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ssbaby 发表于 2007-1-9 01:26

个人觉得,宝宝的早期教育还是以培养宝宝对各种事物的兴趣为好,妈妈们可以观察,从中发现宝宝的特长,在加以培养.

我不反对让宝宝接触诗词,毕竟这也是我深深引以为傲的伟大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之一.但我不太喜欢"读经"这个说法,因为很容易想象成是让宝宝象和尚念经似的"读经"接受早期教育,感觉上怪怪的.......对于小家伙们来说,正经八百的读书,还为期过早吧!

以古文化为内容的早期教育不过是个引子,主要目的还是从多方面培养宝宝的素质,但不主张以偏盖全.更不赞成填鸭式的,让宝宝死记硬甚至一整天都在接受同样内容的教育.适得其反的例子见的多了,越想潜移默化让宝宝掌握一些知识,但没准反而让宝宝失去了兴趣.没有了兴趣,在强迫又有什么用呢.

也曾经读过一些教育孩子的书,有的书看了,很让我惭愧,因为我并没有从孩子出生前,出生后立即开始早教.可能我的孩子就因此丧失了成为一个天才的机会.不过后来一想,为什么一定要让我的孩子成为天才呢.我只有一颗平常心,不过是希望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孩子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罢了!所以不想以太多的条条框框约束孩子,只是想多给孩子创造机会,让孩子学会寻找自我完善,自我成长的方法.

[ 本帖最后由 kissbaby 于 2007-1-9 00:29 编辑 ]

kissbaby 发表于 2007-1-9 01:34

原帖由 usb 于 2007-1-8 23:54 发表


现在要让我听和尚念经,瞌睡几率近乎百分百,因为格格不入 :D
但有没有必要给予这种教育并不是以大人为标准的,我们又何尝能懂透这些并不容易被理解的东西。我觉得还是孩子能否接受的问题。每个孩子都有自 ...

发掘天分的方法都很多.读经并不是唯一.况且朗诵,背诗是让孩子修身养性,跟发掘天分没有关系.

[ 本帖最后由 kissbaby 于 2007-1-9 00:42 编辑 ]

王狗剩 发表于 2007-1-9 06:17

王狗剩是很多人的马甲,但是,是我的真身.
首先向开心妈妈叨个饶,我不是胖乖妈小格妈西瓜姆妈,随随便便进了这个帖子,请你不要生气.
想来说说我儿子的情况.
小儿狗剩于1994年甲戌年出生,虚岁14岁了,之所以小名叫狗剩,一是他属狗,二是我们乡下人,讲究名字要越土越容易养活.
我对于儿子的教育,一向是兴之所致,惭愧来说,什么零岁教育,什么早期教育,统统没有,但是儿子现在在国内上小学,也并不比同龄人差,世上又有多少个莫扎特和李白呢?我的儿子做个平常人就好了.
usb说,两种情况往往出现:一,父母当医生,则有的人千方百计让孩子日后也当医生,因为作为父母的他们从中尝到了甜头,万一孩子是音乐天才,那么谋杀罪很可能成立。二,刚好相反,父母觉得辛苦,就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也辛苦,万一孩子是华佗再世,谋杀罪成立的可能也很大。由此说回来,一种教育如果能够使接受该教育的人有哪怕百分之五十的成天才率,那么全世界将没有第二种教育模式。
照您这样的理论,那就更不应该读经了,应该把世界上所有的知识全都读一遍(前提当然是在读一遍的过程中,孩子没有花白了头发胡子),不然,就是谋杀天才!

至于这位mayavati,是huMM叫我进来这个帖子看看的主要原因,我也看到了您给huMM的祝福了,老实说,有点寒毛凛凛.确切点说,我在德国看到的所有邪教组织都这样:哎呀,您接受我善意的劝解,加入我们这个组织吧!不加入?那我祝福您!
当然,这个祝福是咬牙切齿的
这位mayavati的祝福到底什么含义,大家都隐在网络后面,看不真切,不管怎么说,这种有违常人的祝福(您看到几个人有事没事祝福别人了),还是越少越好


唠唠叨叨一大篇,都是在国内冲破对DOLC的屏蔽进来的,开心妈妈千万别怪我随便进了这个帖子,还大放厥词!

