖的表皮上是一个长得很像包子的小男孩嘴里吹了,一个比他的脑袋还要大的泡泡,而且泡泡糖本身是一半白一半红,如果能两根一块吃就能吹很大很大的泡泡,不过那个时候是1毛钱一根,如果一次吃两根就很奢侈了,所以我们经常两个人买三根,一人一根半,这样就一举两得了!以前可以吹三层的泡泡,但要用二根才行,长大了泡泡糖不怎么吃,都改嚼口香糖了~
青蛙
发表于 2006-12-4 19:04
16.不用说都吃过的~~大白兔奶糖:那时最好吃、最哄小孩的糖。
中国的老牌子质量都很好的,大白兔几十年来一直保持了质量。而且现在吃还有一种怀旧的味道,感觉像小时候一样幸福。而且那层糯米纸也很好吃哦。现在依然有的卖,缺点就是有点粘牙,天冷的时候太硬。记得小学时好玩把糖放进微波炉里转...全化了...现在还是很喜欢大白兔奶糖~
青蛙
发表于 2006-12-4 19:05
跳跳糖:
小小的包装纸里面的那些小糖粒居然可以在嘴里霹雳啪啦的跳起来,像炸开了锅的豆子;又像是除旧岁的鞭炮。味道也甜甜酸酸的。舌头还有点麻,多么神奇。记得当年都快吃出糖尿病了,还没看见从嘴里跳出彩色的星星。现在依然有的卖,有人要么?我家门口的超市就有的卖~
青蛙
发表于 2006-12-4 19:06
金币巧克力:
那个时候的巧克力可是货真价实的,不像现在只要在10块钱以下的就都是淀粉。而且那个时候的巧克力的造型都以雍容华贵为主,什么金币巧克力,金元宝巧克力,连小动物的巧克力都拿金灿灿的黄锡纸包起来,只要拿几个这种金灿灿的巧克力放在兜里,连走路都神奇了好多。基本都是揣兜里一直不吃的,直到化了~~~
青蛙
发表于 2006-12-4 19:07
小浣熊干脆面:
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小时候能吃到方便面我就跟过节一样……当时的方便面,其实就是康师傅和统一,味道也只有红烧牛肉面和香辣牛肉面,还有个老牌子叫中翠的好象(雪菜面索经典,而且只有袋装的)。但是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浣熊。初一时候,这个很可爱的广告突然蹦出来:小浣熊的干脆面又出了新口味,干脆面里的×××(好像是个香料名)~~然后是一只小浣熊在扭着特别可爱的屁股。那阵,好喜欢花9毛买一包干脆面,然后喀嚓喀嚓咬下去啊!后来还出过有送水浒人物卡的,那时候收集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