[ 本帖最后由 王狗剩 于 2007-1-9 05:19 编辑 ]

shellee 发表于 2007-1-9 14:09

原帖由 王狗剩 于 2007-1-9 05:17 发表
王狗剩是很多人的马甲,但是,是我的真身.
首先向开心妈妈叨个饶,我不是胖乖妈小格妈西瓜姆妈,随随便便进了这个帖子,请你不要生气.
想来说说我儿子的情况.
小儿狗剩于1994年甲戌年出生,虚岁14岁了,之所以小名叫 ...

多多妈肯定不会怪的,哈哈:D

我和你感觉一样,因为n个人劝我入这个教那个会的都是这样的理论,我听得都会说了

shellee 发表于 2007-1-9 14:25

上面的妈妈们说得好,经典都是每个人自己给的定义,而且,所谓经典,也是会不断的兼收并蓄,不断的扩大所谓经典的范围。

讨论就讨论,把自己的定义强加到别人头上未果,就要耸耸肩,双手一摊,然后说,很遗憾,你没有缘分接触经典,祝福你?

waxwings 发表于 2007-1-9 14:34

真的开了教育版啦!太好了。我的大水有地方灌了。:D 我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强迫症”。就是一想起孩子来就考虑怎么教育她的问题。到现在理论一堆,还没有实践。$汗$ 以后咱们多多讨论吧。

cindycnl 发表于 2007-1-9 14:45

我觉得春子妈只是想分享自己给宝宝学习的一种途径和心得,
有时候自己觉得实在是个好东东,忍不住推荐给大家,(虽然自己认为好的别人不一定也有认同)
我这持着懒妈哲学的妈妈虽然也不给阳阳读经,觉得太深奥了,$汗$
但我还是佩服她对孩子教育上的用心和无私慷慨的分享的,
我觉她没什么恶意的呀,或许大家只是不习惯她的表达方式?
对她的用词产生什么误会了...(或许我的思想比较单纯)

像我有个好朋友是天道教的,初时,她也常叫我和另一个好朋友入会,当然我们拒绝后她也没再提了,
可她是个很善良的人,平时和我们说话的词语也很佛学话,我们都习惯了,
我们还是很喜欢她,她永远还是我们的好朋友...

$送花$ $送花$ $送花$

usb 发表于 2007-1-9 14:47

原帖由 shellee 于 2007-1-9 13:25 发表
上面的妈妈们说得好,经典都是每个人自己给的定义,而且,所谓经典,也是会不断的兼收并蓄,不断的扩大所谓经典的范围。

讨论就讨论,把自己的定义强加到别人头上未果,就要耸耸肩,双手一摊,然后说,很遗憾 ...

如果你能够静心以待人,放下先入为主的情结,重新去看看别人的帖子,你就会明白,别人并没有加什么定义,也没有拿什么缘分说事儿。大人多的是机巧之心,这点还不如孩子朴素而纯真。菜根谭里说的很在理:
信人者,人未必尽诚,己则独诚矣;
疑人者,人未必皆诈,己则先诈矣。
一句话听不顺耳,就猜度别人的用心,这就是大人的机巧。有这样机巧的人却往往遇诈而不明。这句话是我在批评你,不必思量我的用心了。
别人把一些感觉好的东西摆出来给大家看,是想给大家一个参考,并不是开黑店,来的就得掏钱,不掏钱就如何。不赞同当然可以,但恶意讥讽或者大加鞭挞,好像很没有意思。
你是一个斑竹,应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不应该推波助澜,乱加猜疑,这样只能扩散党同伐异的风气。

waxwings 发表于 2007-1-9 15:34

算起来,我小时候是受所谓的经典教育的。从2岁起就认字背诗。2岁半起每天认50个字,3岁时就能背唐诗三百首。小学2年级就可以写漂亮的文章,到高年级,那文章更是写的花团锦簇。每次的作文老师都要在班上朗读。大言不惭地说,小学毕业以前我身边的人都是以看神童的眼光看我的。如果现在的社会还是写花团锦簇的文章就能飞黄腾达的年代,我的前景将是多么美好啊。可惜时代变了。上中学以后,我才发现自己才不是什么神童。语言文字能力只是一个人要掌握的各种能力中的一种。逻辑推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数学建模能力(不止是理工科才需要),社会交际能力,意志力,锻炼身体的习惯,这些方面的综合发展才是一个成功,而且健康的人生的保障。可是我的精力,注意力都放在父母更在乎的重点上,并没有发展起这些方面的能力。再大些了我曾经想过,我没什么本事,就是文章写得好。以后就拿笔杆子吃饭吧。那个时候我才发现自己的文章根本不是什么好文章。里面的辞藻,语气,思想都是学来的。我写了几年的“好文章”,只是在模仿,都没有学会怎么用文字去表达自己的思想。说实话长大后有点怪我父母。不过天下哪有100分的父母,我也不是100分的孩子,要怪父母是怪不着的。只不过引自己为前车之鉴,希望我的孩子不要蹈我覆辙罢了。我教育孩子的原则之一就是让他全面发展,不设立侧重点。并且注重实际的能力培养。比如她不必会用很多成语表达现成的概念,但是要会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思想。诸如此类。

[ 本帖最后由 waxwings 于 2007-1-9 14:39 编辑 ]

roseshi7947 发表于 2007-1-9 15:39

原帖由 waxwings 于 2007-1-9 14:34 发表
算起来,我小时候是受所谓的经典教育的。从2岁起就认字背诗。2岁半起每天认50个字,3岁时就能背唐诗三百首。小学2年级就可以写漂亮的文章,到高年级,那文章更是写的花团锦簇。每次的作文老师都要在班上朗读。大 ...
给几个结论啊
1、你是美女作家,走在时代尖端:D
2、不要把你没得到的全部强压在你孩子身上,到头来又是一个同样的你。让她自己去寻找她所喜欢的吧。如果她能完成你的梦想,皆大欢喜;不行,也不惋惜。
3、我相信我第二条总结你已经都想到了。

Moukou 发表于 2007-1-9 15:41

原帖由 开心妈妈 于 2007-1-8 12:58 发表
我先来说,做规矩算不算?

多多回德国之后,懒,就爱他的he(车),也是奇了怪了,在国内我们带回去一个车,他基本不坐的,就爱走$郁闷$

爷爷奶奶走了之后,我们觉得这么样不行,老要坐,或者抱,或者骑 ...
看来不能太惯孩子了..

开心妈妈 发表于 2007-1-9 15:48

原帖由 waxwings 于 2007-1-9 14:34 发表
算起来,我小时候是受所谓的经典教育的。从2岁起就认字背诗。2岁半起每天认50个字,3岁时就能背唐诗三百首。小学2年级就可以写漂亮的文章,到高年级,那文章更是写的花团锦簇。每次的作文老师都要在班上朗读。大 ...
那我也马马虎虎算一个吧,不是阅读,是音乐。我老爸每天可以饭不吃,古典音乐却一天不听都不行,我从小就是听这个长大的,从小家里的唱片磁带到后来的CD用浩瀚来形容毫不为过,不过很对不起老爸,除了听音准点唱歌好点,就连家庭传统的小提琴,也没有学好。不过,我还是感激老爸,对我耳朵的轰炸,现在我也继续这样轰炸儿子的耳朵$汗$

开心妈妈 发表于 2007-1-9 15:52

原帖由 Moukou 于 2007-1-9 14:41 发表

看来不能太惯孩子了..
我忘记说我的前言和结论了,前言是:

和风细雨的讲道理,诸如你看谁谁谁,都走得这么好。。。你要锻炼哦。。。这个我们一直有讲,作用不大,所以才有了后来的藏车和逼迫他自己走。


我的结论是:有时候,哭就让他哭吧,反正不是对身体不好,忍住了,没准就胜利了,昨天去市中心散步,走一圈回来,吃饭那个香。没办法啊,德国天黑早,午觉起来,没法去kinderplatz玩,出去散步,不自己多走走怎么成。

roseshi7947 发表于 2007-1-9 15:56

我父母都是工人,在那时代,根本没有什么好的物质条件,至今他们还觉得亏欠了我,我倒是从来没觉得我的童年不快乐。
没有开心妈妈那么好的条件,从小接受古典音乐,不过也奇怪的,我就是对音乐很敏感,就可惜自己当初不懂事,没有坚持下来,现在后悔也没用。我向来就是做事凭兴趣,而且没有恒心。我老爸给我的点评就是:羊头上摸摸,狗头上搔搔。后来这点连我老公也认可了:( 好多喜欢,没有一门精通。我真的希望西瓜不要像我这样,那就完蛋了。
现在空了,倒是想学的多了,想学画画,想学唱歌,想学钢琴,想还有不断的想,但是觉得老了,尤其生了孩子了,好像学什么都费劲了。

waxwings 发表于 2007-1-9 15:57

原帖由 roseshi7947 于 2007-1-9 14:39 发表

给几个结论啊
1、你是美女作家,走在时代尖端:D
2、不要把你没得到的全部强压在你孩子身上,到头来又是一个同样的你。让她自己去寻找她所喜欢的吧。如果她能完成你的梦想,皆大欢喜;不行,也不惋惜。
3、 ...
对于她的兴趣爱好,发展的方向,我是不会去引导也不会干涉的。她立志当朋克或者当医生或者当家庭主妇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但是我至少要把我这一辈子的经验教训都提供给她供她参考(而不是作为她人生的准绳),把我悟到的道理跟她分享(而不是灌输给她)。我觉得父母能做的就是这样吧。

waxwings 发表于 2007-1-9 16:17

艺术修养的培养,我倒不是很上心的。说实话很多大家的作品,不到那个年龄体会不到其中的美感。谁跟我说一个6岁的小孩因为从小就听贝多芬所以她就能欣赏贝多芬了,打死我也不信。我从2岁就背“李白乘舟将欲行”那首诗。对我来说跟打油诗没有什么区别。一直到初中时有天突然体会到里面意境,鼻子一酸要落泪。还有我从小没有听过音乐,家里连流行歌曲都没有。但是到了青春期,还是疯狂的爱上贝多芬,拉赫玛尼诺夫。一个懂得生活的人,怎么会不会欣赏艺术呢?反过来说,一个不懂得生活的人,学一门乐器就能懂艺术了么?所以,不觉得学一门乐器就是培养艺术修养了。赫赫。

shellee 发表于 2007-1-9 16:39

原帖由 usb 于 2007-1-9 13:47 发表


如果你能够静心以待人,放下先入为主的情结,重新去看看别人的帖子,你就会明白,别人并没有加什么定义,也没有拿什么缘分说事儿。大人多的是机巧之心,这点还不如孩子朴素而纯真。菜根谭里说的很在理:
信人者,人未必尽诚,己则独诚矣;
疑人者,人未必皆诈,己则先诈矣。
一句话听不顺耳,就猜度别人的用心,这就是大人的机巧。有这样机巧的人却往往遇诈而不明。这句话是我在批评你,不必思量我的用心了。
别人把一些感觉好的东西摆出来给大家看,是想给大家一个参考,并不是开黑店,来的就得掏钱,不掏钱就如何。不赞同当然可以,但恶意讥讽或者大加鞭挞,好像很没有意思。
你是一个斑竹,应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不应该推波助澜,乱加猜疑,这样只能扩散党同伐异的风气。

如果你能把贴子都看看明白,你就知道,并不只有一个人对所谓经典有疑问。


原帖由 王狗剩 于2007-1-9 05:17 发表

至于这位mayavati,是huMM叫我进来这个帖子看看的主要原因,我也看到了您给huMM的祝福了,老实说,有点寒毛凛凛.确切点说,我在德国看到的所有邪教组织都这样:哎呀,您接受我善意的劝解,加入我们这个组织吧!不加入?那我祝福您!
当然,这个祝福是咬牙切齿的
这位mayavati的祝福到底什么含义,大家都隐在网络后面,看不真切,不管怎么说,这种有违常人的祝福(您看到几个人有事没事祝福别人了),还是越少越好

usb,看看人家狗剩妈的话,是我来猜度?

我也根本没有兴趣猜你在想什么,你的话什么意思

你也不用拿我的版主身份来说事,就因为我是版主,就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就不能有异议?

说白了,这个贴子为什么会这样,主要的原因是经典两个字。太敏感。

[ 本帖最后由 shellee 于 2007-1-9 16:32 编辑 ]

万里挑一 发表于 2007-1-9 16:44

狗剩妈跟我居然是一天注册的:D

看到这个聊教育的帖子变成了是否要读经教育的辩论帖,我不得不感慨,对读经的态度果然是两极化,要么死命反对,要么狂热支持,似乎没有中间地带。

我在这个问题上试图比较“超然”,因为我觉得正反方都对读经有一定程度的误解,我和老公也认真看了王教授的讲演,来说说我的想法,大家一起讨论看看。

首先,把读经教育等同于天才教育或者英才教育,我是不认同的。其实关于幼儿早教,自从发现胎儿和婴幼儿就有很强的感受学习能力之后,不论东西方都有把胎教早教神话的做法,昨天看的一本德国早教书也在批评这种做法。我觉得早期教育主要是帮助孩子认识发展自己的能力,让孩子能跳多高就跳多高,支持他,鼓励他身心快乐健康成长,而不是把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成某个天才,事实上光靠读经也成不了天才。:)

事实上,读四书五经并不是为了培养出天才,就如孔子所言,人首先要做一个正直有礼宽厚的人,其次才是才学(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汾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第一)。

那为什么要读经呢?我自己对读经感兴趣是出于这几个原因:
1。四书五经是中国文化的根本,说它是一种信仰也不为过,它毕竟是几千年中国知识分子安身立命之本,学术上也有人称之为儒教。我自己出于对这种学说的兴趣,愿意让我的孩子了解它。华夏文明也是世界上唯一延续千年不断的古文明,汉字、古代典籍是关键,如果孩子有一定的古文基础,也是一种才能。能够阅读古代文字(比如拉丁文、古希腊文)在欧洲也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标志,不过你要是会中国古文,也是认可免试的$ok$

2。其实所谓经典离我们并不远,比如论语,我们日常生活很多成语都是出自这里,三人行必有我师,四海之内皆兄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经典里更有很多做人的道理。但我们这一代人大多没有完整的度过,对古文也掌握得不够好,很多人谈经色变,认为深不可测,甚至把它和神秘的宗教等同,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在我看来,那些只是古人的智慧,值得了解。

3。我自己对中国文化的亲近感,这个也跟我家里的熏陶有关系,我爸自己喜欢传统文化,也让我和妹妹从小就对着三希堂画谱、芥子园画谱、各派书法临帖照猫画虎,虽然到现在什么也没学成,但爱好是爱好的。每个孩子都会受到家长影响,我虽然不能亲自教他书画,但希望我的孩子从我这里至少也会得到对传统文化的亲近感。德国家庭的音乐教育传统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很多人都会一两样乐器,开个家庭音乐会轻而易举。我LG是个儒家学说追随者,所以让孩子读经对他来说是自然而然的事,剩下的就是如何实行了。

总结下来,就是如果不想自己的孩子缺传统文化这一课的话,就可以让孩子读经。反之,如果对传统文化不屑一顾,不读也无所谓,孩子绝对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只不过古书看不懂,其他方面更强也说不定。

那为什么要采用读经这种教育方式呢?我觉得有两个原因:

首先是孩子在这个阶段的学习特点可以采用这个方式。根据王教授分析整理,人的学习主要有两种能力——记忆力和理解力,人在13岁之前最强的是记忆力,年岁增长、成熟之后理解能力提高。所以,孩子对自己理解不了的东西却有非凡的记忆力是很正常的,这个时候让他背诵古典经文,他肯定理解不了,但却能牢牢记住,当他能理解的时候,记忆力却不如小时候了,所以只能让他先背下来,日后慢慢理解。成人觉得读经枯燥,小孩未必觉得。我现在读论语,通篇背诵是不可能了,但每每会意处却让人欣然。当然小孩读经辛苦是肯定的,你让孩子练习钢琴或者网球一样都有一个辛苦的过程,训练记忆力也是这样。

(说句题外话,我老公的舅舅就是读经教育的先行者,不过没有那么极端。他只是让自己的两个儿子一个背论语、一个背老子,两个儿子现在都不是什么天才,不过古文基础不错,而且有趣的是性格也是各有异趣,一个严谨细密,一个大而化之,家里人常常笑这是他们背不同的书的结果。)

其次,我们这一代人自己古文不好,自己教不了,只好让孩子先背会再说。中国文化出现了断层,这也是读经推广者痛心疾首的地方。所谓矫枉必然过正,他们这样做我也理解,目前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了$NO$

总结一下,读经的好处:
1。训练记忆力和注意力;
2。掌握文言文的捷径;
3。奠定传统文化的基础

要避免的:
1。神话读经(令不少不愿读经的人反感的原因);
2。家长急功近利过分强迫孩子;
3。忽略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尤其是心理上的、性格上的

每个家长都想把最好的东西给自己的孩子,有人愿意教他一些知识,一些技能,有人愿意给他无忧无虑的童年,在我看来,只要家长的心灵是开放的,孩子也会拥有无限多的可能性:)

roseshi7947 发表于 2007-1-9 17:22

原帖由 万里挑一 于 2007-1-9 15:44 发表
狗剩妈跟我居然是一天注册的:D

看到这个聊教育的帖子变成了是否要读经教育的辩论帖,我不得不感慨,对读经的态度果然是两极化,要么死命反对,要么狂热支持,似乎没有中间地带。

我在这个问题上试图比较 ...
还没有看完,先鼓个掌,写这么多不容易,都是有感而发

开心妈妈 发表于 2007-1-9 17:26

原帖由 waxwings 于 2007-1-9 15:17 发表
艺术修养的培养,我倒不是很上心的。说实话很多大家的作品,不到那个年龄体会不到其中的美感。谁跟我说一个6岁的小孩因为从小就听贝多芬所以她就能欣赏贝多芬了,打死我也不信。我从2岁就背“李白乘舟将欲行”那 ...
胖乖妈,多多已经有了自己的喜好,听cd的时候,到他喜欢的曲子,他会马上说-多多喜欢这个。我也同意会乐器和艺术修养没有本质的关系,但是我们家族传统就是这样,觉得孩子学乐器,就是多一个爱好。

开心妈妈 发表于 2007-1-9 17:29

反之,懂生活就会欣赏艺术,我也赞同。多多爸和胖乖妈一样,家里从小几乎从来不听音乐,但他在高中之后,除了疯狂喜欢beyond之外,也疯狂喜欢上了古典音乐。所以现在我们能在马路上,一起边走边唱,当然,是唱给儿子听。;)

开心妈妈 发表于 2007-1-9 17:31

翔翔妈总是有条有理$送花$ $送花$

开心妈妈 发表于 2007-1-9 17:35

另外,对于楼上楼上。。。。的一个网友的话里的一个词-党同伐异。

我表示$支持$ $支持$ ,正因为不想这样,所以才开帖聊聊自己的看法。否则君不见,这个教育子版可以改名为某中文学校副版,或者读经专版?;)

waxwings 发表于 2007-1-9 17:37

原帖由 开心妈妈 于 2007-1-9 16:26 发表

胖乖妈,多多已经有了自己的喜好,听cd的时候,到他喜欢的曲子,他会马上说-多多喜欢这个。我也同意会乐器和艺术修养没有本质的关系,但是我们家族传统就是这样,觉得孩子学乐器,就是多一个爱好。

我觉得有些东西就是runs in the family的。你们家有这个传统,所以多多也对音乐敏感,你如果让他学乐器就是水到渠成的事。而我们家的传统就是五音不全,胖乖唱歌也跑调,我只能让她多听听音乐就好了,如果要让她学乐器我自己会觉得底气不足。虽然我觉得能会一种乐器是叫我非常羡慕的事。$郁闷$

开心妈妈 发表于 2007-1-9 17:41

原帖由 waxwings 于 2007-1-9 16:37 发表


我觉得有些东西就是runs in the family的。你们家有这个传统,所以多多也对音乐敏感,你如果让他学乐器就是水到渠成的事。而我们家的传统就是五音不全,胖乖唱歌也跑调,我只能让她多听听音乐就好了,如果要 ...
所以我说,最反对流水线操作教育孩子,每个孩子特点不同,胖乖从小就显示她过人的语言能力,将来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会更加超过她美女作家妈妈的;) 而多多起码能当上班上的音乐课代表,现在在kita里,老师老说,多多就爱上大小孩的Music Stunde;)

roseshi7947 发表于 2007-1-9 17:43

原帖由 开心妈妈 于 2007-1-9 16:26 发表

胖乖妈,多多已经有了自己的喜好,听cd的时候,到他喜欢的曲子,他会马上说-多多喜欢这个。我也同意会乐器和艺术修养没有本质的关系,但是我们家族传统就是这样,觉得孩子学乐器,就是多一个爱好。
多多真不错,西瓜没有。他顶多是听到钢琴声就说钢琴,其他从来么有一句话。

roseshi7947 发表于 2007-1-9 17:45

原帖由 开心妈妈 于 2007-1-9 16:41 发表

胖乖从小就显示她过人的语言能力
我有点怕啊,不要到时候西瓜说不过胖乖掉眼泪……

开心妈妈 发表于 2007-1-9 17:47

原帖由 roseshi7947 于 2007-1-9 16:43 发表

多多真不错,西瓜没有。他顶多是听到钢琴声就说钢琴,其他从来么有一句话。
西瓜姆妈,你要是看到多多都快睡着了,突然指向CD机,说,多多喜欢这个,最近还多了一句话-妈妈肚皮里相(我和他说,这些曲子都是多多在妈妈肚子里,妈妈听过多),你一定会像我一样,崩溃!就想关CD机。换盘都木有用,每个盘里都有他喜欢的曲子;)

waxwings 发表于 2007-1-9 17:47

原帖由 开心妈妈 于 2007-1-9 16:41 发表

所以我说,最反对流水线操作教育孩子,每个孩子特点不同,胖乖从小就显示她过人的语言能力,将来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会更加超过她美女作家妈妈的;) 而多多起码能当上班上的音乐课代表,现在在kita里,老师老说, ...

$支持$ $支持$ 希望胖乖以后向多多哥哥取经,至少把五音补全。这也是我的人生理想之一。$汗$

waxwings 发表于 2007-1-9 17:49

原帖由 roseshi7947 于 2007-1-9 16:45 发表

我有点怕啊,不要到时候西瓜说不过胖乖掉眼泪……
那怎么会。西瓜一说德语,他媳妇还不懵了。:D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胖乖妈小格妈西瓜姆妈等大小宁妈妈有空进来聊聊教育啊